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036727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谋划书.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前 言41. 项目综述 5 1.1 项目概述 5 1.2 项目意义 62. 项目背景 9 2.1 相关政策 9 2.2尾矿回收利用现状.12 2.3 尾矿回收利用问题分析 153.项目投资分析. .163.1 项目投资机会. .163.2项目外部不利条件 .16 3.3项目内部优势 .16 3.4项目内部劣势 .164项目主要技术分析174.1尾矿及其特性.17 4.2 尾矿的处理工艺.19 4.3 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24 4.4 尾矿利用产业化设计 . 26 4.5 尾矿利用方案设计流程 . 27 4.6 主要的处理装备.285. 项目运营

2、模式.29 5.1 项目筹建流程.29 5.2 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要求.30 5.3 项目运营模式.305.4 项目运营保证体系.33 5.5 项目运营模式优势.345.6 项目联盟方的资源优势.34 5.7 运营模式合作收益.358.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36 8.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6 8.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 8.3 环境保护措施369. 项目投资收益初步分析3610. 结论及建议.38附录:前 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

3、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年国务院下达了国发 2005 22号文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改办环资 2006 538号文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意见通知中均指出:2010年我国尾矿渣综合利率要用达到86%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我国矿山企业每年都产生大量尾矿, 其中黑色金属矿山尾矿率在60 %以上, 有色金属矿山90 %以上, 稀有及贵金属尾矿山近100 %。粗略估计, 全国尾矿年排放量在3 亿t 以上, 约

4、占当年工业固体废物的30 % , 目前全国累计尾矿存量5070 亿t 。为堆存尾矿, 需建大量的尾矿库, 每堆存一吨平均费用5 元, 每年还需治理费3元。尾矿库不仅占用大片土地, 损失大量的有用成份, 还造成水土流失, 河道淤塞, 水质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尾矿溃坝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等严重事故也时有发生。如金堆城钼业公司栗西尾矿库排洪隧道塌陷, 8 万吨尾矿与大量尾矿水泄漏, 使陕西河南两省16 县市受严重污染, 经济损失达3200 万元。今年五月份, 镇安金矿尾矿库溃坝, 大量含有氰化钠的矿砂及尾矿水淹没下游的村庄, 造成17 人失踪的特大事故, 经济损失达1000 万余元。可见尾矿治

5、理和整体开发利用已是十分紧迫的事情,尤其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及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国内各大矿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一些大型矿业企业为此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资源节约目标,并把尾矿的处理利用提上议事日程,安排资金建设尾矿资源化利用工程,确保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第一章 项目综述1.1 项目概述 尾矿作为复合原料进行整体利用, 成为经济、实用的新矿产资源, 不但可使原来枯竭或资源不足的矿山重新成为新资源基地, 恢复或扩展生产, 充分利用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原有的矿山设施, 发挥矿山潜力, 使国家、企业不必

6、大量投资基本建设就获得大量已加工成细颗粒原料的资源。在对尾矿整体开发利用时, 可解决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和整治国土,具有巨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节约型社会中, 尾矿开发利用势必成为21 世纪竟相应用的新资源和增加国力的基础物质。当前矿山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对尾矿部门及尾矿整体利用已取得共识, 尾矿利用已进入资源化整体开发利用的新阶段。1.1.1 项目内容本方案建议成立矿业公司尾矿回收利用公司,对每年矿业公司系统内产生的尾矿进行统一收购、运输、利用。具体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由本项目联盟方与矿业公司三产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矿业公司尾矿回收利用公司,负责对矿业公司系统内产

7、生的尾矿进行统一收购、分类整理储存。第二、公司将收购的尾矿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处理,经过专业技术进行处理利用。 1.1.2 项目提出是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要求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1.1.3“ 十一五”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目标的要求 “ 十一五”末, 随着我国冶炼行业淘汰落后工艺装备, 设备逐步大型化以及采取精料方针和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措施和手段, 预计重点大中型冶炼吨钢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可由2005年的603.2kg/t降到545kg/t

8、;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可由2005年的89.4%提高到95%。1.1.4 项目编制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规划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年修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等相关规定及冶炼行业内要求。1.2 项目意义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监管,大力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

9、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2005 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0522 号文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 0 0 6 年国家发改委环资2006538 号文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意见通知中均指出:2010 年我国尾矿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6% 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以上;“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心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工业渣“零排放”。我国人均铁矿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供给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矿业公司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尾矿再资源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逆转

10、的趋势,“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增长方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企业规模及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投资建设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快速更新,各种物资设备更新周期明显缩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伴随着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工业废弃物的增多,尾矿渣的数量已经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因此, 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废旧物资流通产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统一的冶炼废渣回收利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据

11、资料反映,目前我国每年的矿石采掘总量已达50 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已达8亿t吨,累计堆存量超过67 亿吨,占用土地达到65412 万平方米,年产量最大的是矿山开采和以矿石为原料的冶炼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80 %以上。这些尾矿渣的堆放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环境,特别是有害、有毒金属对地表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千百万人的身体健康。尾矿渣的丢弃同时也会使一些有用组分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又可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不仅可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优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抓好资

12、源节约工作。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三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要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深入人心,蔚成风气。本项目尾矿回收利用体系建成后,将改变现有

13、尾矿回收处理的传统模式,逐步实现三个有效的转变,即从单一处置向统一回收利用和综合处理多层次开发方向的转变;从传统的零散处置模式向联合经营的集团化经营模式的转变;从单纯处理体制向流通生产、科研及服务、贸易为一体化方向转变,创建一流的尾矿回收利用体系。通过大规模的资源聚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借鉴当今发达国家的冶金废渣回收利用模式,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方向。三、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和创造就业做贡献。本项目率先推动与一些专业研究机构、专业处理机构结盟,以大批量、规模化的方式,与下游市场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尾矿渣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尾矿渣的回收利用水平,并且极大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可为尾矿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树立榜样,引导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尾矿回收利用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可大量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为国家就业做贡献。据估计,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吸纳上千人就业,将来可以吸纳近万人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