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4474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样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质量整治专项方案 一、治理目的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项目桥梁工程混凝土构造物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有效使用。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离散性。混土强度必要不不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1.5倍以内。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抽检合格率达到100%。3、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4、加强工艺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明显提高。5、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6、按构造(部位)、工序总结形成一批较为先进、成熟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工艺和办法。二、重要内

2、容管理通病:质量责任不明确、贯彻不到位;施工方案技术规范内容编制不详细,全面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实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检查验收不规范、不严格。施工工艺通病:原材料(骨料)存储不规范,钢筋锈蚀;钢筋绑扎成型施工刚度不够;施工配合比设计不适当及施工控制不严格;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注、振捣和养护不规范;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浆不实。 实体质量通病: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裂缝超限;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蜂窝麻面及露筋。三、关于规定及重要办法1、施工管理要精细。施工单位应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贯彻负责人。履行集中拌合、工厂化预制,按原则流程

3、进行施工。依照任务状况,对拌合设备、场区建设、材料存储等提出明确规定。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送、振捣、养护等环节精细管理,对混凝土拌合办法、拌合时间、运送工具、振捣方式、振捣办法与时间、养生办法与时间等都应制定详细详细方案,并严格贯彻到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重混凝土构成设计,保证施工和易性,桥梁上部构造不得采用间断级配。严格控制施工级配,定出级配控制合格原则,施工单位要做到每天不少于两次对级配进行检查。 开展工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达标活动,所建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通过暂时资质验收,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加强实验检测及数据分析,进行施工质量动态控制。2、.监理职责要强化。总监办已细

4、化监理细则,规范抽检程序,明确责任,贯彻到人。按照本方案规定,从原材料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操作、旁站、实体质量验收到技术资料记录与资料汇总整顿等,制定详细筹划。对承包人进行混凝土通病治理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理,并分阶段形成总结报告。3、精细管理、保证效果。保证原材料质量。加强水泥、钢筋(钢铰线)、集料等进场检查;发现不合格原材料必要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规范原材料存储、保管和使用。禁止使用锈蚀严重钢筋(钢铰线),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进场检查频率必要满足规范规定,进场原材料数量、厂家、合格证(化验单)与进场后检查报告要一一相应,监理抽验要及时。 钢铰线必要库存;钢筋露天存储必要严格有效覆

5、盖,所有钢材必要放在高于原地面不不大于40厘米高支撑物上。集料存储场地必要硬化。原材料存储应种类、规格界限分明,标志清晰。慎重选用外加剂。选用外加剂要熟悉其品种性能,经检查确认符合施工规定后方可使用。必要精确控制掺加量,禁止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外加剂:外加剂应选用品有一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稳定、质保体系全面严格厂家产品,进场后对外掺剂应按产品规定严格保管。外掺剂使用应按每盘混凝土用量人工称量分别包装使用,杜绝随用随称。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规定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依照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变化状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节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合管

6、理,保证计量精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全面、精确,没有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不得使用,若配合比中任一材料发生产地、厂家变化时,必要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验证后方可使用。配合比设计试配强度普通不不不大于设计强度1.3倍,特殊状况也不得不不大于1.5倍。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尽量使用可自动计量且有逐盘打印计量拌合设各,拌合楼料仓间挡板具备足够高度防止串料,严格控制坍落度,施工前规定坍落度上下波动范畴,对超过范畴混凝土不得使用。拌合楼操作人员必要是通过培训合格人员,拌合时间适当,搅拌均匀,从拌合点到施工点坍落度损失不不大于3厘米混凝土不得使用。保证施工工艺。混凝土构件交工后外露面模板应使

7、用钢模板,其他面及芯模必要具备足够刚度,所有模板角隅处尽量做成圆弧形,所有模板支架均应通过计算和验算,保证其安全稳定。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钢筋截断弯曲前,均应按设计图编制钢筋下料表,经监理工程师承认后方可施工。钢筋绑扎要规范,保证足够施工刚度,所有梁板及绑扎成型后整体移动钢筋网片,均应在模架上进行并恰当增长焊接点。钢筋保护层垫块建议使用高强砂浆混凝土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混凝土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做,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垫块可做成三爪、四爪或球面形。水平面放置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竖直放置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应周密安排混凝土浇注工艺,浇注层厚、振捣方式(附着式、插入式)得

8、当,保证振捣到位,防止过振和漏振。混凝土养护时间必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普通不得少于7天。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要实行强度和龄期双控,在满是设计前提下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期普通不得少于7天。孔道压浆必要安装压浆嘴,严格检查水泥浆质量后预以压浆,保证密实。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和重要技术交底。为切实把混凝土通病治理活动搞出实效,各项目部均应建立严格施工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制度,规定各标段分专业、工种做好有关技术培训,在分部(项)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做好细致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状况下进行并做好记录。一、下部构造施工 (一)钻孔灌注桩 1、钻孔灌注桩坍孔 因素分析: (1)陆上护筒底部和

9、四周未用粘土填实。 (2)孔内水位高度不够,局限性以平衡水头压力。 (3)当钻至砂层等强透水层时,水源补给局限性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 (4)浮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 (5)钻孔附近振动影响。 (6)泥浆比重偏小。 (7)吊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 (8)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 (9)成孔后未及时浇筑砼,静置时间过长。防止办法: (1)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 厚粘土,必要夯打密实。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度不渗水。 (2)孔内水位必要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1m 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

10、量应有一定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 (3)施工通道布置离孔位一定距离。 (4)依照不同土层采用不同泥浆比重和不同转速。 (5)钢筋笼吊放、接长均应注意不碰撞孔壁。 (6)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筑砼间隔时间。 (7)发生坍孔时,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1m 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 2、钻孔灌注桩成孔偏斜 因素分析: (1)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承载力局限性,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 (2)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 (3)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 (4)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防止办法: (1)钻机就位时,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轮缘

11、、钻杆卡盘和护筒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 (2)场地平整坚实,支架承载力应满足规定,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要随时调节。 (3)偏斜过大时,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4)钻孔过程中采用定位导向架对钻杆进行定位。 3、钻孔灌注桩孔深局限性 因素分析: (1)孔壁坍塌,土方淤积于孔底。 (2)清孔局限性,孔底回淤。 防止办法: (1)吊放钢筋笼时不得碰撞孔壁。 (2)必要二次清孔,清孔后泥浆密度不大于1.15。 (3)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筑砼间隔时间。 4、钻孔灌注桩缩孔 因素分析: (1)软土层受地下水位影响或周边车辆振动,开钻孔距过近。 (2)泥浆性能指标不佳,塑性土膨胀,

12、导致缩孔。 防止办法: (1)避免成孔期间过往大型车辆和设备,控制开钻孔距应跳隔1-2棵桩基开钻或新空应在邻桩成桩36小时后开钻。 (2)采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减少泥浆失水量。 (3)用钻头上下重复扫孔,将孔径扩大至设计规定。 5、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 因素分析: (1)砼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 (2)钢筋笼未采用固定办法。 防止办法: (1)当砼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放慢砼浇筑速度,减小砼面上升动能作用。当钢筋笼被埋入砼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高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称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 (2)浇筑砼前,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

13、止上浮。 6、导管进水 因素分析: (1)首批混凝土储量局限性,或虽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设导管底口,以至泥水从底口进入。 (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贯入。 (3)导管提高过猛,或测探出错,导管底口超过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防止办法: (1)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混凝土拌和物用反循环钻机钻杆通过空压机吸出,不得已时需将钢筋笼提出采用复钻清除,重新灌注。 (2)若是第二、三种状况,拔换原管下新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应将进入导管内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办法吸出,如系重下新管,必要用潜水泵将

14、管内水抽干,才可继续灌注混凝土,导管插入混凝土内应有足够深度,不不大于2米。续灌混凝土配合比应增长水泥量,提高稠度后灌入导管内。 7、孔底沉渣过多 因素分析:(1)泥浆过稀,清孔不干净。 (2)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清水置换。 (3)钢筋笼吊放未垂直对中,碰刮孔壁泥土坍落孔底。 (4)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泥浆沉淀。 防止办法: (1)终孔后,钻头提离孔底1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 (2)清孔要采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下要直接用清水置换。 (3)钢筋笼要垂直缓放入孔;避免碰撞孔壁。 (4)清孔完毕及时迅速灌注混凝土。 (5)采用导管二次清孔,冲孔时间以导管内

15、侧量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规定为准;提高混凝土初灌时对孔底冲击力;导管底端距孔底控制在4050cm。 (二)墩台、盖梁1、砼表面产生麻面 因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拆模时砼表面粘损,浮现麻面。 (2)钢模板隔离剂不均匀或局部漏刷,砼被粘损,形成麻面。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漏浆,砼表面沿板缝位置浮现麻面。 (4)砼振捣不密实,其气泡未排除,一某些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或由于没有配合人工插边,使水泥浆流不到接近模板地方。 防止办法: (1)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 (2)钢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砼浇注要分层、均匀,振捣要密实,不漏振但是振,配合人工插边。 (4)可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 水泥砂浆加107胶抹平。 2、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 因素分析: (1)模板内表面材料过度柔软,或为高致密材料;砼拌合物砂率低,用间断级配,骨料干燥或多孔,粗骨料过多,过振,均产生骨料显露。(2)模板表面吸取色彩能力有差别;材料颜色不匀;掺氯化钙会形成暗色条纹,钢筋或钢模锈色污染砼表面导致颜色不匀。 (3)由于与模板面相平等泌水,导致细颗粒离析形成砂痕;模板不吸水,施工时温度低,拌合物泌水性大及细骨料中砂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