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05732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目录:1. 人民日报一线视角:用更好作为响应更美期待2. 人民日报治理者说:积蓄绿色发展的势能3. 人民日报新知新觉:读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发展之路4.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5. 人民网评: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6. 光明日报:我的!唯一而唯美的地球7.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严惩破坏生态行为8. 人民日报:在绿水青山中发展正文:人民日报一线视角:用更好作为响应更美期待丁汀2019年05月23日04:54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辨别是不是海南人,海南人有一个独特的妙招,“看他在朋友圈里晒不晒蓝天就知道了。”确实,在海南看惯蓝天白云,谁还在朋友圈里

2、晒呢?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密密雨林、四季繁花、瓜果飘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的最大本钱和最强优势。最近,这个“最大本钱和最强优势”再次得到政策加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并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好消息在海南省各市县引发了热烈反响:“方案描绘出了美好新海南的愿景,令人倍感振奋”“方案意义重大,明确了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结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争当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的新标杆”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表示,要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方案里提出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3、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的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资源环境生态条件好的地方先行先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是“美丽中国”发展模式的先行先试,海南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必须埋头苦干,力争到2035年,使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让海南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亮丽名片。纵览整个方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什么建、建成什么样、怎么建,目标明确,内容详细具体。瞄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清洁能

4、源优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方案不仅列出梯次建设的“时间表”,还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陆海统筹保护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代监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六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对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正如一位专家指出,“方案中一系列政策既有现行政策的改革深化,也有创新探索,将织牢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随着方案的实施,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必将增加百姓获得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落实方案,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海南人民是有底气的。日前,海南相关部门暂停涉嫌破坏红树林的知名房企的销售许可,关停其商品房合同网签系统,引

5、起广泛的关注,纷纷表示“停得好”“不仅要暂停销售,核实后还应依法重罚”。舆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格外敏感,这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民意基础。近年来,海南通过“多规合一”加强统筹,确保城市规划有绿色,乡村生态划红线;2018年起,海南取消12个市县的GDP、投资、工业增加值考核;直面问题,海南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强化治理有民心、有制度、有干劲,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海南一定能够以更好作为响应更美期待。人民日报治理者说:积蓄绿色发展的势能冯立业2019年05月21日05:33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秉持生态情怀、积蓄绿色势能,要做好“加法”,增亮绿的底色;做好“减法”,淘汰落后产能;

6、做好“乘法”,实现产业融合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只有拿出硬举措、真办法,才能以实干作为交出生态环保的优异答卷。河北赞皇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百佳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赞皇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确定了“生态强县、大美赞皇”的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赞皇发展的立足点,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能力要求,也是治理过程中应葆有的一种生态情怀。可以说,秉持生态情怀、积蓄绿色势能,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7、。做好“加法”,增亮绿的底色。近年来,赞皇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相继实施了太行山绿化、县城绿化等造林工程,累计投资10亿元。高标准建设大枣、核桃园区等,全县经济林总量达到100万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投资6.5亿元实施白水平调等60多项水利工程,总投资逾6亿元实施槐河综合整治工程,把槐、济两河和全县各中小型水库、塘坝一体统筹规划、有机连接,盘活全县水资源。做好“减法”,淘汰落后产能。这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赞皇依法关停取缔煤场、采砂场等420多家,清理土地4000多亩,植树6.2万株,实现了煤场变“林场”。我们还制定并实施县域产业负面清单制度,构建招商引资“绿色防护

8、网”,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加快陶瓷企业“煤改气”步伐。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严防小煤场、小采砂场死灰复燃,严厉打击矿山私挖乱采,将损害生态环境的产业归“零”。做好“乘法”,实现产业融合。一方面抓品种、调优结构,引进高效农林品种,配套智能温室大棚管理系统,实现特色果品错季生产销售。另一方面抓园区、强化示范力,扶持发展6个万亩园区、31个千亩园区,引导农户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既抓龙头、强化带动力,扶强扶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效应;也抓旅游、打造“生态+旅游”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游、生态游、采摘游,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赞皇通过发展实

9、践,就是要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良好生态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动能。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热爱自然要有情怀,保护生态更是责任。未来,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积蓄势能、科学发力,赞皇一定能唱响建设美丽家园的“好声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日报新知新觉:读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李秀艳2019年05月15日04:43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

10、体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等内容,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理念。习近平同志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自然是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的有机整体,和人一起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而且这个生命共同体“生而又生”、不断演化,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中华文明既肯定自然的“生生”事实,又赋予其价值,如“天地之大德曰生”。以生命共同体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意味着对自然“生生”事实的肯定,而且蕴含着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热爱的道德情感。当人们将道德情感倾注于自然,就会认识到人类与自然血脉相

11、连。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万物本身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独立于人类对自然的功利性评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作了充分肯定,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必然。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掠夺者,而应该承继天地生生之德。但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最终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选择。新时

12、代,我们要大力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注重系统治理。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各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要划定生态红线,把良好的生

13、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要保护和恢复湿地,保护天然林,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还应看到,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简朴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论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本报评论员2019年05月0

14、2日05:15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把握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发展大势,明确提出了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五点主张,彰显了尊重自然、崇尚绿色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历史表明,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

15、创伤。如何让人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诗意地栖居?如何推进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五点主张: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五点主张,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我们深化认识、凝聚共识。人靠自然界生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只有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才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

16、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深刻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就能让良好生态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只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才能引领更多人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我们携手合作、并肩同行。习近平主席强调:“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既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我们就能赋之以人类智慧,让地球家园始终充满生机活力。面对生态环境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