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03912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摘要: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迅速,有一群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名字叫做农民工,农民工成为我国二三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但围绕他们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难点之一。本文通过探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力求寻找解决途径。关键字: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对策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他们在促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其子女的教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农民工子女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随父母进城的子女,即流动子女的教育,二是留在家乡的子女,即留守子女的教育。一、流动子女教育现状1、流动子女读书仍困难重重农民的

2、子女随父母进了城,也仅是生活于城市边缘群体的一员,上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城市里高昂的学习费用令家长们难以承受,农民工子女不交借读费,想进城里的正规学校一般会被拒绝。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另一个原因,包括了社会因素,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政府解决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要求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以当地为主。各地闻风而动,对接纳农民工子女制订本地的接受标准。但各地在降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的时候,总是看着其它地区,唯恐降的太低,成为汇流的盆地,谁也不敢敞开接受,具体部门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抬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最终使得许多农民工家长不得不交数额可观的费用,才能让其子女入校。相当部分农民工子女因门槛太高而

3、被拒之校门之外。2、居住环境恶劣影响其成长在城市中站住脚跟的农民,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虽然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按照城市收入水平衡量,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难,他们做的是城市人不愿做的工作,住在城市的边缘或极简陋的地方,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3、城乡差异使农民工群体的子女心理压力大由于农民工子女家庭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他们的心理也开始边缘化。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穿的吃的用的没他们好,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偏差,产生自卑的心理,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得他们内心建立起自我防卫感强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边缘意识。(二)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1、留守子女面临教育危机在一

4、些偏远的山区,经济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在一些更为贫困的山区,不仅老师缺乏,连教室,课桌,书本这些基本的教学硬件都不能得到保证,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能得到保证,特别是近年来走火入魔的“教育产业化”思潮影响,农村中的优秀师资大量向城镇流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进步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留守子女的出现,进一步恶化了农村教育的基本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度。二解决措施1、削弱户籍影响力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 户口,打破户籍制度壁垒,降低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 、 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

5、户口的特殊要求,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

6、通过慈善事业投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 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3、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 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 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 过适当的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 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4、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农民工的流动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个体来

7、说更多的是盲目性。任何城市的资 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 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 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农 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此外,还可以与欠发达地区联合建立用工信息 发布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农民工的流动成本。5、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涌入城市虽加强了城市的建设,但从另一个方面则放缓了农村的建设步伐,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政府应工作的力度投入一部分到加强农村建设上来,农村富裕了,有岗位向农民提供,农村的经济必然更上一个台阶,这也为其子女的教育打下了经济基础,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