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4323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四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 1 、理解4个生字,会写2 个生字; 2 、理解通假字“知”的读音和意思,多音字“省”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能准确疏通文意。 2、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学习的部分。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请看这是什么字?“聖”瞧瞧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的人称为“圣人”。有一个被

2、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了,这个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之大了,这个人是谁?对,他就是孔子。(二)学生汇报孔子资料 昨天我已经布置同学查阅相关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相关孔子的资料。不错,一起来听听(师读孔子的资料)。 (三)了解论语 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谁又来汇报一下,相关论语的资料,一起来读一读。 (四)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孔子的深邃来说简意赅的言论。板题:论语四则,齐读课题,强调“论ln”的读音(五)准确朗读课文论语是文言

3、文,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在朗读文言文时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先听老师读一读。教师示范朗读。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1、教师范读 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完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子曰”的意思,强调“汝”、“知”“省”的读音,了解通假字) 2、指导学生,读通顺。 指导文语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1)、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 (2)、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百见”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3)、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 (4)、分组比赛读。 (5)、

4、男女生比赛读。 (6)、师生配合读,师读“子曰”生读后面的部分。 (7)、齐读。 (六)指导书写“患”“贤”(七)学生分则朗读。(八)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自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边读课文边对照注释及手里的工具书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把它画出来。(九)学生再读背课文(十)总结。孔子是伟大的智者,论语是他与弟子智慧的结晶,请大家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学习更多有关论语的内容,做一个真正的有思想的中国人哈哈,指导读好你就胜利了可以把那个背提前一点 先试背,再带着韵律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