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07894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赛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参赛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参赛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参赛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参赛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赛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赛教学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二)第一课时案例背景 认数(二)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它是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课堂内有意为学生留有较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自

2、主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课题: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学情预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抓抓、估估、数数,比比,看看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能掌握本课时的重难点。教学准备:

3、学生自备小棒30根小棒左右,教师准备好课件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谈话:音乐(米奇妙妙屋),小朋友这是什么歌?米奇问:想进我的米奇妙妙屋吗?我的妙妙屋里有几个好朋友都遇到难题了,你如果在这节课中学好真本领了,就可以进我的妙妙屋帮忙解决难题了哦!有信心吗?想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这些数中最大是几?揭示课题:大家已经认识很多数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数数,认数)【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益友经验,我就设计到妙妙屋去做客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

4、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之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这些数中最大是几?”,使学生既复习了10以内的数,又引出了课题。二、 质疑交流,互动探究1. 认识“10个一是1个十”。谈话(1):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一捆。学生小组活动,比比谁捆的又快又准确。反馈:让1个学生演示数出10根,并捆成一捆的过程。谈话(2):如果,把1根小棒看做1,那这10根小棒是几个1?1捆是多少根,也就是几个十?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时说说想法。小结:刚才,通过我们自己学习,知道把10根小帮捆成一捆,可以表示1个10 ,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一和十”都是计数时

5、常用的计数单位。在生活中1个10应用很多。例如10枝铅笔捆成一捆,有人买10根就不用一根一根去数了,直接拿出一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有关用到1捆的例子,如:1筒羽毛球有10个、数较多物体个数时,可以10个为一组数起来比较快捷,同学们玩游戏可以10个同学组成一组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一捆是10个,10个是一捆。使学生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2.认识1120各数谈话: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你能

6、很容易的看出来吗?谁有好办法来帮帮老师?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摆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小棒 ”,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也就是 12,而且最容易看出是12根。学生活动:照样子再摆一摆,初步感知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3.继续认识11-20各数(课件出示前3副小棒图) 提问:你能很快数出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你是怎样很快数出来的? 学生数完后,并说说想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十几是1个十(1捆)和几个一组成 4.谈话:那你会照样子摆出19根小棒吗?学生活动时,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你桌上摆的是20根小棒,你怎么摆,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出?

7、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教师给予及时评价。紧接问:这里有几捆小棒?有几个十?就是20?(精讲点拨)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个十是20.【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进行11-20各数的认识,使学生一目了然,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再次认识到数字与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突破本课重难点,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过渡:小朋友们学的真棒,现在米奇请小朋友们到他的妙妙屋做客呢!瞧,谁在等着小朋友?三、巩固练习,迁移应用1读一读。三、纠正反馈,迁移应用(课件)1 (黛丝)出题:读一读(想想做做 5)2.(米奇)出题:看着尺子读数3.(

8、布鲁托)出题: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4.(高飞)出题:先估一估,再数出来。 5(黛丝)出题:小组活动。 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怎样数,又快又方便? 【设计意图】:在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画形象唐老鸭、高飞等的出现,带出一系列围绕本课重难点设计的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四评价总结,回顾学法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五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六板书设计:数数,认数1 捆 是 10 根。10个一是(1 )个十2个十是(20)【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中。在教学新授中,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本课重难点,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知识巩固中,我注重习题设计要有多样性,突出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引导,采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其中。发挥好教师引导者的作用。3同时,我还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吃透课标,教材,还要考虑到自己所带学生的生活经历等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