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066859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 学期已经结束。现在,我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 2)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

2、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这样就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

3、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与老师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

4、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出来,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教学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在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加强他们实践探索能力。然后,带着问题来上课。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主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改”教材了,在教学中加入

5、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询问、调查、阅读,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到外的生成,而不是由外到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2013年7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