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05679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委内瑞拉Portuguesa河清淤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本工程为河道疏浚清淤工程,依据现场考察照片和相关资料,制定该施工技术方案.1、引用的主要施工规范标准1.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2。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3.疏竣工程技术规范(交通部JTJ31999)4.疏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JTJ324-96)5.水运工程测量技术规范(JTJ2032001)6.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324-96)7。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248)8.必要时,需了解当地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2、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拟采用绞吸式挖泥

2、船施工,主要原理是挖泥船于作业区水下挖泥,借助泥泵输送力通过排泥管线将泥输送至吹填区,再经不同陆地管口使泥尽量均匀平整地分布在弃土区内。本工程实施的关键取决于工程实施的总体部署.绞吸式挖泥船从河道中清出的泥水混合物填放到河岸边2000米范围(据已有施工船确定)内,或用来填塘固基、造地、改造农田等,需构筑围堰和确定排水系统,围堰施工与疏浚施工的衔接直接影响疏浚施工的进度,从而影响总体进度.为此,除考虑到各项施工的具体施工工艺外,还须对工程的总体部署作充分的考虑.依据河床及需清淤情况,3500型挖泥船适合清淤施工;但对砾石的适应情况较差,挖砾石时,将会出现排距和产量降低,挖泥船挖泥、吸泥和排泥系统

3、磨损严重等情况。挖泥船调遣前,需做好围堰及水文、地质、油料供应、备品备件保障、船舶维护停靠、调遣线路、周边环境、民风、环保法规要求等情况的调查了解;挖泥船进入施工现场后,组织开工展布,进行管道安装、测量放样、对开挖区内少量构筑物及废弃石渣清理,以防影响挖泥船作业,待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挖泥船可以进入施工.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1、疏浚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3。2、施工方法(1) 定位利用全站仪设备准确定位。挖泥船定位时,用起锚船绑拖,交通艇配合在驶近至定位处20至30米时,航速减至极慢待船停稳后,先测量水深,有必要时可以放一个定位桩,逐步将船位调整到挖槽中心线起点上(定位桩主

4、桩位于挖槽中心线上)。船在进行中严禁落桩。抛锚杆抛左右横移锚用于挖泥系统左右横移,摆动开挖,抛锚时宜先抛上风锚,后抛下风锚(而收锚时宜先收下风锚,后收上风锚)。锚缆长度在疏挖边线外大于35米,与船身纵轴夹角为80100.(2)启车启动挖泥船主、付机组,电力、液压启动,泥泵启动、绞刀旋转切削挖掘泥土。(3)泥浆输送及排弃通过挖泥船上离心泵的作用吸取绞刀切削挖掘的泥水混合物,形成泥浆,并提升、加压,泥浆通过排泥管线(浮管、岸管)全封闭输送,在围堰区域内排弃入堆泥场。(4)出泥口消能措施 出泥口泥浆仍有较大动能,下泻时若有消能要求,可以采取消能措施。(5)挖泥船扇形横挖、直线前进 挖泥船施工采用对称

5、钢桩进步、扇形横挖法,即以一根定位桩为主桩,对准挖槽中心线下插河底,作为横移摆动中心,利用左右缆交替收放,摆动挖泥,船体偏位进桩。主桩前移的轨迹始终保持在挖槽中心线上,使绞刀的平面轨迹始终保持平行前移,避免重挖和漏挖现象。(6)挖泥船生产调度挖泥船施工,一般二十四小时分班作业,移管、掺管、移锚等挖泥辅助工作尽量安排在白天做好。为减少排距,增加工效,疏挖时挖泥船尾部敷设的浮管逐渐掺入,以便保证排距最短,功效最佳。3。3、挖泥船分层、分段、分条等施工措施()分流向、分层疏挖根据水流速度,绞吸式挖泥船一般分顺流和逆流施工。流速小时顺流施工,可以减少回淤;流速大时,逆流施工,可以使水上浮管顺畅。若是疏

6、挖淤泥等流动性大的泥质,土层厚度超过3米时,一般采取分层开挖,以减少回淤。(1)疏挖区分区、分条疏挖根据疏挖区和围堰的形状及相对位置,综合考虑减少排距和就近疏浚吹填的原则以及弃土区围堰的仓容量,将疏浚区按弃土区位置分段,弃土过程中根据抛泥层高程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是否充分利用了弃土区的仓容量来拆退管线,以减少排距,增加功效,降低成本,采用远土近扬、近土远弃的施工方法. (2) 边坡保护、开挖利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根据设计要求位置放出边坡保护线,并每20米用标示杆标示,作为挖泥船疏挖边线,以保护河堤,或采用GPS在操作台电脑中标示;为保证施工区域内疏挖后达到设计边坡要求,疏浚时采取下超上欠的阶梯形

7、开挖,每台阶为一米,超、欠面积比控制在11.5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防止河岸坍塌,河岸边坡可采用人工或陆上机械开挖完成。(3)分条开挖,由于3500型挖泥船最大挖宽约35米,宽度超过35米的河段需采取分条疏挖方式施工.将疏挖区沿垂直水流方向按疏挖宽度3035米进行分条,相邻的开挖分条重叠2米以上,以免漏挖。开挖好的方块由技术人员按区域编号、施工时间、施工班组和质检情况作好详细施工记录,并在平面图上作好标记。(4)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流量计和浓度计实时控制泥浆输送浓度,保证不低于15的含泥量的浓度,同时在吹填过程中配合出水监测,保证尾水达标排放的浓度不超过挖泥船出口浓度的10%。(8)若对弃土的平

8、整度有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堆场堆土高度情况确定移管;要求较高时可安排推土机进场平整。3.4、疏浚管线敷设所有陆地管敷设时,先由装载机从堆放场地运至敷设区排成一排,然后由装载机及挖掘机协助人工对接,到设计水陆接头处与水下管线对接.在管线过堤的铺设中可加添胶皮管和定型弯管来进行小角度拐弯和爬坡作业。岸管布设时尽量平坦顺直,避免死弯。出泥管口伸出排泥场围堰坡脚外的距离不小于5m,并高出排泥面0.5m以上.排泥管接头处紧固严密,并安排专人24小时专门巡视,一旦发现泄漏,立即组织修补或更换。水上浮管主结构为1+1形式,既1节6米钢管加一节胶管形式进行组装,钢管由两组浮体固定连接给予浮力支持,水上浮体

9、管线不需另行安排组装.浮管在施工区域连接时,由锚艇配合人工在水上进行联结。水上浮船排泥管线力求平顺,为避免死弯,可视水流及风向条件,每隔100米距离抛设一口锚进行固定.浮管上每隔50米设一盏红光环照灯以确保夜间施工安全。3。5、挖泥船生产试验(1)清水试验在疏浚施工前为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各管线路径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清水试验,观测管道有无大幅度摆动、浮管的安全性能、管道是否密封、有无漏水现象.(2)挖泥船挖泥厚度试验依据以往施工的经验,先逐步加深到设计开挖深度后,再以开挖塌方方式进行一次开挖。(3)挖泥船进桩距离试验疏浚施工前进行挖泥船进桩距离试验,采用挖泥船的不同进桩距离试开挖,用回声测探

10、仪实测开挖后地形,在该工程疏浚土质条件下选择经济进桩距离实施开挖,并保证不形成漏挖.4、疏浚质量保证措施按照泥质和水流的特点及设计要求,结合以往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及经验,需对工程清淤前后全过程、全方位实行动态质量监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1)浚前控制a、精密的测量仪器:GPS全球定位仪、绞刀深度显示仪、全站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设备进入工地现场后,即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测量精度。b、测量基准点:对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基本资料和数据,在开工前与监理人共同进行认真复核校核.c、布设质量控制网:根据施工设计图及测量基准点,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值,并根据测量基准点并按测绘标准和本工程

11、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分块控制桩及高程控制点。d、浚前原始断面复测及补充勘探:会同业主或监理单位做好施工前的原始河床断面复测,形成结果,报送业主,为工程开工和施工过程中测量、放样、复核提供施工依据.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河床内垃圾、障碍物等隐蔽物,为顺利施工创造有利条件。e、布设施工水尺:在生活及辅助生产区河岸边布设一组精确的水位尺,并在施工作业区内沿疏浚河道每隔200米设置一组施工观测的水尺,以与操作台水位仪相互校核,考虑夜间施工视线模糊,在水尺上设立夜间标识,水尺的精度控制在2cm以内。f、分条加密控制:对施工区内进行适当加密质量控制,分区分条施工,计算出各

12、条幅控制点的坐标值,并采用GPS全球定位仪进行导标放样,在施工条幅的开挖起迄点、分条开挖中心线、开挖边线布设清晰的样杆标志,放样间距为3040m。g、挖泥船定位:开挖前,做好挖泥船的移位定位工作,挖泥船进入挖槽后,依照预先放设的定位标杆下放定位主桩,并采用GPS全球定位仪进行复核,主桩定位误差控制在0.5m以内,同时定出罗径仪挖宽方位角。h、技术及操作准备:施工员必须熟悉技术要求和标准,认真进行施工技术的交底,使操作人员详细了解施工顺序、技术和方法,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图中的开挖厚度、开挖高度,预先制定施工条幅内开挖计划及分布图,并布设于操作室内,作为操作的依据.(2) 浚中控制a、开挖平面控制在

13、施工期间,及时补齐丢失的样桩,确保疏浚开挖初步准确性.开挖时,挖泥船操作人员按罗径定位仪显示的位置和定位桩台车系统来控制挖宽、前移量,并时常与边线样桩及中心桩进行相互校核,发现两者相对误差超出0.5m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漏挖、欠挖,条幅与条幅之间搭接2m。采用GPS 全球定位电脑监控系统实时船位监控,确保挖泥船严格按设计方位施工.b、开挖深度控制开挖期间,水尺每天校核一次,挖泥船操作人员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观测记录,采用水位遥报仪,每5分钟遥报至挖泥船操作人员,与挖泥现场观测记录进行校核,确保水位基面的准确性。严格按绞刀开挖设计的分层厚度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依据条幅挖深计

14、划及分布图进行施工,并采用挖泥船上的深度监控仪、绞刀压力表、挖深显示仪及GPS全球定位仪等设备组合成的精密质量监控系统,实时调整绞刀开挖深度,并实现对开挖前、开挖中、开挖后的全过程挖深控制,确保实际挖深与条幅挖深计划及分布图精密吻合。c、开挖过程检测及纠正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组定期进行挖深检测,挖泥船每前进10m,船头及船尾检测挖深,挖泥船每前移100m,断面复测,并做好测量记录,掌握施工质量及回淤情况,必要时还要增加测量次数,每次检测必须确保水深测量精度可靠,能及时、正确的反映实际施工质量。采用因果图等技术手段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纠正措施.(3)浚后控制a、挖泥船班组对每天开挖完

15、成的区域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点详细地做好标识,挖泥船及时退船开挖修正,质量要求达到不允许欠挖,超挖不超过30cm。边线超宽严格控制在3m以内。b、对每开挖完成每个单元工程后再进行检测及复测,并做好检测记录。c、施工员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并按合同要求的时间、内容,工程完工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5、文明施工与环保方案1、应重视疏浚作业的环保工作,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并可与业主签定环境保护责任书.2、设备力求低噪音,及时废水、废油回收,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3、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全面负责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经济、技术、组织等措施确保环境绩效得到满足。4、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能力,专门制定吹填排水环保方案:a、在疏挖施工时,合理布设排泥管线,尽量保证排泥管出水口离退水口保持最优距离(力求远但又经济),从而使泥土有一段距离沉淀避免泥土严重流失,尽量将水沉淀排出.b、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演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