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7614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和填空题(力、光、量、原).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在做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要记下位置O、 和两细线的方向. 再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 ,此时需记下 和 . (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 (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 (3)实验中,使B弹簧秤按图所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 )A. A弹簧秤读数增大,B弹簧秤读数变小B. A弹簧秤读数减小,B弹簧秤读数变大C.A弹簧秤

2、读数增大,B弹簧秤读数先增大后减小D.A弹簧秤读数减小,B弹簧秤读数先减小后增大OxFx1AOxFx1BOxFx1COxFx1DF1F1F0x0F1F1第12题图11、(10分)某同学做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0.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象,可能是上图中_图正确(其它操作都正确)若图中提供的x0x1F1F0均作为已知量,则你能根据正确的图象求出的物理量有_。12、(10分)某旧厂房里有一台

3、废旧机器,一工人师傅欲将此较重机器提起一定高度,以便用车运走。他在厂房里找来几根足够长的钢丝绳和一只滑轮,将它们在天花板的适当位置和机器上拴好,就顺利地提起了机器。请你想一想这位工人师傅是用什么方法来提吊机器的,在虚线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指出他是根据_ 原理设计的。11(1)(6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用该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mm,如图所示工件的长度1011010为 mm(2)(4分)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橡皮条的O端固定,用A、B两个弹簧秤橡皮条的另一端D,使其伸长至E、A、B两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且+=90,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角

4、由图示位置逐渐减小时,欲使D端仍在E点保持不动,则应采用的方法是_(填序号) A使B的读数变大,同时角变小B使B的读数变大,同时角变大C使B的读数变小,同时角变大D使B的读数变小,同时角变小图1512(12分)如图15所示的器材是: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倾角较大,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两枚图钉、一根细线、一个量角器。只用上述器材测定小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是:(1)将小铁块从_;(2)用图钉把细线_;(3)用量角器测量_那么,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 = _。11(6分)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1,然后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

5、运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2,那么,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12(8分)如图所示,3根轻绳一端分别系住质量为m1,m2,m3的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定滑轮系于O点,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Oa与竖直方向成30, Ob处于水平状态,则= .13.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在a和b(ab)之间, 则当这两个力互相垂直时, 其合力的大小是_.14如图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0N,人必须用N的拉力才能拉住木板(不计动滑轮重力)。11(8分)(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

6、)中,选择 进行测量(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 mmABC12(12分)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A和木块B上贴上待测的纸,B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A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A匀速向左运动,测出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以及贴纸的木块A的质量M,。(1) 该同学为什么要把纸贴在木块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2) 在实验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作匀速运动比较困难,你能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解决这一困难吗?(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计算过程)13(10分)现要

7、测定一根尼龙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手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已知Fmg)和一个米尺。 (1)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方案的示意图; (2)其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并写出物理量字母符号) (3)尼龙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的表达式是_00.51.01.5()12345F(N)11. 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实验时,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之后,要描下 ,记录 ,使用弹簧秤要注意 12. 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的夹角的关系图象(两分力大小不变),则合力F的变化范围是 。13在“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有以下三个步骤:

8、(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和疏漏,请分别指出来(1) (2) (3)图911(10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学生需要记录

9、的是 , 和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假如在保持两分力大小不变的条件下完成共点力合成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到如图9所示合力F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图线,则合力的变化范围是 ,两分力的大小分别是 12(10分)如图10所示,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若先用互成锐角的两个力F1和F2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然后保持读数是F2的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而逐渐增大角,在此过程中,若要保持O点位置不动,则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F1和方向与原来相比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图10AFl一直变大, 角先变大后变小BFl 一直变大,角先变小后变大CFl一直变小, 角先变大后变小DFl一直变小, 角

10、先变小后变大12、(6分)(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D、为了减少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2)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

11、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13、(6分)用金属丝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0.8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的长度不超过原长的1/1000,问最大拉力多大?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量有困难,但可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长 度

12、 拉力 伸长截面积250N500N750N1000N1m0.05cm20.04cm0.08cm0.12cm0.16cm2m0.05cm20.08cm0.16cm0.24cm0.32cm1m0.10cm20.02cm0.04cm0.06cm0.08cm (1)测试结果表明线材受拉力作用后伸长与材料的长度成 比,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成 比。(2)上述金属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9.重量为4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20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用160N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 ;用24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所受重力大小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 或 ,方向为 。ABCABC11.作用在一个平面内,大小分别为5N,7N,9N 的三个共点力,其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12.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加一个作用力F, 则物体A受 个力;物体B受 个力 9.重量为4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20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用160N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 ;用24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 。10.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