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_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06363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_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语》读后感_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语》读后感_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语》读后感_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语》读后感_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_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1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恳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学问,。”即在家要孝敬父母

2、,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学问,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爱好,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肯定会细致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味道。论语读后感2提到新论语时,许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呃。看不懂,字不相识意思不明白。不过我今日看到了一句是这样的写的。子

3、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是我们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的,字面意思也很简单理解,意思是说,学习时不思索,就会茫然糊涂,只思索而不学习,则会充溢怀疑。起初学习论语只是因为背会了,意思也明白了,而今日我再看到这句时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近我在学习专业学问的课程,充分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第一遍听课是灌耳音,也就是有印象,不加思索,像是在看小说,听过看过也就算过了,还是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其次遍听是明白了意思,也学会了思索问题,能够理论、实际相结合,每听一遍课程对相同学问点都有不同的理解,思索的问题也有所改变。我们学习不能只是为了学习,假如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学习,那就是奢侈时间和生命。学习要

4、带着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我们的怀疑,不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怀疑却不情愿学习是不会进步的。有些人只知道“死学”,不会变通,就成了书呆子,脑袋不会拐弯。真正的学习是要敏捷变通,不能死记硬背,活学才能活用。只有把学习和思索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学问。论语读后感3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我读了一本书,它由孔子在讲课的时候弟子记录下来的由语言编成的论语。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孔子吧。孔子,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卒于公元前479年。它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教化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

5、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全书共分20篇,512章,约20000余字。论语即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争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它是一部含义深远的古代学术理论,内容大多是孔子回答别人的言论。论语是一部宏大的思想总集,他记录了宏大的教化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和探讨孔子最牢靠的原始资料。论语言简意赅却含义深刻,字字珠玑,耐人回味。字回行间渗透着圣人的思想、言行和处世为人之道。可以说论语是中国文学最胜利的传记书之一。它对我国2500年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圣经对西方人一样,深刻而广泛。论语读后感4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学问时常去复习,不也很有乐

6、趣吗?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复习对学问巩固的至关重要。不信,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听听。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字写得特别好,所以老被人赞扬,他自己也洋洋得意起来。一天,他去” 鸭儿水饺店“吃水饺,发觉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 来的,而且都精确地掉到了锅里。他去墙后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那里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地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扔到锅外的。这使王羲之大为惊异,他 觉得他写字还没有娴熟到这种程度。于是,他回去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刻苦练习书法,最终成了一代宗师。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上也肯定要时常去复习,因为”温故而知新,

7、可以为师 矣“。论语读后感5论语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她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指明方向。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幼儿园的诵读课上,美丽的刘老师带领我们每天进行晨读,我现在都能娴熟地背诵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告知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两人或者其中一人必定会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个强的,我们应当选择他好的方面对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比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提高修养、虚心好学,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带着这样的学习看法,我进入了小学,虽然相识的字要

8、比别的同学要多一些,但我从不傲慢,反而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小挚友都情愿和我交挚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学习关系,我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老师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做什么震天动地的大事,但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看法与习惯却是我们小学生应当做的。论语读后感6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很少有喜爱读古文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在高校教授的讲解中,我才真正体会了古人的才华和思想,我也慢慢爱上了一些古代文著。例如: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讲授之语,形式为语录问答体。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化等几个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儒家文艺思想。虽然这本经

9、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书中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为人处事。我最观赏的是孔子”以仁为本“的思想。作为当今的老师,特殊是我这种刚刚担当班主任的老师,学生的教化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欢乐健康地长大,可也总怕自己没有教化好她们。我班的学生大多都十一二岁,起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比较叛逆,我不愿把一些东西的强加给她们。孔子孔子在很多很多年前就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一样的。可是在现实当中我们注意的还是分数,对于孩子实际实力的培育过轻。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尽量拉近他们之间的差距,多重视孩子思想道德

10、的培育,终归”人品确定文凭“,一个人的人品才是最关键的。论语读后感7俗话说的好: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现代名著是这样,古代人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也同样如此,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一部很好的书!论语的作者孔子也是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化家。孔子聪慧好学,青年时期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493章,大部分内容为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一部分不属于问答,只是孔子的言论。论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论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是探讨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论语中的学问是无穷的,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每天回家都关起房门苦读.后来家里人发觉他的书

11、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论语,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醇厚实的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的确不超出论语。过去臣用半部论语协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协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论语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东方才智,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已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了世界的财宝。论语读后感8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必需要诚恳守信,不要为一时的利益就撒谎骗人,而自己在后面吃更大的亏。论语是一本古代名人孔子说的话,由他的弟子们编写而成,里面有许很多多名言警句,提示我们做人的道理,比如说:要诚恳、有礼貌等。我读了以后,印象

12、最深的是几句关于诚恳守信的名言警句,原来在语文书上学过,现在联系论语中的其他内容,我对“言必信,行必果。”、“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己说出来的话,肯定不能反悔。就拿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有一次,小队活动,我打电话给9位队员,他们都一口咬定:“我来!”,结果,只来了8个人,是洪伟没来,其次次,他又没来,后来的几次活动,我们都没有告知他,因为他不够诚信,“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而林杭每次都来,现在我们总是第一个通知她。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是没有,而是许多,读了论语,我告知自己:要做像孔子和他的弟子那样诚恳守信的人,不欺瞒别人。论语读后感9我们学校是经典古诗文诵读学校,从一

13、年级起先,我们就读了很多经典的古诗文,比如说弟子规,三字经等,我们四年级读的是论语。我喜爱论语中的一句话,是:”贤贤易色;是父母,能竭气力;是君,能致其身;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务必为之学以。“有一次,我到老家,和同学约好了,下午我去他家玩,我告知奶奶:”三点的时候叫我,我要去挚友家玩,好吗?“奶奶说:”好的。“到了三点我起来一看, 太阳似乎要把大地烤焦是的,到了四点,太阳还是那么大,我想5点再去吧,奶奶对我说:”赶快去把你的挚友要等急了。你不是学过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正合适,与 挚友交,言而有信。“我说:”现在就去。“我立马跑向他家。假如你现在来到我的学校,还能听见琅琅上口的读书声,我

14、们要讲古诗文诵读进行究竟。论语读后感10最近,我读了论语,当我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时,不由全身一震。我孝敬父母了吗? 不孝敬父母的人犹如狗和马。可见孔子是多么痛恨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古时候有“小黄香,能温席”、包丞为母辞官,近代又有陈毅为母亲洗脚的故事。这些感人的故事,这些宏大人物的崇高品德,令我自愧不如。以前我很不留意孝敬父母,放学回家从不跟父母打招呼,动不动就耍脾气,甚至还对父母大呼小叫。现在想起来真是大错特错了。今后我肯定要学习古人孝敬父母,从一些生活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做到:1、要听从父母的训诲,不辜负他们的期望。2、子女要爱

15、护父母长辈,作子女的.应当懂得要力所能及地多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要擅长理解父母。父母有时身体不适,作子女应当不遗余力地照看他们。3、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先向父母问号,吃饭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4、小学生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学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间问安,帮他们做一些点烟递茶的小事,给他们讲一些校内里的所见所闻,吃饭时,先扶他们入座,恭尊敬敬地递上碗筷。论语读后感11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编传而成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宏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读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和做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孔子不仅是宏大的思想家,还是宏大的教化家。因此他在书中也总结了他的教化思想,主见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要求学生独立思索,强调在学习上的主动。这一点与现在的教学方式很相像,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并且启发学生。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化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这本书的语言简洁,篇幅短小精悍还特殊留意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性,使人物形象非常显明。论语还擅长用修辞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