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8306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红豆杉栽植技术红豆杉科 (Taxaceae)别名紫杉、赤柏松以树皮及针叶、树枝入药,含有紫杉醇,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广谱、活性最强的抗癌药物,尤其是对子宫瘤、恶性黑色素瘤及淋巴瘤也有具有疗效,此外,叶及枝条有通经、利尿的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之效用,主治肾炎浮肿,小便不利、糖尿病。一、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大枝近水平开展。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具浅裂沟片状剥裂,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主枝上的针叶为螺旋状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的二列。叶线形,平直或稍弯,基部急窄成短柄,再顺小枝下延,先端具凸尖,长1.

2、5-2.5厘米,宽2.5-3.0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在两面突起,背面黄色,具有2条气孔带。雌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集成头状,各具5 8个浅黄色花药;雌球花具有一胚球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外覆有上部开口的假种皮;假种皮呈杯状或坛状,浓红色,肉质,上部开口,能看到种子,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二、产区分布 我国分布于辽宁省及吉林省东部山区,黑龙江省在铁力及穆棱山地有生长。三生长环境 性耐阴,密林下也能生长,多散生,不易成纯林。喜生于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见于阴坡或半阴坡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则多呈灌木状,虽属阴性树种,但

3、也能耐受强烈光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四、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在山坡或半阴坡下选择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2、繁殖方法及田间管理(1)种子繁殖:种子9-10成熟,应及时采下,搓去红色假种皮、洗净、浸泡后与湿河沙混合贮藏。种子后熟期较长,须经两冬一夏方能发芽,冬季置于室外冷冻,夏季接受雨淋,翌年秋播。如春播,则于入冬后仍留室外冷冻,3月末或4月初移入暖房催芽。播后20余天出苗,苗期用竹帘蔽荫,透光率15%-20%,应适时除草和间苗。种子繁殖生产周期太长,多适用于远地引种。(2)扦插繁殖:东北红豆杉是一种易于插活的植物。扦插在5-6月春夏之交进行。从4年以上树龄的母株上,按长15厘米剪

4、下插穗,在吲哚丁酸100毫克/千克或奈乙酸100毫克/千克中浸泡3小时,扦插时可插入事先用河沙土做好的畦床上,插前剪去插穗下部的小枝和针叶。剪下的小枝也可做扦插材料。插深3-5厘米,株行距为8厘米10厘米。插后浇透水,沙床用薄膜罩保温每日喷水2次,两周后每日喷1次,雨季撤除塑料薄膜。蔽荫同种子繁殖方法,插后约1个半月完成发根,如管理精心,成活率可达90%以上。(3)移栽苗及大苗培育幼苗保护越冬: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都需要保护越冬。播种苗须在苗床保育2年,扦插苗只需在原插床内越冬。上冻前可在床面上安放拱架,盖上塑料薄膜,再盖上草帘或其它遮盖物。幼苗移栽:移栽在4月上旬-5月上旬进行,用露地苗床

5、,床宽1.2米,床高10-15厘米。先深耕30厘米再耙碎整平。移栽时株行距为25-30厘米,移后浇透水,以后常浇水保湿,并适时除草,追肥。大苗培育:幼苗在移栽床培育2-3年后,进行大垄栽培。垄宽60厘米,株距50厘米,深度以覆盖根颈为宜栽后浇透水,一周后再浇水1次。以后适时除草,于6月上旬结合浇水追肥1次,培育2年后将苗木隔行起出,按株距100厘米分栽。五、收获加工大苗经过3-5年的培育后,即可剥其树皮供提取紫杉醇用,其针叶和树枝也可供药用。六、经济效益分析九年以上可大量收获枝叶药用,收几年后可以全部砍倒树干,锯段晒干入药,也可连根入药,产量、单株产量干货100公斤以上,折干率40%-50%质量坚实,顺实,枝节少,红褐色,无虫腐烂者为准,国际市场紫杉醇每公斤达380万元人民币,种子每公斤也在1200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红豆杉树龄的增长,树皮、针叶、枝叶种子的产量逐渐提高,效益更加显著。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