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04072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阅读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篇一 杂感大块凿混沌 :黄遵宪 原文: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杂感大块凿混沌译文 开天辟地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历史更迭很常见。我们的时代,后人看起来跟我们看上古三代一样。但是现在好多人尊

2、古复辟,简洁地从形式上仿照古代。古人抛弃了的糟粕,他们见了也垂涎三尺,甚至钻在故纸堆中,抄袭剽窃妄造,生出很多罪孽。同样是黄土造的人,我们自己的手写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非要泥古不化?即使就是今日的俗语,我们今日假如编写好。五千年后的人,也惊异为古代文物,绽放异彩!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篇二 今别离 :黄遵宪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准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终点。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3、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心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开函喜动色,清楚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自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4、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今别离鉴赏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

5、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奇妙地将近代消失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熟悉。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近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构造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平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规律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

6、了“今别离”的特点和近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快速,表现近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篇三 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原文: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赏析 人并不知名,可是这首诗句却特别知名,温总理在记者款待会上也引用过。诗人是清末外交家黄遵宪,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悲愤

7、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面对对黄金般的国土,腐败的政府一味的割让,空有忧天之泪却无力回天,但是他信任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肯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顽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盼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假如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会体会出内心的几多痛楚,这么好的河山却被列强

8、瓜分殆尽,此种局面又怎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恨。 次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裂,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杜鹃再拜忧天泪”杜鹃,传奇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告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方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终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丛帝也因此受到感动,变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据传奇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里是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情愿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请求,召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盛大,此处表达的是的拳拳爱国之心。 最终一句“精卫无穷填海心”精卫,中国古代传奇中的神鸟,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淹死在那里,灵魂便化为精卫鸟,不停的衔来西山之木石,誓把东海填平。后来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气虽然微弱,斗志却极顽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鼓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决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