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3909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鞍钢友好三、四街坊环境评估报告.doc(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1 总则1.1 项目建设背景*三、四街坊是*住宅区之一,位于城区北部,项目拟建区域西南侧与*华英高中相邻,东、南、北三侧被友好巷、新兴街、团结街圈围,项目周围基本为居民住宅楼,拟建项目场地被友好街分成2块,即三、四街坊。拟建区域原为*住宅,区域内原有二层混砖楼共计26栋,居民1067户,人口3000人,主要为*职工及其家属,该地区住宅为50年代初建设,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已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并出现裂缝,部分构件塌落,墙体碱蚀、房屋下窖,雨季雨水倒灌,屋面漏雨、门窗腐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该类房屋进行全面加固及维修处理已失去实际意义。同时,该区

2、内无暖气设施,居民冬季采暖采用自建小煤炉,污染居住区环境,加上区内生活基础设施较差,排水设施不完善,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至区内地面,人为因素对该区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居住环境较为恶劣。为此,对三、四街坊进行旧房区改造已成形势所驱。本项目由*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批准文号为鞍规国土资发(2004)164号,现由*房地产管理开发部承担,开发并建设成现代化、新型住宅小区。本工程拟建一处16栋6层住宅楼及相应配套公建设施,项目建成后原居民基本全部回迁。本旧区改造项目对自然环境来说是清洁高效的,对使用者来说是健康舒适的,项目建成后原有低矮破旧的二层住宅将不复存在,新式建筑群将

3、使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关系处在相融的和谐之中,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精神要求和谐优美,三、四街坊的改建有利于改善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北部城区建设增加一处全新亮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1.2 评价目的城市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有别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它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是它除了可能影响周围环境外,本身就是环境保护目标,且保护级别和保护内容一般优于或多于周围环境,保护好小区自身的环境就是对周围环境的贡献;其二住宅小区的环境问题除涉及环境空气、水体和声环境等自然环境外,还包括更为广泛的环境要素,其中以人文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环境内容具

4、有更高层次和更深内涵;其三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具有显著的环境正面影响,它所带来的主要负面影响是施工期的扰民,而扰民又常常在发生城市之中,减缓这种影响的防治对策成为环评的重点之一。因此,结合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特点,项目评价目的主要如下: 通过现场调查及监测,了解项目所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及环境空气、噪声等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并对本项目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特征、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其产生量。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分析,确定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空气、噪声等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通过小区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小区规划设计目标及指标的合

5、理性;分析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对建设小区的影响。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控制和缓解污染影响的对策及建议,为建设单位优化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依据。1.3 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建设项目

6、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2002年10月13日)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1993.9.27)*环境保护条例(2005.2.2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规范(*环保局鞍环保发200224号文,2002.4.1)*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污染管理的通知(2000年4月9日)。1.3.2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

7、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1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2005.4.11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版鞍计发200292号关于下达二二年基本建设计划的通知,*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4.25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其它相关技术资料1.3.3 其它依据*新钢铁公司化工总厂二期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2004关于*新钢铁公司化工总厂二期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宁省环境保护局,2004.5.24*

8、化工总厂二期改造工程对友好地区卫生防护距离的说明*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1.4 评价内容及重点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评价内容包括两方面:一般性评价内容: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空气、水、声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环评结论等。住宅小区特有的环评内容:小区生态环境评价,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两方面。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重点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其减缓措施。兼顾环境空气、水和声环境,以及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等专题。1.5 评价要素及评价因子根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评价要素及因子如下: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芘(BaP)、硫化氢(H2S)、

9、二氧化硫(SO2),影响评价因子:TSP、BaP。 声环境评价因子:等效声级Leq(A)。 水环境评价因子:COD、BOD、氨氮、SS等。 固体废物分析因子: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小区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生态住宅评估体系和生态适宜性指数。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6.1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主要废气污染源为居民生活燃用煤气废气、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及汽车尾气等;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期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源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及环境敏感程度,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和声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均为

10、三级,其它可从简分析。1.6.2 评价范围1.6.2.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期扬尘,包括建筑材料堆放、裸露场地的风蚀扬尘和施工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营运期生活用燃气(煤气)设施产生的废气等,以上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主要以低空方式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有限。因此,确定环境空气的评价范围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11km2。1.6.2.2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主要噪声源是施工期的施工机械及营运期的设备噪声,根据环评导则,本项目声环境的评价范围确定为地块边界外扩100m以内。1.6.2.3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水污染源是施工污水及生活污水,

11、施工污水及生活污水通过城市污水管道外排,营运期雨水主要通过小区内新建的暗渠外排。因此,废水排放的评价范围是项目污水排放口至市政管网的污水排放口。1.6.2.4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仅限于建设小区内。1.6.2.5 其它主要是固体废物,分析范围仅限于建设小区内。1.7 评价方法一般评价方法按环评技术导则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参照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中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要点技术导则(HJ/T 191997)和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中的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两种方法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技术导则其评估内容包括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大部分,对住宅小区全面

12、评价。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评估内容涵盖了环境质量状况、绿化与景观等自然生态环境和包括建筑与设施、文化教育、交通便捷性、人口密度与综合管理等人文生态环境。以上两种方法皆采用按规定细则评分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百分制计算得分多少,以判定城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等级。1.8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开发地块为*友好居民区,区域内无名胜古迹、疗养院等特殊环境保护敏感点。根据本项目规模、建设性质、排污形式及特点(主要污染为施工期噪声和扬尘污染),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重点是南侧*华英高中及东南角居民楼,东侧、西侧和北侧邻街居民楼,西北角*交通局及邻街居民楼,建设项目本身。1.8.1 水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

13、目标本项目水污染控制主要是针对小区生活污水。该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而后进入南沙河。因此,水污染控制目标是项目污水排放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要求。水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南沙河水体使用功能。1.8.2 空气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是控制施工期大气扬尘,控制目标是项目大气污染物符合相关标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项目及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居住功能区标准。1.8.3 噪声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控制目标是控制施工期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噪声对小区的影响符合居住区标准。保护目标是小区内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居住区要求。1.8.4 生态环境保护

14、目标主要是拟建小区,以及拟建区域周围生态环境。1.9 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功能,以及污染控制要求,评价采用标准如下:1.9.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上述标准详见表1-1。表1-1 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污染物取值时间单位浓度限值标准来源环境空气TSP年平均mg/m30.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注:H2S标准取自TJ36-79日平均mg/m30.30SO2年平均mg/m30.06日平均mg/m30.15小时平均mg/m30.50BaP日平均g/m30.01H2S 日平均mg/m30.008小时平均mg/m30.01声环境等效声级昼间dB5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夜间dB45水环境CODcr-mg/l3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BOD5-mg/l6氨氮-mg/l1.51.9.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见表1-2。表1-2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 单位:Leq(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