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05560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执教者: 龙川县实验小学 钟雪琼课题课时姥姥的剪纸 第2课时 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通过回忆童年时在姥姥剪纸的陪伴下长大几个温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纯朴的乡情、对姥姥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些普通、平凡的生活当中蕴含着生活大道理。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向我们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热爱生活,享受亲情。文中的“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1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让

2、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从读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2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让他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描写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体会语言文字深处的爱的情愫。3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人伟大的爱,并学会感恩亲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并用这句话来培养迁移说话能力。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过程与方法:1、以复习生字词的形

3、式直接导入新课,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激发其对于学课文的兴趣。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3、抓住描写姥姥剪纸的精彩语句,用心品读,体会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和姥姥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谊。4、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实际迁移,。感受自己亲人的爱,并学会感恩亲人。学习重难点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并用这句话来培养迁移说话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4、、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姥姥是北方人对外婆的称呼,而剪纸又被称为刻纸窗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传统工艺。在上节课呀,我们也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和了解了文章结构,我还布置了朗读课文的家作,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嗯,很好,老师先考考大家字词是否过关。师:同学们来齐读这些字词,特别要注意紫色的字的读音。学生:齐读字词,2. 导入新课:同学们,很多人都会赞美伟大的父爱、母爱,其实呀,还有一种爱会让你一想起就感觉温暖如春,那就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给予的疼爱,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感受姥姥的爱吧。3.齐读课题4.出示教学目标。师:读的真好,这么多的字词都会读,相信大家对课文内容

5、的理解也会很不错哦,那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大家,读完课文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1:姥姥深受人们的爱戴!(对的。)学生2,姥姥心灵手巧。(这一点你印象很深,)学生3,姥姥的剪纸与我的思念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姥姥对我的期待,又是我对姥姥的思念。(你感受到了这一点。)学生4,姥姥宝刀未老。(宝刀未老,这个成语用的很好,)学生5,姥姥技艺高超!(技艺高超。)师:刚才同学们谈感受的时候,概括起来有两点,一点是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第2点是作者和姥姥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谊,其实,这正是这篇课文所描述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板书:技艺高,情意浓。)师:这两点也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生齐读课题目标。)【设计

6、意图:“读完课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句话会多次在课堂上出现,这是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是“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而“技艺高”“情意浓”则是教师在学生谈了诸多感受之后的“顺学而导”。一篇洋洋千字的课文,学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整体感知,抓住了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一).提出自读要求。师:接下来就让我们首先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那么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9课,默读第1-5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并简短写一写你的发现和体会。(二).学生静读默思,圈画批注,(师:巡视。)(三).交流收获。师:同学们学得非

7、常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收获吧,你圈画的语句是什么?第一句,(学生1)。我画出的句子是第三自然段的“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师: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里面?学生1:对姥姥的赞叹之情。师:是的,刚才你已经通过朗读,把这种状态表现出来了,师:在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2,我还体会到了作者对姥姥的剪纸的喜爱之情。师:你能读好这种喜爱之情吗?(学生2,个别读)师: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啊!师: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一起感受感受。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要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设计意图:“惊讶”也好,“赞美”“叹服”也罢,一个“嗬”字,个

8、中情味尽在其中。教师对这句话的教学处理,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阅读感受的尊重与引领:】这句话找得很好,你还圈画出了哪些语句?第二句,(学生1):我画出的一句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师:请你说说看,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1:我体会到材料简单,无所不能。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材料简单?学生1,普普通通,师:是的,你能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你很会学习,请坐!师:还有谁来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学生2:这句话突出了无所不能,说明了姥姥特别厉害,特别神!师:你能把你的

9、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学生个人读)师:哎呀,这两个普普通通这么一用,这么一读,就一点也不普通了!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请看屏幕,大家齐读一遍。【设计意图:“你能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语句,很会学习。”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提示,学生才进而抓住“普普通通”“无所不能”体会出了其中的“对比”,也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抓住了“都”“神”等关键词语,体会出了其中的丰富内容。】第3句:这句话也找得很好,你还圈画了哪些语句?我画出的句子是:“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里的“神”字就很好的说

10、明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师:是的,一个“神”字就高度凝练地说明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板书:神)师:好一个“神”字,其实这句话读起来也特别的顺溜,大家自由读一读,感受感受。师:男生队读(生动),女生队读(有趣)。师:乡亲们也太会夸人了,那我们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夸一夸姥姥的剪纸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半分钟)。师:谁来夸一夸?(学生1)大家请给他热烈的掌声!(学生2)热烈的掌声在哪里?师:姥姥说呀,感谢你们的夸赞。(四)欣赏剪纸作品。师:同学们,你想知道姥姥如此高超的剪纸技艺,剪出的作品是怎么样的吗?生:想! 师:那让我们一睹为快吧!(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师:同学们欣赏完这些作品后,你最想

11、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它们?学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师:无可挑剔,完美到了极致,难怪乡亲们都说:您姥姥的剪纸神了!【设计意图: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将“姥姥的剪纸”形象化,并及时调动学生的成语储备,通过这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的运用及生动形象的画面欣赏,升华了对“姥姥神了”的认识,使学生对课文第一部分“姥姥剪纸技艺高”的学习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并为继而品味“情意浓”奠定了坚实的学习基础。】三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深情(一)理解“拴”、“游走”,体会神奇力量。1.师:同学们,其实呀,姥姥剪纸不仅仅是在剪纸技艺上,而且更神的是它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请齐读这段话。师:在这段话中,哪个字能更深的表现出姥姥剪纸的另一

12、种神奇力量?学生:“拴”! 师:对!你找得真准!(板书:拴)师:本来“拴”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绑,用绳子系上)师:“拴“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生:吸引,就是说姥姥剪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2.师:同学们再来看“游走”这个词,写的是剪纸的动作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游走这个动作。(学生自由比划动作)师:感觉怎么样?这把剪刀就像小鱼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显得那么的灵活,那么的惬意!于是呀,姥姥的剪纸就更把我给拴住了。(二),再现、想象生活画面。1.师:那么牢牢拴着我的都是什么样的剪纸呢?同学们请浏览课文的6自然段,快速的找一找。(学生1,学生2,学生3)师:在这里,老牛指的是姥姥,小兔子是小时候的

13、作者,这些牛和小兔子的剪纸,其实都反映了什么?学生:反映的是我和姥姥在一起的生活画面。2.那么想一想,还有哪些生活画面被定格在姥姥的剪纸中?学生:3.这样的生活方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师:说的真好,是呀,这小小的剪纸里有我多彩的生活,幸福的童年,和姥姥对我无尽的疼爱呀,多么神奇的剪纸啊!(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1.师:后来呀,我上学了越走越远,而姥姥剪纸仍一直牢牢拴着我,这幅剪纸就是最好的见证!(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对它的描写? (全班读)2.师:同学们,姥姥是个明白人,他也知道自己的孙儿,终究会长大,终究会离开爱她、疼她的姥姥,就算是那无所不能的剪纸,也拴不住孙儿追求梦想的脚步,想

14、一想,姥姥对我有着怎样的期待呢?我读懂姥姥的剪纸了吗?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角色,写写他们的心声吧。(提出要求:注意是写一段话,开头空两格,书写要工整,还要有一定的速度。)3.角色扮演:谁来读一读姥姥的话,谁来说一说我的心声?(两个学生)师: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他们的表白吧。师:感谢你们的表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原来,姥姥的剪纸虽然没能拴住我的身体,却永远的拴住了我的心。【设计意图:“情动”才能“辞发”,老师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知道,写作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表达的需要。尽管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没能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但仅从以上两个学生的“真情告白

15、”,我们便可以管窥到这一“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成功及意义所在,它既实现了“以读促写”,增长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实现了“以写促读”。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四课外延伸,升华感情1.师: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和姥姥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谊。其实呀,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疼爱我们的亲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的爱就像阳光雨露般滋润着我们成长。现在就请大家好好回想一下这些美好画面,选出一件令你最感动的事,再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幸福。(学生1,学生2,学生3分享)2.师:感谢你们的分享!是呀,这种爱,还有奶奶的口袋里总留着我喜欢吃的零食;下雨了,奶奶冒着大雨送伞给我;过年了,爷爷乐呵呵的包个大红包给我等等,这些画面也许会被我们忽视,但是当你不经意想起时,又会让人温暖如春,下面我们一起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播放: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师(在音乐前奏中,煽情旁白):孩子们,请记住:天地虽宽,人生这条路也许难走,但亲人是你永远的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