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51655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穴位定位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穴位定位方法人体穴位的定位方法穴位( acupoint),学名腧穴 (腧读 sh),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别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又称孔穴、穴、穴道等。“腧”通“输” ,或从简作“俞” ,输有转输的含义,俞有气血保留的含义。 “穴”是空隙的意思。由于输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五输穴中, 俞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中, 因此对穴位进行总称呼时使用“腧穴”二字。 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 有称做 “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 ;神灸经纶则

2、称为“穴位” 。素问 .气府论讲解腧穴是“脉气所发” ;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前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其实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亲近联系、互相输通的特别部位。 “输通”是双向的。 从内通向外, 反响病痛; 从外通向内, 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从这个意义上说, 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响点和治疗的刺激点。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地址。腧穴定位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收效。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 / 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均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均分作为一寸。如足三里在外膝当前3 寸,上巨虚在外膝当前 6

3、寸,可依照屈膝时外膝眼至外踝中点连线分为16 寸(16 均分 )来取定。因其多半以骨骼来衡量,因此称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骨关节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标志来确定腧穴部位的方法。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手指比量法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其中,用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距离(屈指时 )作 1 寸的,称中指同身寸法。用拇指指节横纹两端之间距离作1 寸的,称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环、小四指相并作为3 寸的称一夫法。注:“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

4、所量的宽度。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样。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时,请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找穴位的窍门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响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响。这些反响包括:1.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2.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3.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4.出现黑痔、斑(色素积淀) ;5.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这些反响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取穴要领临床取穴常以骨度法为主,再结合其他取穴方法。同时还必须注意患者的体位、姿势,而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参照。取穴的原则要领大体可以归纳为:1.依照分寸,做到胸有成

5、竹2.察看体表标志定穴3.采用合适的姿势取穴某些穴位应采用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则以卧式取穴为宜;有些穴位应挺直肢体取之,而有些穴位则应屈曲肢体取之。临证时还须依详尽情况而定。其他,还可结合一些简略的活动标志取穴。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经而用一经祖先有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必正之说。意思是说,正确的取穴方法,是取某一个穴位时,必定要认识它上下左右的穴位; 定某一经时, 必定要参照其周围几条经脉的循行。这样全面参照才能正确地定位取穴。全身的经穴,督脉和任脉位于正中线, 它们的穴位较易确定,因此任督脉的穴位常可作为两旁经穴定位的参照依照。而头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较复杂,取穴时须仔细分别。 取

6、肢体外侧面的穴位时,主要察看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标志;而取肢体内侧面的穴位时,除注意体表标志外,还应注意动脉的搏动等。人体穴位的作用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 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在临床上,医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疾病发生时,相应的腧穴经常可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等各种反响。腧穴上所出现的不同样病理反响是疾病过程中脏腑经络气血失调的结果。因此,利用腧穴的病理反响特点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现在常用的方法有:1.扪穴诊断法,仿佛时压迫足三里,左穴敏感者属胃病,右穴敏感者属十二指肠病。2.望穴诊断法,如望舌下静脉(金津、玉液 )对人体内瘀血有意义。3.耳穴望诊法,察看耳部皮肤的变色、变形、变性等。4.仪器测定法,多利用穴位的导电特点诊断疾病。经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腧穴, 可以劝导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刺激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不但对局部脏腑、 器官病症有效, 而且对相应经脉循行路线上与该穴相距较远的脏腑、 器官病症也有收效。 这是腧穴的近治和远治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 在十四经穴上反响特别突出。其他,某些腧穴还有特其他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更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