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品格.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07543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的品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孩子的品格.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懂得赏识自己的人才拥有成功的可能自信的品格应从小培养善于欣赏自己的人,才会有进一步挖掘自己潜能的冲动和能力,自信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品格。可自信天生是一粒尊贵的种子,需要悉心培养,而且也只能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才会在一个人的身体中安营扎寨,变成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力量。1让孩子大声喊出 “我是最棒的!”有这样一个美国男孩,从出生开始,他就对篮球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对他来说,打篮球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样,甚至比语言更早地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当他还处于襁褓中的时候,他的家人就发现这个整天哭泣的小宝贝似乎对篮球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每当电视里播放篮球比赛时,无论哭得多凶,他都会马

2、上止住哭泣,将注意力全部转移过去。等男孩再大一些的时候,父亲用挂衣架为他制作了一个比他稍微高一点的篮筐,他竟会模仿着电视里那些球星的样子,磕磕绊绊地用一个小皮球练习着“投篮”,就此他开始了与篮球的缘分。8岁的时候,他终于拥有了第一个真正的篮球,从那以后,这个篮球就像影子一样时时伴随在他身边,吃饭的时候抱着它,睡觉的时候将它搂在被子里,走路的时候则边走边拍有一次,他替母亲出门倒垃圾,又像往常那样左手提垃圾袋右手练习运球,因为过于专注,他被地上突出来的一块小石子绊了一下,不仅把垃圾洒得到处都是,而且还摔得很惨。父亲因此而责骂他,邻居家的小孩看到他的狼狈相也趁势羞辱他,但他却笑着大声说:“等我长大了

3、,我要去NBA打球,所以我现在要加紧练习!”是的,去NBA打球!这成了男孩朝思暮想想要实现的愿望,他一直都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这个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但等他上了中学之后,他的自信开始有一些动摇了。当别的男孩子的个头像禾苗一样迅速地向上蹿时,他却依旧是个1.60米的矮子,这样的个头别说是去NBA打球了,就是站在人群中也会因为低人一头而被他人嘲笑。个头上的弱点和伙伴们的不屑让男孩子变得无比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坚持了多年的理想。“妈妈,你说我还能再长高一些吗?”失去信心的男孩在一个傍晚这样询问着母亲。母亲看着满脸委屈的儿子,笑盈盈地将答案大声说了出来:“能!只要你相信自己,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你

4、肯定能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在母亲的鼓励下,男孩又继续朝着自己的愿望努力了,他像拼上了性命一般地练习,练速度、练运球、练投篮的准确度。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巴尔的摩的韦克福雷斯特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男孩靠卓越的组织能力和灵活的运动能力获得了人们的赞誉,凭着这些,他于1986年入选进美国队。这个身高只有1.60米的矮子在职业篮球赛场上依旧受人瞩目,在比他高出好几头的队友和对手们中间,他像一匹紧盯猎物的豺狼一样,在那些大个子们所无法顾及的空隙间自由穿梭,让手中的篮球在空中一次又一次地画出完美的弧线。1988年,他与夏洛特黄蜂队签约,很快便成为黄蜂队后场的重要力量,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

5、NBA赛场上成为了镁光灯竞相追逐的明星。就这样,这个身高1.60米、体重只有64公斤的“小矮子”在NBA赛场上活跃了14年。他是NBA赛场中有记录可查的最矮球员,同时也是NBA赛场上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这两个“最”,足以让他永载NBA史册。这个男孩就是蒂尼博格斯,一个造就传奇的NBA球星。当人们问蒂尼博格斯是不是靠着什么常人无法感知的神秘力量才创造了奇迹,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时我没有多少信心能够进入NBA,但我的亲人们却都说我能行。说实话,我相信自己的实力,NBA并不是只有7英尺的大汉才能进入,因为我能投篮、助攻、抢断,当发动快攻时,一些大个子不如我跑得快。”原来,能让这个矮子叱咤

6、篮坛的并不是什么神力,而是他的自信。自信能够造就的奇迹和所拥有的神秘力量是肉眼无法见识的,自我赏识的确能带来超越自我的力量:自信能让人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对很多孩子来说,造成他们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估计不足,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因为胆怯泄下气来;二是因为对自己估计过高,为自己制订了一些超出能力之外的遥不可及的目标。出现这些状况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孩子由于智力和经验的局限,使得他们无法很透彻地看清自己。而当一个孩子能够在对自己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对自身产生绝对信赖的话,他就能在理性层面对自己和所要从事的事情有个整体的辨识,从而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自信能使人超越高度一位儿童教育专

7、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奇迹更容易发生在拥有自信的孩子身上。”当一个人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之中时,自信除了能让他拥有向前迈进的力量之外,也会将他体内的潜能进一步激发出来,他相信自己能做到,于是,他身体内部的大多数机能便自然而然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自信才会让人不断进取自信与谦逊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拥有自信的人,不会在暂时的成绩面前忘乎所以,而是会秉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从别人的教诲中汲取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成长力量。由此可见,在促进孩子走向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最为关键的是自信。但自信并不会像个头那样能够自然生长,它需要人为的培养。在孩子获得成功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对自己树立信心。当别人对

8、他表示认可和鼓励时,肯定他的成绩。对父母来说,培养孩子自信心最关键的就是少一些挑剔,多一些欣赏和认可,人为地为孩子制造些成功,让孩子敢于并乐于喊出“我是最棒的”,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拥有完善的人格。2培养自信,从认识自己开始从出生开始,小男孩彼得就注定穷困。他并不是像别的孩子那样出生在医院里,而是出生在他残破的家中。那个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位于犯罪率很高的贫民窟中的一间低矮的窝棚,那里居住着彼得的父母和他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一般来说,新生命的到来肯定会给家庭增添新的欢乐,但新生儿彼得却并没有给家人带来欣喜,因为这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最先让家人们想到的,是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小彼得就在这种穷困的环境

9、下生长着,4岁的他早早地明白了生活的艰辛:母亲揽了很多洗衣的活儿,每天白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爬上高高的梯子将母亲洗好的衣物晾晒起来;空余时间,他就坐在门口糊纸盒,那是爸爸从一个工厂里揽来的营生;下雨天的时候,他还得跟在母亲身后用残破的小水桶将灌入家里的雨水一桶桶舀出去小彼得又长大一些之后,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幸。当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在街上为糊口替别人擦皮鞋时,他总会因为那些衣着光鲜、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同龄孩子倍感自卑。他由此对人生和自己产生了怀疑,他不明白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觉得像自己这样的穷人就不该出生在世界上。这天,彼得又因为在街上受到了富人家小孩的羞辱躲在街角伤心垂泪,街边杂货店的那个

10、很好心的老板看到了哭泣的彼得,便走过来安慰他。10岁的小彼得绝望透顶,他大声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为什么要让我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我这样的穷人就该去死!”“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杂货店老板轻轻地抚摸着彼得的头。“贫困并不是你的错!再说了,你一点儿都不穷啊!”“我怎么不穷?”小彼得泪眼婆娑地询问着老板。“我来给你算笔账!”杂货店老板蹲在地上,随手捡起一根树枝边问边在地上写了起来:“如果有人用100美元买你的眼睛,你卖不卖?”“不卖!”彼得慌忙用手把眼睛捂了起来,好像马上就要有人把他的眼睛抢走一样。“好,你现在有100美元了。”杂货店老板在地上写下了“100”这个数字。“如果有人用1000美元

11、买你的双腿,你卖不卖?”“不卖,我宁愿死也不愿意变成瘸子!”“好,你又多了1000美元。”杂货店老板又用树枝将这个数字记录下来。“如果有人想用10000美元换取你母亲30年的寿命,你愿意不愿意?”想起慈爱的母亲,小彼得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好了,这些钱又归你了!”地上又多了一个数字。“如果我现在给你100000美元让你像街上那些和你同龄的小混混一样,帮我去偷,去抢,你愿不愿意!”小彼得略微考虑了一下之后,给出了答案:“不愿意,妈妈说让我做个正直的人,我要是去偷东西的话,爸爸会打死我的!”“好的,我就先跟你说这么多吧,你把这些加起来看看,你觉得你还能算得上是个穷人吗?”彼得看着地上那一串长长

12、的数字,不用加起来,他都知道那对他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突然明白了,虽然自己在别人眼中贫贱得有些卑微,但起码他拥有健康,拥有同是穷困的却深爱自己的家人,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穷困而堕落,依旧保持一颗正直而美好的心灵。在意识到这些之后,彼得的自信心顿时高涨起来,他笑了,晶莹的泪珠依旧挂在脸上,但却没有那么苦涩了。他朝杂货店老板深深地鞠了一躬,之后,他跑回家中,继续坚强而乐观地生活着,他觉得自己身上拥有无限潜力,只要努力,他一定能够摆脱贫困。二十年后,已经成人的彼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靠着勤奋和努力一步步将自己的擦鞋摊发展壮大,成为了拥有四家连锁店的大型制鞋公司。如何看待和认识自己,这是关系

13、到一个人有没有自信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对于世界和自己肯定是懵懂的,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他首先想到要认识的就是自己。这个认识过程最先是从生理方面开始的,等孩子长到差不多3岁的时候,智力的进一步发展便促使他们开始从社会层面出发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判断了,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等等,都被他们纳入到在与他人的对比中获得认知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对孩子进行有益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孩子看清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像故事中的小彼得一样,因为那些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而看轻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有时甚至还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

14、要像画重点一样,帮孩子将他们在品格、能力或是其他一些方面的可贵之处加上着重号。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多鼓励并赞美孩子的进步和长处,比如,对那些自认为自己有些笨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经常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去制作一些小手工,并赞美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创造。这样的称赞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扭转对自己的认识,父母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赞美对这种短时情绪进行强化,这种情绪就会慢慢在孩子的体内留存下来。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正所谓当局者迷,在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两个极端:一是看不清自身的缺点盲目乐观,二是在看到自己的缺点之后将缺点无限放大,甚至在心目中放任缺点将优点掩盖。对孩子来说,这些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而且这

15、两种状态还会经常性地互相转化。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决不能因为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放任他身上的“恶”,同时也不要为了达到更为深刻的警示效果,而对“恶”漫天渲染。假如一个口齿伶俐的孩子总是喜欢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话,父母就可以在和客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指正,“这个小家伙,嘴皮子就是溜!不过,宝贝,你想说话可以等我们讲完了你再说,在你讲话的时候,你肯定也不喜欢别人突然从中打断吧!”这种先肯定后劝导的方法比“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要插话”这样直接训斥孩子的效果好得多。既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让他以为父母的训斥是因为他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会觉得,“这是个小问题,我可以改

16、!”评价孩子时不要自相矛盾对于尚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的学龄前的儿童来说,他们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如果评价是来自于他们信任的父母,则影响更甚。但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看法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由着性子对孩子进行评判,这种随意性很容易使评价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这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的认知行为造成阻碍。他们会茫然,不知道父母口中所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搞不明白那两种大相径庭的判断标准哪个才是需要长久坚持下去的唯一准则。所以,评价孩子的时候,父母请避免前后矛盾,赞扬的话语可以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批评孩子的时候请尽量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导。3“第一”与信心的不等量代换12岁的桃子刚上初中,从小到大,她在大人们眼里几乎就是完美的代名词。桃子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她的爸爸是一家国营企业的工程师,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