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6591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家庭碳减排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魏帅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就是要改变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的效率。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家庭能耗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它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它对局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浙江省常山县滨江花园小区为例,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来初步分析探讨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家庭碳减排措施。关键词:碳排放;家庭直接能耗;影响因素:碳减排1 普通城市家庭碳排放总体

2、情况以常山县滨江小区为例1.1 家庭碳排放计算器与调查问卷设计:1.1.1 家庭碳排放计算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激起了中国民众对碳排放的责任感,计算自家碳排放的公式流行于互联网上。家庭的“碳排放”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耗油量。方便的计算公式是,将用量与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系数相乘。由于各国的能效不同,强度系数也不同。在中国,家庭碳排放的计算公式和强度系数如下:用电的碳排放:度数 X 0.785(公斤)用水的碳排放:吨数 X 0.91 (公斤)用气的碳排放:立方数 X 0.19 (公斤)耗油的碳排放:公升数 X 2.7 (公斤)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次调查所使用

3、的碳排放计算器来自BP(中国)1提供的家庭二氧化碳计算器。该计算器依据来自英国及美国,关于家庭能源消耗的研究数据制定的。他根据家庭的住房结构、个人的能源消耗量,环保习惯以及个人交通吸怪,对于控制家庭二氧化碳提供指导。计算结果代表一年中家庭能源消耗、交通和废物处理过程中排放到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可通过访问 调查活动数据推荐精选(1)家庭概况:一般家庭都有数个成员,在进行家庭消费的统计时是以家庭整体为单位的,在计算总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碳后,将平均分摊到每个人,从而得到家庭二氧化碳的总排放和人均排量。另外还可以了解家庭成员年龄层、工作地点以及家庭收入等,帮组分析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2)交通出行:根

4、据家庭成员每天所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摩托车等。以及根据每月家庭搭乘火车、飞机、长途汽车的距离估算。(3)家庭能耗:电。家庭耗电量通过电表差值以及电费发票获得。水。水消耗量通过家庭每月的自来水发票获得。天然气、桶装液化气:天然气可由每月用气发票获得。桶装液化气可根据每月使用桶数估算,我国标准桶装液化气为15千克一桶。(4)家庭废弃物:估算家庭每天的垃圾量,扣除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如纸、铝罐铁罐、塑料等等。1.1.3 调查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家庭碳排放调查问卷”问卷表分为五个部分:调查家庭基本情况、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家庭垃圾以及环境意识行为。因此问卷设计对常山县滨江

5、小区2-5栋30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家庭碳排放行为和环保意识行为的跟踪调查。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碳排放总量、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环保意识的提高程度。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到消费特征、人口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和出行特征等五个类别。其中消费特征为住宅面积;人口特征包括常住人口、年龄;经济特征为家庭收入、文化特征为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出行特征为各种交通工具。这些社区家庭特征有利于分辨出影响碳排放的高相关性变量。本调查问卷将家庭碳排放主要方式归为交通出行、家庭能源消耗、家庭垃圾排放以及环保意识行为调查四大方面。其中交通出行情况为调查期间内的小汽车油耗、摩托车出行量、每日公交车出行量、长途汽车

6、出行量、火车出行量、飞机出行量。家庭能耗情况为调查期间内的每月电、水、瓶装液化气、管道天然气的平均消耗量与每星期调查当日的读数。家庭垃圾情况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与每月可回收的废品量。1.2 调查问卷结果与总体特征分析 1.2.1 调查社区常山县滨江小区常山县滨江花园小区位于常山县城南钱塘江源头支流常山江畔,小区现有常住居民约103户。本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小区25幢的30户的家庭碳排放情况。 1.2.2 调查结果分析根据30户社区家庭的调查问卷统计,其家庭特征具体情况如表1.2.2表1.1 社区普通家庭居民基本情况推荐精选 从表1.1可以看出。第一,滨江小区居民面积均值为70.65平方米;第二,

7、就人口特征而言,社区平均家庭人口均值为3.06,50岁以上人口数量所占比重为30.5%,高中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为26%。第三,就出行特征而言,社区一半以上的出行方式。其次为公共交通,最小为小汽车,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与居民出行距离长短有关。 表1.2 社区家庭本月交通出行总量 表1.3 社区家庭本月家庭能耗总量表整体来看,社区家庭平均每户本月的家庭碳排放量为289.8千克。其中能源消耗碳排放为主要的碳排放方式,其次是生活垃圾碳排放,目前碳排量最小的是交通出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交通出行排放量有上升的趋势。具体而言,社区家庭能源消耗碳排放中,家庭用电所占最大,打

8、到74.8%,其次为家庭瓶装液化气和家庭用水,分别为23.49%和1.71%。社区家庭的交通碳排放中,小汽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77.32%,其次为公交车出行为10.21%,其余依次为摩托车出行、火车出行、长途车出行。结果初步的统计学数理分析,可以认识到:首先常住人口数量与碳排放相关性很强。每增加一个常住人口,月碳排放量要增加27.45千克,因此,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能降低因碳排放而造成的环境破坏。第二,住宅面积与家庭碳排放相关性也很强。住宅面积每多一个平方米,月碳排放量就要多0.745千克。这说明,别墅和大型住宅建设等粗放型用地现象会造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因此应该从住宅面积,住房结构、

9、房屋材料、房屋朝向等诸多方面去减少碳排放。第三,碳排放与交通工具也是高度相关,交通工具每提高一个层次,月碳排放量上升45.23千克。也就是说搭乘公共汽车的家庭比步行或骑自行车的家庭月碳排放量要多45.23千克。同理,以小汽车为出行方式的家庭比搭乘公交的家庭月碳排放量要多45.23千克,所以应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第四,通过与其他城市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发现,碳排放量还受到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推荐精选。例如:常山县滨江小区位于定阳南路大路旁,公共交通设施完善,临近县中心,社区居民多使用近距离的环保交通工具;滨江小区居民大多为前电信局邮政局职工,普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环保

10、意识较强,节能低碳知识丰富,积极参与政府推出的各类环保活动,因此滨江小区家庭碳排放低于其他城市同类小区的平均水平。2 家庭直接能耗的碳排放影响因素通过对常山县滨江小区家庭碳排放总体情况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整理可以得出结论:家庭能源消费行为受到家庭所在国家与地区、城市及居住区等外部环境、家庭特征及家庭成员等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图1)2 图1 2.1 家庭外部环境家庭所在国家与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技术、能源价格、市场条件、历史事件(如能源供应短缺或税收的引入)、环境政策、社会文化规范等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到家庭直接能源的碳排放。此外,城市的紧凑程度、各功能区的布局、公

11、共与数量差异,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居住区规模、居住区配套功能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否集中供给暖气、冷气、天然气等也会影响到家庭直接能耗的碳排放。32.2 家庭特征家庭收入、消费水平、家庭规模、住房面积、家庭人口结构及户主年龄等家庭特征因素也是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家庭收入或消费水平是各类家庭能耗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消费额的增加能够使家庭碳排放呈对数水平上升,家庭碳排放一般会随家庭的成员数量的加而增加,但人均碳排放则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大家庭能共享很多资源。推荐精选2.3 家庭成员个人特征家庭成员的能源知识、能源消费行为和能源意识等对家庭间接能源的碳排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

12、我国家庭为样本,研究发现居民在面对清洁能源的消费时,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对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研究,发现94的“能源节约型”住户都了解或者阅读过有关能源节约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尽管有的时候居民有很强的环境意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能源消费行为可能就会无效,研究者认为宣传对改变行为很重要,全国范围的能源信息宣传运动对家庭能源的使用行为影响很大。3 家庭碳减排的私家行动3.1 明确家庭碳减排的内容环保不仅是控制污染,也不仅是生态建设,更重要的是一种绿色生活,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不负责任的生活行为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因,也是造成生态恶化的根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改变环境质量的根本

13、措施,提倡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为时尚的生活方式。3.2 少用一次性用品现代化生活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环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为例,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3.3 绿色出行 同样别忽视交通碳排放量虽然在家庭碳排放总体结构中比例最小,但随着居民

14、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交通出行碳排放量有上升的趋势,统计分析显示,在交通出行碳排放结构中,小汽车出行比例最高,约为77.32%。因此,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近距离时尽可能选择步行、自行车出行,远距离时尽可能选择长途汽车或火车出行,乘车出行尽可能选择公共汽(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等对环境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自备车出行选择低能耗、小推荐精选排量的环保型车。3.4 拒绝过度包装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大约是1989年的四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包装造成的。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如月饼、元宵等包装都很豪华,包装费用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

15、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因此,我们提倡购买简装或大包装大瓶装的商品,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3.5 使用再生纸 节约用纸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国造纸业年需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气候变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等。回收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35%的水污染。节约用纸则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最好措施。3.6相关启示总体而言,消费行为反应了个人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被外部大环境的制约,受个人的信仰和消费习惯影响,家庭作为个人生活的栖息地,直接干预个人消费能力和层次,因此碳减排的落实应从国家、家庭、个人三方面开展。就国家而言,应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住房材料,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就家庭而言,坚决不超生,和老年人共同居住,联合使用家庭设施,与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建设共同的公共设施,营造公共场所,共同分享车辆,减少出行和交往的碳排放;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