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评价五“体现”.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5315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评价五“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激励评价五“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激励评价五“体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励评价五“体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评价五“体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 励 评 价 “五 体 现” 平定县教育局教研室 赵田明 翟有祥 “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实验的十六字课堂教学原则,它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它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中“主体参与”是十六字课堂教学原则的核心,“激励评价”是实现“主体参与”的手段。激励是激发鼓励之意,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是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

2、挥激励作用呢?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及结果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笔者粗浅认为,在运用“激励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体现”。一、课上评价,体现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渠道,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战场。课上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有效性。笔者在下乡检查的过程中常见到这样的课堂“景观”:有的学生因没有回答对老师的提问,在课上要站5分钟、10分钟,乃至一节课;有的学生的回答因不称老师的“意”,老师近乎是鼻子里哼出了一声“坐下吧”; 有的英语教师为了体现“激励评价”,对学生回答的评价,都是“青一色”的“verygood”; 有的教师怕其他学生回答不对,整节课几乎是她(主角)和三名“配角”(

3、优生)唱得“一台戏”凡此种种,都不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有效性。要使评价能确保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首先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语言艺术进行评价。一位教师在上“曼谷的小象”一课时,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很好,请坐,你和小象一样聪明”。语言、表情、手势和谐统一、生动完美。其次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参与回答,然后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价,不要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几个优生身上。第三,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再思考的时间,允许他们补充。当学生积极发言回答问题,但又不得要领时,教师要先肯定他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同时要创

4、设条件,耐心指导,帮其找出答案,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优秀教师在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常常是从积极的方面把批评与鼓励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这样的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励全班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二、作业评价,体现及时性。学生作业,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养成独立运用知识的习惯。组织好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存在许多弊端:有些在作业本上批个“阅”字,以示作业已批改过,学生从这样的评价

5、中得不到点拔指正;有些本周的作业到下周也批不出来,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学实践证明:不及时的评价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作业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学生作业时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因此,要用鼓舞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用激励性的等级、分数鼓励学生进步。三、成绩评价,体现客观性。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测试评价,教师从中了解教学的效果与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学生能从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反馈中,老师的评价中得到矫

6、正的信息,以利于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系统化。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客观性。考试完毕后,教师往往依据所得分数表扬、鼓励一番前几名的学生;批评、挖苦一番拉了全班后腿的差生。更有甚者,借学生没考好的机会嘲弄、讽刺学生:“就你这样的德行,也能考出好成绩?”“才讲过的知识为什么做不出来?”。 教师不是冷静地、客观地进行分析:学生的成绩差和试题的难易度有无关系?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无进步?主观上努力没有?部分学生的成绩是否真实等等,而是凭主观印象,感情用事。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掺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依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那么评价不仅起不到相应的

7、激励作用,反而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四、课外评价,体现情感性。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课外辅导要给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做个别指导,为他们扩大知识领域;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外作业,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辅导过程中的评价尽量体现情感性。在平时和学生的交谈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最爱上哪门功课”,“XXX课”学生答。“为什么?”“XXX老师喜欢我们”,与此相反我们也常见到这种情景:某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因一学生没做对题,教师就指着骂道:“你怎么这样笨?连这么简单的题也做不来?”。师爱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在课外的个别辅

8、导中更能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决不用攻击性、刺激性的语言伤害学生,而应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以满腔的热情、丰富的情感评价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不断成长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和潜能。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接近老师,积极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导,自发地产生一种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的目的。五、操行评价,体现针对性。据教师博览载:某初中一位班主任,在学期结束填写学生鉴定表时,竟然用了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用铁笔、蜡纸、油印机“制作”了一个一式60份的鉴定意见,直令学生们面面相觑。这则事例或许有些特殊,但与此大同小异的事例屡见不鲜:有的教师让班干部代替自己给其他学

9、生下评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几乎是“思想进步,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再接再励”的“一道腔”,所有这些评价,都缺乏针对性,起不到激励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他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评价恰如其分,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抓好学期末操行评定这一环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实际有的放矢地做出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对学生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评价,一般说来,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起到激励作用。因为批评、指责只告诉学生不应该做什么,而没有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怎样做。而表扬,鼓励可以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日益凸显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而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评价的有效性、及时性、客观性、情感性、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抓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全部建立在良好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就能综合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