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7497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六课验收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验收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2一千年前,李白作有“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诗句 ,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3 上述材料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

2、来源 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 B C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45题4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5.“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

3、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重“武装”,忌“包装”。如果只讲“包装”,不讲“武装”,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发展观是真理性的认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7唐代画家戴篙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为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是尾巴紧

4、贴屁股下面,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82011年11月22日至23日,广东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使全省各地初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型政府雏形。顺德作为广东改革的“标兵”,在改革中对党政机构进行重组,原有41个党政部门大幅压缩至16个。至于改革效果如何,还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9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

5、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0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1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

6、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12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B. C. D. 13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

7、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圆圈式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14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 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人们对复杂历史

8、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 B C D15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16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17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农民种

9、地 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工人做工 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学生学习 经济体制改变 A、 B、 C、 D、18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19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D学习书

10、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20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A B C D21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A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B敢想敢做 C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D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

11、是江河22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4.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5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

12、性的是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26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说明了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认识总是先于实践而产生的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27.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 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28.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B.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C.认识的根本任务和目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30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