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067163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摘要 俗话说得好:“种田,三分种,七分管。”教学更是如此。教学中学生的管理工作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去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从教育实践来看,绝大多数调皮的孩子都具有脑子灵活、聪明、协调性好、渴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要多给予这一类孩子的关注,多以朋友的身份接近他们,多拉家常,多谈兴趣爱好,多给其表现自我优点的机会。对其身上的闪光点要多肯定、多表扬;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不用多说,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亲近于你。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

2、和“教导”。关键词 管理学生,民主平等,以情唤情,率先垂范,目光暗示,动作指引,冷却制动 ,旁敲侧击 ,分组约束,环境熏陶 ,自我管理管理学生一直以来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最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去面对那些生性顽劣,不服管教的学困生.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曾经也为此感到头疼,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探讨,对学生的管理也有了一些经验和收获。遇到调皮的孩子,先不用急于板着冷冷的面孔去数落:“上课老调皮,经常不听课,作业也不做”这时作为教师应先放下架子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之时,孩子也就会在不言不语中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了。一、民主平等教育重在师生之间相互的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

3、沟通。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的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主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前者。青少年儿童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以情唤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4、朋友那样,怀着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的心去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批评,也要本着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只有这样的批评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有时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低声讲话或做小动作,这也在所难免,这是学生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师授课,甚至组织公开课,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譬如,当教学进入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当教

5、学转入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当教学要求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时,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当教学呼唤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严肃、振奋。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学手段,传示给学生,它会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另一方面,对学生处理,更少不了一个 “情”字领先,从语意到行为都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三、率先垂范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过言传”所以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

6、影响学生,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目的。另外,教师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不良的行为时,杜绝简单粗暴等现象,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进而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即使再教条,也会在学生中间掷地有声,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目光暗示 人眼为窗,可以传情传神。教师课堂上视野所及,可以眉目传情,促进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学生面朝窗口,思想“跑马”,教师可运用目光注

7、视,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传递给学生。淡漠、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触目会意,精神振奋。教师不论是提出问题、指导自学、启发释疑或小结强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去平视或环顾大多数,切不可老是两手扶案,目无学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视线顾此失彼。尤其要不时地环视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对潜能生,更应予以满腔热情的关注。 五、动作指引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如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可以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导引学生意

8、识,可以把自己的意图、教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启示的思路去学习,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造。教师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六、冷却制动 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常常会遇到学生打架或发生争执的事。教师往往可能会训斥他们一顿,或者将其驱逐出教室,但是教学效果不一

9、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有时不妨采用一下“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这样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好。比如上课铃响后,你夹着书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斗疯玩。即使他们看到老师来了,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嬉戏追逐之中,有的则陶醉在课间休息时的趣谈中尚未清醒。具有这种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在课堂上,正如奔腾的激流,一下遇到挡住去路的闸门,会出现一种反激的浪花如一股回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现出言谈举止的“出格”。这时教师不宜马上讲课,更不要大声呵斥。因为上节课刚结束不久,课程变换后,学生需要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以重新调整身心倾向。上述行为可姑且看成是学生卸下某种心理负担、转换思维

10、、接受新课的准备。你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冷处理办法,站上讲台,只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形成一种吸引力,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 七、旁敲侧击 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干扰只是瞬间的一种失控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围学生

11、答问、板演等。通过微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分组约束 课堂教学一般都分有学习小组,4-8人不拘。每组既有优生,又有潜能生。组长可由优生和潜能生轮流担任。一方面使他们彼此学习,互相帮助和督促;另一方面使他们 “正人先正己” ,人人都是管理者。还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优、良、中三个不固定的,由教师内部掌握的程度级。通过程度级对学生实行异步管理。发现某个学生进步时,鼓励其不断起跳,释放潜能;发现某个学生退步时,及时做好转化工作。而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调整级别,提出新的要求。这种管理,既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又有严

12、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收到学习、身心同时进步的效果。 九、环境熏陶 环境可以作用于无意识或者非理性的心理,进而孕育出某种倾向来。环境的影响是隐形的,却是有力的。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容易激发学生心理潜能。教师要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因为理想的社会心理,以外在的组织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中每一个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一种无形的力量非强制性地规范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可以创造出优秀的集体,优秀的集体又以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班风、学风,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这种良性循环,带来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高效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注

13、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如教室的布置要注意颜色的选择和光线的处理。自然适度的光线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心理相容。教室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课桌凳的美观排列不仅消除了“教学死角”,而且能够使全体学生处于教师视野之内,从客观上提高课堂管理效果。甚至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同样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如浅色服饰给学生以亲切感,深色服饰给学生以庄重的“权威”感,艳丽服饰则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应讲究朴素大方、整洁,不穿奇装异服。衣服色调尽以淡雅、调合、鲜明为宜。穿西装,系上领带,以显气度;穿中山装,系好风纪扣,以显严谨。这些环境的熏陶,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约束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十、自我管理 相对于家庭来说,学

14、校是一个大社会,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没有家长整天管束,所以一旦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迅速下降,班集体气氛也迅速变差,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人格发展。自我管理历来是教师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 当教师的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轮流做一周的班长协助老师的工作,检查班级的纪律;班集体的重大活动由班干部组织,教师只从旁进行辅导;学生轮流值日,在值日当天负责班级的考勤和卫生;设立课代表,协助各科老师进行管理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15、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采用各种方式,使教学都成为一个个开放系统,使教学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不断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束语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当中结合自己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好方法。参考文献 1 “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湖南教育出版社2 “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5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16日。6 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政策评述,2003年9月10日。7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农村教育问题,2002年3月12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