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04787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考点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十年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答案】D【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项;材料

2、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C项。2(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根据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选举会议”、“是权威机关”、“是法庭”可知国民公会掌握了国家的立法、司法等国家大权,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A项错误;法国1793年颁布共

3、和国宪法,实行民主共和,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根据“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雨果小说对国民公会的描述,没有提到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故D项错误。3(2017.4浙江高考27)【加试题】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4、”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D【解析】1866年,英国已经有了议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66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有了纺织工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66年,无线电报已经产生,在法国可以看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71年德意志帝国才成立,设立帝国议会,因此1866年不可能存在帝国议会,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2017海南高考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

5、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答案】D【解析】材料中德国老鞋匠借助皇帝的权威欺骗,这一个别事件不能反映社会全貌,不能体现出德国社会秩序的混乱,故A项错误;1906年德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是并不同于专制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老鞋匠假扮军官骗取钱财的事,没有涉及政府官员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态度,不能反映出政府官员纪律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皇帝和军队在德国社会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出德国社会军国主义的盛行和弥漫,故D项正确。5(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

6、综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可知法国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下政局更迭频繁,1958年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局不稳定的局面,故A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就规定了总统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材料只是提及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没

7、有体现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故C项错误;法国是多党制国家,这一变化与两党制无关,故D项错误。6(2016海南单科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人物,促成的天主教的分裂,与德国统一不符,故A项错误;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铁血宰相”俾斯麦,故B项正确;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主要活动在瑞士、法国,与德国无关,故C项错误;歌德是现实主义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与德国统一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7(2016上海单科32)根据右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8、)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解析】“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不是“松散的联盟”,故A项错误;德意志有选举产生的议会行使立法权,保留世袭的君主,实现君主立宪制,因此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最能反映其特点,故B项是最佳选项;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但还存在秘密选举,不够全面,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反映出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没有反映出议会的产生方式及地位,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8(20

9、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答案】D【解析】“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

10、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相符,故D项正确。图109(2014北京文综21)图10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答案】C【解析】画中平民是第三等级代表之一,参与新宪法的“打造”,说明第三等级中的平民并不反对制定新宪法,故A项错误;17

11、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故B项错误;满足中三个等级联合“打造”新宪法,合力制定新宪法,故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制定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0(2014上海单科25)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是“现实主义政治”大师。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是陈述性的不是解释性的,不符合题意;交代了俾斯麦是怎样的一个人,是解释性的,符合题意;是陈述

12、性的,不符合题意;解释了德国是如何完成统一的,是解释性的,符合题意,选择C项符合题意。11(2014江苏单科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答案】D【解析】联邦会议并不代表议员个人意志,议员代表的是各邦君主的意志,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各邦君主权利的集中体现,发挥的性质是主权性质而非议会性质,不经过选民产生,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

13、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故B项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是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故D项正确。12(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解析】1895年,德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结合1871年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议院的权力较小,A项强调议院的权力较大,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

14、点,故A项错误;B项强调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特点,故C项错误;D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13(2013北京文综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各邦选出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由此可BC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14(2013广东文综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