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04182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课 稿 我所讲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首先出现的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的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在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之上学习如何全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认为这个例题距离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有些抽象。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为此我大胆地将例题变为学生最常见的事物的信息对我校所在地2000年至200

2、6年通讯工具拥有数量的调查结果。其中,学生具体实践的方式和过程并没有改变。我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相连,使学生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规定,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

3、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并绘制纵向条形复式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我们农村生活的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赞叹。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为: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

4、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为了简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比较更加直观,我为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准备了实物投影等教具,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课前我让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一周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并制成复式统计表。下面说一下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刚进这个教室,就发现你们是那么的富有朝气,那么可爱。老师从东淀小学来,为你们上一节课,愿不愿意呀?谢谢!我在来之前,到村子里走访了一下,带来了一些数据,让大家也了解一下东淀村的情况,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统计表)这一环节是为了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激发

5、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当中去。二、探究新知。第一步是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1、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1)就是老师收集到的信息东淀村20002006年通讯工具拥有数量。提问:这个复式统计表的含义是什么?(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种通讯工具画一幅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呢?小组先讨论讨论,然后制作。学生讨论、制作,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说一说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都要画什么?)(4)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图时应注意的事项。(这种条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作图时应注意画的

6、直条一定要直,数据准确,直条要一样宽。)第二步是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1)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两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通过发现哪些信息? 回忆怎样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 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黑板上的两个单式统计图的信息该怎么办?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让学生小组互相交流,然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地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1班和2班等。黑板上的两个统计图分别表示的是2000年至2006年东村固定电话拥有量和移动

7、电话拥有量的统计情况,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拥有量的变化情况。(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小组作品、评议。(逐步完成对纵向条形统计图画法的认识)(4)让学生观察复式统计图。(课件展示) 复式统计图都有什么? 它与单式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复式统计图中有:统计图名,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数量,单位是“部”。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只有“一条”表示每个年份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数量,而复式统计图每个年份的通讯工具的数量是“两条”,同时表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学生边说,教师边操作课件,展示不同之处)3、看图回答

8、问题。(1)引导学生回答:(出示问题) 哪个年份固定电话的拥有量最多?哪个年份最少? 哪个年份移动电话的拥有量最多?哪个年份最少? 哪个年份这两种通讯工具的拥有量增长最快?(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总的来说移动电话的发展速度要比固定电话拥有量增长的快,最终移动电话的拥有量超过了固定电话。让学生感受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的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体

9、会到这种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和作用,经验性的观察积累了数据,然后从数据中作出某种判断,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三、自主练习。1、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小组合作对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现在向老师汇报?(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地肯定与鼓励)2、让他们根据这节课所学习到的复式统计图的知识,画一幅复式统计图。并就他们所画出的统计图提出几个问题来。(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并请小组代表说一说所画图的含义。4、活动:我来问,你来答。由画图小组向自己指定小的组来提问,能回答问题并正确的奖励对方小卡通,不能回答则奖励提问方。5、教师提问:谁还

10、能从黑板上的这些统计图中得到一些别的信息?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同学们都很认真,表现都不错,特别是你们对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画的统计图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农村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是多么幸福呀!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练习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四、心灵的对话。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这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你在这堂课中有什么收获?2、你们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感受?3、你们对自己在这堂课中的表现有什么看法?4、你们对老师的讲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希望?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并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和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教学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