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75800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差D汉

2、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焚烧树叶,以减少垃圾运输C推广燃料“脱硫”技术,以减少硫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D干电池的低汞化、无汞化,以减少废电池造成的土壤污染3、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

3、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 18O2 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C常温下,2.8 g C2H2与CO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数为 0.3NAD0.1mol/L Na2S 溶液中,S2- 、HS- 、H2S的数目共为0.1NA5、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温度B图中五点间的关系:C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D若处在B点时,将的硫酸溶液与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4、溶液显碱性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LC2H5OH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个数约为B20gD2O与20gH218O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0NAC1molL-1Al(NO3)3溶液中含有3NA个NO3-D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7、侯氏制碱法中,对母液中析出NH4Cl无帮助的操作是( )A通入CO2B通入NH3C冷却母液D加入食盐8、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庚的原子序数相差3B气态氢化物的热

5、稳定性:戊己庚C乙所在周期元素中,其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大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可燃冰,有利于节省化石燃料,并减少空气污染B酒精能杀菌,浓度越大效果越好C钻石、水晶、刚玉都是人们熟知的宝石,但其化学成分不同D用热的纯碱溶液和直馏汽油去油污原理不同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l2反应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碱性:LiOHRbOHB溶解度:Na2CO3NaHCO3C热稳定性:PH3Si

6、H4D沸点:C2H5OHH2SH2OB密度:NaKLiC沸点:NH3AsH3PH3D稳定性:HFHClHBr16、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Q1H2(g)+Br2(g)2HBr(g)+Q2 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Q1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 HCl(g)放出Q1热量D等物质的量时,Br2(g)具有的能量低于Br2(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3一溴-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机物中间体,可以由A(C7H8)通过下图路线 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

7、C的化学名称为_,G中所含的官能团有醚键、_、_(填名称)。(2)B的结构简式为_,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EF是用“H2/Pd”将硝基转化为氨基,而CD选用的是(NH4)2S,其可能的原因是_。(4)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种。 氨基和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解反应(5)设计用对硝基乙苯为起始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18、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可用于合成各种橡胶和医药中间体。利用石油裂解气合成CR橡胶和医药中间体K的线路如下:已知:.氯代烃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核

8、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 。(1)A中官能团的结构式为_,D的系统名称是_.(2)反应的条件是_,依次写出和的反应类型_、_.(3)写出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K的结构简式为_.(5)写出比G多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6)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如下:。19、图中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打开弹簧夹1,在E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E

9、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填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 g,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2.4 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_。(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

10、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20、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1)仪器a的名称是_,仪器b的名称是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中试剂为_(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1、_ (写出一条)(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实验: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的现象:_实验: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