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05151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优质的原料是优质饲料的基础,而科学的饲料配方则是优质饲料的前提,是饲料企业技术水平的体现。由于认识、决策和信息获取等种种原因,许多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配方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饲料品质和企业形象,也伤害了养殖户的利益。以下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分析指出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水产饲料的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注意。 1误认为鱼类可大量消化利用杂粕类原料 所谓杂粕主要是指棉菜粕、亚麻粕、蓖麻粕和葵花粕等一些含有较高水平的毒素或粗纤维的饼粕类原料。在单胃畜禽饲料中,杂粕用量是严格受限的,但在水产饲料界,相当多人认为鱼类对杂粕中的有害物质不敏感,而且能够消化粗纤

2、维,因此在鱼饲料中不加限制地大量使用杂粕类原料。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鱼类难以消化粗纤维,多数研究证实鱼类不能消化粗纤维,一些观点相反的试验也显示鱼类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不超过5,因此鱼饲料标准中规定粗纤维含量应在10-12以下。鱼类对杂粕中的有害物质的耐受程度也是有限的。当饲料中的游离棉酚和硫葡萄糖甙含量达到400mg/kg时,鲤鱼会产生可观察到的中毒症状;当以棉粕或菜粕作为唯一饲料单独饲喂草鱼时,12周后草鱼死亡率上升。由此可见,大量使用杂粕也会使鱼中毒,即将公布的渔用饲料卫生标准中对鱼饲料中的游离棉酚和硫葡萄糖甙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制。 2误认为鱼类对发霉变质的原料有很好耐受力 霉变饲料的危害

3、在某些饲料厂和养殖户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企业将用户退回的发霉饲料重新粉碎,掺人其它原料后加工成鱼饲料,也有的养殖户图便宜从饲料厂低价购买发霉的饲料喂鱼。这种做法危害很大。 霉变饲料适口性很差,并会产生霉菌毒素,危害鱼类和人们的健康,比如黄曲霉素就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鱼类在进化上比畜禽类原始,消化系统不健全,消化器官很容易受霉变饲料的损害,只是短期不易观察。受伤害的消化器官(如肝脏)长时间不易恢复健康,对后期养殖效果影响很大,通过测定饵料系数即可发现。因此,使用霉变饲料无论从卫生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3误认为低蛋白饲料和高蛋白低转化率饲料能降低饲料

4、成本许多人误认为低蛋白饲料和高蛋白低转化率饲料能降低饲料成本,其实他们忽视两个问题:鱼类是需高蛋白的动物,低蛋白饲料增大了非生产性的维持需要消耗在饲料中的比例,降低了蛋白质效率;低蛋白或高蛋白低转化率的饲料系数高,大量废物排入水中污染水质,降低溶氧、亚硝酸盐升高,降低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使饵料在鱼体内的转化能力降低,并且增大了发生病害的可能。 由于饵料系数高,在一定程度上,低蛋白饲料或使用低值蛋白饲料生产的高蛋白低转化率饲料,所能降低的只是饲料单价,而单位养殖产量的饲料成本(斤鱼饲料成本)往往高于高蛋白优质饲料。 4优质饲料与优质饲料的加工、运输、仓储和经营成本的一致性往往不被重视 饲料的加工

5、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经营成本是饲料总成本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但这部分成本既不会为用户带来养殖收益,又不会成为饲料厂的利润,因此养殖户为这部分付的钱应该是越少越好。由于不同品质的饲料这部分的吨成本都是一样的,因此饲料的原料成本越低,这部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越大,用户的无效支出比例越大,这是经过简单计算就能明白的道理。大量生产低值饲料其实是在费力不讨好,使企业自身的饲料生产成本与鱼农的养殖成本在增加。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饲料的原料成本,生产高品质饲料从而降低附加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对企业和用户双方都是有益的。 5忽视低质饲料对配合饲料市场发育的影响 有些劣质鱼饲料的饲料系数竟然达到35,

6、和养殖户直接使用棉菜粕、麸子差不多。质量越低的饲料越接近单一饲料的养殖效果,在相近效果的情况下生产配合饲料却另外增加了许多附加成本,质次价高的形象使不少养殖户对我们的所谓全价料逐渐丧失信心,甚至有些养殖户重走回头路,改投喂单一原料,使企业丢掉了辛辛苦苦争取到的客户,市场难以扩大。 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养殖户对配合饲料的接受程度越低的地区,饲料价格越低;饲料价格越低,饲料品质就越差;饲料品质越差,养殖户就越不接受配合饲料,市场越难扩大。这种现象对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饲料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警惕。适应市场是必要的,但培育市场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6缺乏水产饲料数据库资料,配方

7、设计存在盲目性 饲养标准和原料的有关参数是设计配方的基础。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鲤鱼、草鱼和尼罗罗非鱼饲料的营养标准,对饲料的各种营养指标提出了较为详细和科学的推荐值,为设计配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标准。此外还颁布了中国对虾、鳗鱼配合饲料的饲料标准。饲料标准与营养标准不同,它主要规定了饲料作为一种商品的品质,对饲料的营养指标唑有粗略的要求。饲料标准对设计饲料配方的帮助远远不如营养标准。 了解饲料原料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可利用值对设计一个准确合理的饲料配方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中国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有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但这个表主要是为畜禽饲料服务的,没有鱼虾饲料可利用值的数据。由于缺乏水产饲料数据库资料,使我们配方师对很重要的可消化能、可消化蛋白及脂肪酸等营养控制指标未能很好加以运用,大大降低配方精度。基于这种现状,就要求水产饲料设计者要留心收集零星散落于各种文献资料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判断、取舍,应用到配方设计中,并根据生产中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使配方不断完善,饲料品质不断提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