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7511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必考的病例分析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1谢*,男,32岁,工人。初诊。主诉:胃脘灼热疼痛6天。病史:平素嗜食辛辣、饮酒每天至少喝白酒250g以上,已达7年之久。6天前因朋友相聚,连续喝酒3天后,即觉胃脘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藿香正气丸等药治疗,上症未见减轻,反觉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诊断:胃痛湿热中阻分析:根据患者胃脘部灼热疼痛6天的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

2、续喝酒3天,更伤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脘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饮。湿热中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10g 栀子10g 白豆蔻6g 制半夏12g 茯苓15g 陈皮6g 甘草6g 日一剂,水煎服。2罗*,女,46岁,7月18日

3、入院。主诉:下肢痿软无力2年,加重1月。病史:自述患慢性泄泻10余年,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近2年来两下肢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细弱。诊断:痿病脾胃亏虚。分析:患者平素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气血生化之源缺乏,筋脉肌肉失养,故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脾胃虚弱,运化无权,传导失职,故纳呆,腹胀,便溏,脾胃虚弱,气血生化缺乏,形体失充,故神疲乏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缺乏之征。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另炖茯苓10g 白术10g 薏苡仁15g 山药15g 扁豆

4、10g 莲子肉12g 甘草6g 陈皮6g 砂仁5g 桔梗10g 加黄芪15g 每日1剂,水煎服。3李*,男,35岁,农民。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尿少1年余,复发半月。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病症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分析:平素劳累过度,肾气亏虚,肾阳缺乏,膀胱气化无权,水泛肌肤,发为水肿。膀胱开合失常,出现尿少,肾气虚则出现腰酸乏力,阳气缺乏,不能温达

5、四肢,则出现畏寒肢冷,脾气虚,运化失职,则出现进食少、腹部胀满,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为气虚水停之象。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制附子10g先煎肉桂10g 熟地15g 丹皮15g 白术15g 伏苓15g 泽泻15g 车前子10g包煎牛膝15g 生姜10g 山茱萸10g 淮山15g 日一剂,水煎服。4*,男,66岁,1月8日急诊入院。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

6、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中风痰火淤闭证分析:肝阳暴*,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风阳痰火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身热汗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方药:1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2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1g冲服生石决明20g 夏枯草10g 菊花10g 龟板15g 生地15g 白芍12g 天竺黄10g 胆南星10

7、g 栝蒌10g 每日1剂,水煎分次鼻饲.5高*,男,23岁,农民。主诉:腹部胀痛8小时。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天从乡下进城,晚上和几位同学相聚时,饮食过多冷盘,并喝冷饮,约2小时后,即觉腹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吐。因天未亮而未行就诊,续而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嗳腐吞酸而来本院急诊。刻下见: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诊断:腹痛饮食停滞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胀痛8小时而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暴饮暴食后起病,有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数等证候,此乃属饮食停滞证。因食滞胃肠,气机不利,故腹部胀满疼痛。食滞不化

8、,腐败作酸,故嗳腐吞酸,厌食。食积下行则痛而欲泻。泻后食滞暂减,腑气暂通,故腹痛亦减。食浊壅滞肠中,传导失常,故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均为食滞内停之象。治法:消食导滞。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后下15g 枳实10g 神曲12g 黄芩10g 黄连10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5g 厚朴6g 槟榔10g 日一剂,水煎服。6许*,男,47岁。主诉:吐血1次。病史:患者有11年胃病史,每年秋冬季多有发作。近2年来曾3次吐血和便黑,曾在市*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就诊前一天饮酒较多,而后胃痛逐渐加重,自服法莫替丁疼痛稍缓解,次日晨觉胸闷,恶心,随即吐出咖啡样液体约150mL,内中夹有

9、食物残渣。家人即刻送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脘腹胀满痞闷,口臭,大便色黑成形。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血压:130/80mmHg,大便潜血:+。诊断:血证吐血胃热壅盛。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有胃溃疡病史。吐血前有饮酒较多,并有胸脘痞闷,恶心等先兆症。大便潜血检查+。符合吐血诊断。由于原有胃病史,加之饮酒较多,蕴积成热,热伤胃络而动血,故呕吐咖啡色之血。胃中食物随呕吐而出,则吐血夹有食物残渣;积热瘀血阻于胃中,升降失调,故脘腹胀满痞闷;胃中浊气上逆则口臭,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数,为内有积热之征。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药:泻

10、心汤合十灰散加减:黄芩10g 川连6g 大黄10g 大蓟15 侧柏叶15g 栀子10g 茜草根15g 竹茹10g 代赭石15g 丹皮10g 田七粉3g冲服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7主诉:腹痛,便下赤白粘液3天。病史:3天前外出进餐后次日早上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频频临厕,日行十屡次,大便量少,伴有赤白粘液,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大便有脓细胞等。诊断:痢疾湿热痢分析:饮食不洁,胃肠受损,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湿热壅滞肠间,与肠中气血搏结,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则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便

11、下赤白粘液;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肠中之象。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芩10g 芍药15g 炙甘草6g 黄连10g 大黄10g 槟榔10g 当归10g 木香5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8王*,男,60岁,农民。主诉:脐腹针刺样疼痛8月余,病症加重一周。病史:8月前因车祸被摩托车压过腹部后,经常出现脐腹针刺样疼痛,经超、CT以及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后经服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近周来上症加重,而求中医治疗来院就诊。入院症见:脐腹刺痛,拒按,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诊断:腹痛瘀血阻滞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脐腹部位疼痛8个月的临床表现故诊

12、断为腹痛。由于患者因外伤后致病,出现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此乃属瘀血阻滞之证。由于瘀血阻滞腹内脏腑经络,故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瘀血属有形之实邪,故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蒲黄10g 五灵脂10g 没药6g 当归12g 川芎10g 延胡索10g 赤芍10g 小回香10g 肉桂2g另焗干姜5g 水煎服。9何*,男,32岁。主诉: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头痛目赤3个月。病史:诉近年炒股,由于股市行情变化莫测,股价猛跌,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不成眠,服西药安定片,可睡数小时,次日神魂颠倒,头痛目赤,头部烘热。

13、日久口干口苦,食不知味,大便秘结,胸闷胁胀。于3月18日求治于中医。现在症见: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寐不安,头痛目赤,头部烘热,胸闷胁痛,时呕恶吞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郁病气郁化火分析:病者心情不畅,急躁易怒,神魂颠倒,胸胁胀痛等症;并有炒股失败,有思想郁愤等情志内伤史。符合郁病的诊断。由于炒股时心情紧*,失败后情绪郁愤,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内郁,疏泄失度,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肝火上炎,循肝脉上行,则头痛目赤,头部烘热;肝火扰乱心神,则失眠,神魂颠倒;肝火横逆犯胃,则呕恶吞酸,口苦,食欲不振;肝火灼津,则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治

14、法:清肝泻火,解郁和胃。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山栀10g 丹皮10g 柴胡10g 薄荷8g 当归10g 白芍15g 茯苓15g 吴茱萸3g 川连6g 夏枯草15g 龙胆草10g 枣仁10g 大黄6g 枳实10g 甘草6g 每日一剂,水煎服10梁*,男,43岁,工人。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枯燥,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诊断:便秘气机郁滞分析:根据患者大便干结,难解,欲便不得出,每35天解一次大便等表现,可诊断为便秘。由于病人因情志失调而大便

15、枯燥,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等证候表现,此乃属气机郁滞证。因情志失调,肝脾气机郁结,导致肠腑气滞,失于通降,传导失常,糟粕停久则大便枯燥,欲便不得出;肠腑气滞,则腹中胀痛;肝脾气郁故胸胁满闷;肝气犯胃,腑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嗳气、饮食减少;肝脾不和,脾运失职,湿停则舌苔薄腻,脉弦主肝郁气滞之象。治法:顺气导滞。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10g 木香后下5g槟榔10g 乌药10g 枳实10g 大黄10g后下代赭石15g 柴胡10g 水煎服。11*,女,48岁。病史:眩晕反复发作5年,每发即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目视昏暗,胸闷泛恶,甚则呕吐痰涎,食少,嗜睡,舌苔白腻,脉弦滑。*医生首诊认为是肝火上炎引起的眩晕,投龙胆泻肝汤治疗,未愈。转请王医生诊治,王医生认为是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改投天麻钩藤饮治疗,疗效亦不明显。两位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均不正确。*医生认为是肝火上炎,应具备肝火上炎之表现,如头晕且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寐少梦多,胸胁胀痛等,舌红,舌苔黄,脉弦数,而该例无此表现。王医生认为是肝阳上扰,应有肝阳上扰的表现,如眩晕,头目昏胀,烦劳恼怒而加重,急燥易怒,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脉弦,而该病人亦无此表现。根据患者眩晕兼头重如蒙,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特征,该例病人诊断治疗如下:诊断:眩晕痰浊上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