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567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跑训练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 金山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谢永欢摘要:在短跑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常用送髋来提示运动员或者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对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还不够重视。反映在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差,导致短跑成绩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我根据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在短跑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关键词:短跑 髋关节 灵活性 柔韧性髋关节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位,尤其在田径运动中,它的正确运动与田径各项目的技术表现和运动成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常提到转髋,伸髋,并用它来纠正与改进技术。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对髋关节

2、练习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映在训练中没能够根据需要采用一些关于髋关节的积极性训练。从目前国内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分析的对比来看,较普遍地反映出我国运动员髋关节灵活性较差,相对不如外国运动员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对骨盆的正确运动,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柔韧性练习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提高田径运动训练效果,提高短跑技术水平,有必要在髋关节灵活性方法训练探讨。1、髋的解剖结构分析 为什么髋部动作在短跑技术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是由于”髋”所处在的特殊生理位置所决定的。髋关节是个球窝关节,在解剖学中称它为三轴关节。它的运动有三个怎样自由度,即围绕横轴可作屈伸运动,围绕前后轴可作外展内

3、收运动,围绕上下轴可作旋前旋后运动。在跑的后蹬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支撑腿一侧固定了骨盆,髋关节围绕三个轴进行运动,即围绕横轴作前移(伸髋),能使髋关节充分伸展,围绕前后轴作向支撑腿一侧的运动(外展),使摆动腿一侧的骨盆上提,围绕上下轴作向支撑腿一侧的扭转运动(旋后),使摆侧骨盆充分前提。由此可知,髋部的运动和骨盆的运动是紧密相连的,在人体运动中有时骨盆只能围绕横轴作伸髋运动,有时只能围绕上下轴扭转运动。在跑动的过程中,要求骨盆在后蹬腿的髋关节处围绕三个轴同时运动,即边移,边上提,边前摆。由于髋有多种功能,在人体中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左右的枢纽作用,所以在田径短跑训练中,应把髋的运动置于重要的位

4、置。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即跟关节面的构造有关,又跟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长度及伸展性有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神经系统支配协同肌收缩时,使对抗肌放松的程度大,关节运动幅度就大。反之,关节的运动幅度就小。一般来说,儿童时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女孩比男孩的要大。可是到了青春期,运动幅度就下了,到了成年期就更小。人在不同年龄段时期要想使自己的关节有较大的运动幅度,需要在生活中保持和发展。在训练中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练习来拉长肌肉和韧带,以发展髋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增加髋关节的运动幅度。2、髋部运动的力学分析 跑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全身各部分的协调配合,而在全身各部分的协调运动中,髋关节的正确运动

5、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跑时”送髋”就是在支撑腿充分伸直的情况下骨盆后倾,同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时,使骨盆绕支撑腿垂直轴向前转动并向支持腿一侧侧倾。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幅度越大,骨盆向前转动的幅度就大。那么,跑时的”送髋”也就越充分,支持腿的屈髋肌肉得到充分拉长,有利于后蹬结束时转为以大腿带动小腿的折叠前摆屈髋肌收缩得更快,更有力,使前上摆动幅度增大,从而增大支撑腿的蹬地力量而获得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从技术上来讲,就要在充分伸展髋,膝,踝,趾四关节条件下,从而跑的速度就快。所以只有在后蹬时充分伸展髋关节,才能动员使躯干扭转的腹肌,腰背肌和使摆动腿前摆的肌肉群都参加到支撑腿伸髋运动中。 在短跑技术环节

6、中,摆动腿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以及支撑腿积极前摆快速地完成蹬地,这两者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的主要技术,而”送髋”则是蹬摆配合是否紧密的关键。在跑中积极的送髋使得骨盆以支撑腿一侧为轴,向同侧旋转并稍向后倾,这样就加大了摆动腿的摆动幅度,步长也就能加大。积极的送髋使得前摆,后蹬充分,加大了离地瞬间身体重心与支撑点的距离,从而减少了后蹬角度,获得了有效水平推动力,跑速也就得到了提高。3、提高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方法 髋关节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要经过泛化过程,巩固过程,最后达到自动化过程。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因为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多种感觉机能参与下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建立暂

7、时时的神经联系,特别是本体感觉,对形成运动技能有特殊意义。人体各种感觉都可帮助肌肉产生正确的感觉。没有正确的肌肉感觉,就不可能形成运动技能。所以只有经常反复地练习,才能建立正确的分化,以便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从关节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看,决定柔韧性素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关节的骨结构;二是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大小;三是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柔韧性还决定于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的调节能力,特别是对对抗肌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调节能力以及对肌肉与放松的调节能力。 在田径训练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在训练进行各种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一般可采用原地徒手练习,行进间练习以及利用器械的练习等方法,来提高

8、髋关节的灵活性。3.1原地徒手练习法 (1) 两腿左右开立(大于肩宽),体前屈,两臂伸直,手握踝,复原姿势后连续做。 (2)原地弓步压腿顶髋。要求躯干与地面垂直,前腿大小之间大于90度,后腿伸直,脚前掌撑地,身体重心压在前后腿的结合点上,主要牵拉后腿前侧的腹股沟部位。 (3)左腿伸直,前脚掌着地顶髋,双手抱右膝,使其尽量触胸。两腿交换做。 (4)前后劈腿:两膝伸直并前后保持在一直线上,上体保持正直,难度逐渐加大,使髋部接触地。 (5)左右劈腿:两膝伸直,两腿左右分开,上体尽量保持正直,尽量使两腿和臀部完全触地。进行时可两手扶地,逐渐加大难度。 (6)左腿屈膝下蹲,右脚侧伸直成左弓步,脚尖绷直,

9、右手压右髋,两腿交替做。(7)两腿侧分成坐势,两臂上举,做体前屈转髋伏地动作。(8)仰卧双腿交替侧摆转髋:上体仰卧姿势不变,两腿交替侧摆,摆动腿的大腿与上体基本成直角,摆至触地后回摆。(9)肩肘倒立姿势,两手撑腰。两腿前后交叉摆腿以提高髋部扭转幅度。3.2行进间练习法(1)行进间做弓箭步,增大送髋幅度。(2)行进间的屈体压腿:上体尽量前屈做有节奏的振动动作,膝关节充分伸直。(3)行进间单腿屈膝外展:一侧大腿外展,屈膝,与髋关节成90度,另一腿髋,膝,踝三关节始终保持充分蹬直,两腿交替做。(4)行进间连续做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练习。要求正踢腿勾脚尖,里合腿,外摆腿划圆尽量大写些。(5)行进间做

10、摆臂跑跳步动作练习。(6)行进间做体转跑步动作练习。(7)行进间做髋下击掌跑跳步动作练习。(8)行进间做交叉步转髋练习,练习时上体要保持正直。(9)小步跑:要求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使身体始终保持较高的重心位置,以骨盆运动伸髋放腿,大腿下压膝部放松,小腿顺势前伸,脚掌快速完成扒地或者这着地动作落地。(10)高抬腿练习:要求通过高抬腿充分伸展后蹬腿的一侧髋,高抬摆侧骨盆,保持一个高重心,重心是使骨盆支撑腿这个支点的额状轴,垂直轴,尤其是骨盆的水平面绕点状轴运动的能力,从而起到加大运动幅度的作用。(11)后蹬跑练习:要求摆侧骨盆的额状面绕垂直轴转动,提高骨盆绕三轴运动的能力。跑时支撑腿

11、,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其支撑反作用力应通过身体重心与躯干,最后以脚尖离地。同时摆动腿大腿前摆高抬,推动骨盆部位前移,并与支撑腿保持平衡。(12)双足或单足起跳的多级跳:多级跳时注意上体基本正直,积极前摆高抬大腿,落地用全脚掌,髋的伸展幅度要大,上下肢配合协调。3.3利用器械练习法(1)面对肋木站力,两手扶肋木,连续做前摆腿和后蹬腿:做前摆时膝可伸直也可微屈,摆动发力时迅速有力,摆动幅度要大,后摆幅度小且放松;做后摆时,后摆幅度要大,挺髋,前摆幅度小且放松。髋关节周围肌群发力。(2)面对肋木,前摆置于肋木上,后腿伸直用前掌支撑地,身体重心压在两腿上,做髋部用力向前下方顶送动作。(3)面对肋木站

12、力,两手扶肋木,连续做侧摆腿:要求膝关节放松,内摆时幅度小且放松,外摆时幅度要大,注意髋关节周围肌群发力。(4)侧对木架站立,右手扶架,左腿支撑,右腿屈膝置于木架上,挺胸,头后仰,接着做体前屈动作,复原姿势后反复做。 以上的练习,由于动作舒展大方,难度低,幅度大,变化多,易掌握,因此很适宜男女孩练习,而运动强度较大,经常练习对提高蹬摆力量,强化送髋运作,对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很有帮助,也可作为训练的素质练习内容。 上述方法是短跑训练中常用的手段。通过训练,对我校学生的100米跑的平均成绩,步频,步长进行了测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金山少体校男女百米成绩和步频及步长训练前,

13、后比较 百米成绩(秒)步 频步 长性别人数原 始成 绩训练后成 绩原 始成 绩训练后成 绩原 始成绩(米)训练后成绩(米)男1014.5013.5060551.51.8女1015.2014.6065601.31.6 4、小结 结果表明,原始成绩比训练后的成绩要慢,其速度慢的原因是步幅小,步频低,但主要是步幅小髋关节的灵活性不够。同时也证明了髋关节运动在田径短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短跑的技术,主要是蹬摆的协调配合,其技术关键是两髋前后大幅度快速的交换配合。正确的”送髋”动作能获得较好的后蹬效果和摆幅较大的前摆,这样跑起来才步幅开阔,轻松自然。为此教练在训练中必须重视发展学生髋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训练,从而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