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0564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1 (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说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重点) 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探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认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教学利用典型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来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分析有关的资料,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吸

2、烟有害健康,学会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环境污染的图片(最好自己拍的照片)及资料以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资料等。 2、枕头、消毒纱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 头脑小动员:请说出五分钟内,你能完成什么事情?生:写100个字, 跑完800米,吃下2个苹果。师:你能不能,忍住五分钟不呼吸吗?(不能) 呼吸,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设计意图】利用这两个小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题。二、 开展活动,引导探究1、 教师展示,聚焦网络新词:(1)十面“霾”伏;(2)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

3、强不息。)(3)北京的“PM2.5”颗粒含量高达728微克(PM2.5颗粒含量正常限值75微克)。学生交流认识:这些是描述我国最近出现的多地空气严重污染情况。 教师点拨:“霾”是指大量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粒造成的浑浊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呢?2、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后回答: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会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还会诱发肺

4、癌。大气污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被污染的空气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医学者对英国约15万心脏病患者进行了3年多的跟踪研究。他们在调查其中4万人的死因时,发现很多患者过早死亡与空气中的MP2.5颗粒物有关。研究发现,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如果吸入每立方米10微克这种颗粒物,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就上升20%。 师:能够呼吸,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5、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将搜集的相关资料,展示交流: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装修污染、焚烧秸秆、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等。师: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尾气引起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400多人因呼吸衰竭而死。我国汽车xx年达到20754万辆。汽车尾气排放量平均每公里160克,超过95克的标准。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在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汽车尾气的污染。师:房屋装修以后,能不能马上搬进去居住,为什么?生:不能。房屋装修材料里含有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大理石天然的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污染物,这些都对人体有害。学生展示一些资料:【甲醛

6、的藏身处】装饰材料、涂料、家具、化纤地毯和泡沫塑料等。【苯的藏身处】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杀虫剂,可作为汽油一种成分。【放射性物质的藏身处】天然石材、瓷砖水泥等。 师:在北京某家医院,一位孕妇经引产生下一个畸形儿。这个胎儿没有胃,下颚处有一小洞,嘴巴竟然高过鼻子。这位妇女身体正常,以前生的小孩也正常,只是她工作的地方刚装修过。医生推测,这个胎儿之所以畸形,很可能和母亲怀孕期间接触了有害气体有关。师:我们怎么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危害呢?你家里是怎做的?生讨论交流:开窗通风换气,装修完工后两三个月以后再搬入新房,入住后仍然要经常开窗通风。室内可以种植适量的植物,如:空气净化器的

7、吊兰,吸收异味的绿箩,吸收辐射污染的仙人掌,能“吃”苯、甲醛、烟雾的常春藤等。 教师提出问题:绿色植物是空气的净化器。绿色植物在空气的净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小组讨论交流:夏季空气湿润,绿色植物生长的茂盛,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氧气多,同时植物又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净化了空气;而冬季空气干燥,风沙较多。所以空气质量夏季好于冬季。农村人口疏散,植物较多,城市人多植物少,汽车的尾气和工业废气多。所以农村好于城市。 教师出示调查资料:(1)某市在街道上工作的交通警察,咽炎发病率约为32%,肺结核发病率约为17%;而园林工人

8、咽炎发病率为12%,很少有人患肺结核。(2)一棵生长了10年的树的价值:防止空气污染价值为6.2万美元,产生氧气价值为3.1万美元。 思考:1、交通警察呼吸系统疾病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园林工人,这是为什么呢? 2、为什么马路上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呢?而园林的空气质量好呢? 3、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空气的污染,改善空气中的质量?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交流后回答: (1)马路上汽车尾气排放多,植物少,空气质量差,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园林的植物多,净化空气,空气质量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 (2)减轻空气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工厂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9、要达标、单双号出车、尽量不开车,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秋后严禁焚烧秸秆,严禁焚烧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等等。 (3)减轻空气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空气净化器。【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通过大量的资料,图片和数据展示,师生之间互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会健康生活。 进一步探究,教师出示问题:计算每天在室内活动的时间? 学生计算:在教室内的时间约6个小时,在家里的时间约10个小时,每天在室内活动时间约16个小时。 师出示资料:某地卫生防疫部门在抽检学校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时发现,很多教室空气污浊,细菌数超标。这

10、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交流:卫生差,有卫生死角,垃圾太多;随地吐痰,扫地不洒水,室内空气干燥,门窗紧闭,有些学生不讲究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在教室内追逐打闹。教师提出疑问: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教室的空气质量?生: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并清除卫生死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要时定期喷洒灭菌药物。【设计意图】通过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就会造成空气污染。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防治空气污染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呼吁身边的人去关注空气质量,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过渡:工厂排出的烟雾,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污染了环境,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那么,我们吸烟时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害吗?

11、(吸烟有害健康)3、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教师展示资料:全世界有13亿烟民,每年消耗约5.5万亿支香烟。引发思考:既然吸烟有害健康,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迷恋香烟,并有上升趋势呢?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外在环境的误导,同时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会让人上瘾。教师出示“禁止吸烟”的标志牌,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呢?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烟草的资料和教材内容,分组讨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资料一】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实验证明,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世界卫生组织于 xx年 5月公布的报告估计,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各类疾病

12、而死亡的人数高达 500万,全球每10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是因吸烟致病而亡的,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例。【资料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种器官系统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据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设定为1.00,则 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的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这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资料三】 卫生部发布的xx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有5.4亿人遭受被动吸烟之害,其中15岁以下少年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只有3

13、5%。“二手烟”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香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的俗称。其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致癌物质,专家指出,每日和吸烟者在一起呆上15分钟以上,吸“二手烟”者的危害便等同于吸烟者。吸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学生讨论交流:1、烟草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吸烟首先会损害呼吸系统,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有毒物质沉积肺泡,具有致癌作用,吸烟还会损害神经系统。2、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3、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危害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4、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吸烟不仅损害自身健康,也会对他人

14、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不要学习吸烟,还要号召全员戒烟,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小组展示“吸烟有害健康”的主题展板,向身边的人发出“远离烟草、珍爱生命”的倡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调查的资料和图片的比较,结合生活实际,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了解吸烟的危害。使学生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后,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思考】:调查有吸烟史的家长情况,为家长算一笔吸烟账:根据有吸烟史的35岁家长的烟龄(15)、每天的吸烟量(一盒)、平均吸烟的烟价计算(8元)。(1) 这位家长用于吸烟的钱已经花了大约多少元?43800(元)若从现在起开始戒烟,按平

15、均寿命70岁计算,后半生可以节省多少钱?102200(元)(3)以每年交300元资助一名贫困生计算,这笔钱可资助多少名失学的学生读书?约340人。【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既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处理数据信息、主动获取了知识能力,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 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5月31日。(记忆方法:与保护儿童相联系,将无烟日定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过渡】 四川绵阳发生这样一件事:郑女士一直有抽烟的习惯,前不久因戒烟问题与丈夫发生争执,郑女士发誓再也不抽烟,不料却仍然没有抵挡住香烟的诱惑。为了不让丈夫发觉,郑女士将香烟藏在儿子书桌里面。当日下午,郑女士出门买菜,6岁的儿子回家翻动书桌,发现了香烟并试着抽起烟来,半小时不到吸了近5支烟。待郑女士回到家后,在书桌前发现了晕倒的儿子,满屋子烟雾缭绕。 什么原因导致六岁儿童晕倒?遇到这样的意外发生,你会怎么做?如果是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等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你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过渡到下一环节。4、 人工呼吸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观看“人工呼吸视频”,进行自主学习:(1)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什么?(2)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哪些?(3) 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4) 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