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4917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07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 重点:1、了解退火与正火的目的; 2、掌握常用退火、正火的工艺方法及应用范围。退火和正火常作为毛坯的预先热处理。正火也可作为一些不重要工件的最终热处理。 1-1 退 火一、退火的概念、目的及工艺 退火的概念: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缓慢(一般是随炉)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种类:1、按加热温度:临界温度以上或以下(Ac1)(Ac3)的退火 1)临界温度以上的退火(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2)临界温度以下的退火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等。2、按冷却方式,退火可

2、分为:1)等温退火; 2)连续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消除应力和加工硬化,改善钢的成形及切削加工性能,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二、退火的工艺方法(一) 完全退火 概念:将钢件或钢材加热至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适用钢种:主要用于亚共析钢(wc0.30.6)。 * 低碳钢不宜:因为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 * 过共析钢不宜:因为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目的:1)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 2)降低硬度,改

3、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应用:1)中碳结构钢铸、锻(轧)件,常见缺陷组织有魏氏组织、晶粒粗大和带状组织等。 2)在焊接件焊缝处组织不均匀,热影响区具有过热组织和魏氏组织,造成很大的内应力; 作用:组织发生重结晶,使钢的晶粒细化、组织均匀,魏氏组织难以形成,消除带状组织。 完全退火的工艺:1)加热温度Ac3以上2030,不宜过高,以免发生晶粒粗大2)加热速度影响因素:钢材成分、工件形状、工件厚度、装炉量及装炉方式等。常用结构钢、弹簧钢、热作模具钢钢锭,加热速度为 100200 /h。3)保温时间影响因素: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及装炉方式等。工件烧透(即心部达到加热所要求的温度)时间完成组织转变

4、时间,* 在箱式炉中退火的保温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min 有效厚度D( ) h h D 图1-1 工件的有效厚度式中是工件的有效厚度,见图1-1。K是加热系数,一般K=1.52.0min/mm* 常用结构钢、弹簧钢、热作模具钢钢锭* 常用结构钢、弹簧钢、热作模具钢钢锭 保温时间为 = 8.5 + Q/4 (h) 式中Q装炉量,单位为t。* 亚共析钢锻轧钢材保温时间一般按经验公式= (34) + (0.40.5)Q(h)4)冷却速度应缓慢,以保证奥氏体在Ar1点以下较小的过冷度情况下进行珠光体转变,以免硬度过高* 一般碳钢冷却速度应小于200/h,低合金钢的冷却速度应低至100/h;* 高合金钢

5、的冷却速度应50/h* 实际生产时,为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等温退火:常用于某些奥氏体稳定的合金钢,由于其“C”曲线位置极右,需较长的退火时间,采用此工艺可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此外对某些合金钢可用来防止钢中白点形成。等温退火时间温度Ac3Ar1图1-2 完全退火工艺示意图加热温度 Ac3(2050)或Ac1(2050)。加热速度 同完全退火。保温时间 同完全退火。等温温度 根据“C”曲线及要求硬度确定。冷却速度 大件随炉冷却,小件空冷。冷却方式 500随炉冷,500随炉冷,400为炉冷,400为空冷(适用于铸铁)适用:1、焊接结构件:焊后多采用此法。若采用完全

6、退火,加热后发生相变重结晶,在此高温下,弹性极限降低,由于本身自重而变形。 2、高合金钢:如18Cr2Ni4WA等,为了便于切削加工采用600650软化。 3、铸 件:消除铸造应力。 4、精密件:如主轴、细长丝杠每次加工后进行。(六) 再结晶退火 概念:为消除冷变形中所产生的加工硬化,改善塑性而采取的退火工艺。 工艺:加热温度:随合金成分及冷变形量而变化。 临界变形量:为产生再结晶所需的最小变形量,再结晶温度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一定值时不再变化。钢的临界变形量为610。再结晶温度:铁450; 铜270 ;铝100。 1-2 正 火概念:将钢加热至Ac3以上3050(亚共析钢),Acm以上4060(过共析钢),保温以后空冷,得到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目的:1、消除热加工所造成的组织缺陷(如粗大铁素体块和魏氏组织),细化晶粒;2、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 3、提高力学性能,作为最终热处理。工艺:*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c33050 过共析钢:Accm3050* 保温时间:1.52min/mm* 冷却方式:空冷 应用:1、低碳钢为HB,可加热温度(Ac3100),奥氏体稳定性,而后较快速冷却; 2、中碳钢可按成分和工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