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6758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等腰三角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数学思考 :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 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 1. 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难点 的性质的证明 教学过程 : 一、 预习导学

2、 1、欣赏图片引入课题 2、复习 等腰三角形的基本要素 3、学生做等腰三角形纸板 二、释疑点拨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通过折叠,发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剪,折,拼等腰三角形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试着探索归纳等腰三角 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合作探究 为了让性质为我所用,下面对我们猜想出的性质进行证明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方法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索,怎么为达到证明要求构造条件呢? 1、三名同学板演证明过程 作顶角的平分线,利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

3、对应角相等。 作底边的中线,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作底边上的高,利用HL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同学们观察证明过程有没有异议?在这三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用现有的条件说明。 2、教师点拨,口述性质2的证明过程 对于性质来说,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该如何应用?怎样书写呢? 几何语言: 性质1:AB=AC, = 性质2:(1)ABC中,AB=AC,AD平分BAC (2) ABC中,AB=AC,ADBC (3)ABC中,AB=AC,AD是边BC的中线 四、 巩固训练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AB=AC,分别说出它们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2、(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10 ,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9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 做完这道题有什么发现吗?例: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底数。 各小组要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可以 适当的设未知数建立方程,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指出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五、检测反馈:课堂小考卷 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2.3第5、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