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36013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体美教师心灵健康重要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音乐教师心灵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师继续教育也日益提上了进程。然而,有个问题却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悄然滋长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星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

2、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提高;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提高教师素质也被提上了日程。因此,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

3、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结合自身教学感受认为,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一群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禀赋、能力,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意志情感,不同思想行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好奇性,又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些,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因此,在一部分教师中很容易产生“教育难搞,学生难教”的紧张心情。正因为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无形中

4、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之风的蔚然兴起,也要求教师变革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三)教师的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不少农村教师的工资拖欠严重,有的城市学校也有不能全额发放的现象。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不尽如人意”。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新的竞聘制度带来岗位竞争日益激烈,使不少处于弱势的教师不适应,长期处于难以摆脱的、甚至时时被强化的心理压力之中。(四)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适应。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已进入全面改革: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不少教师由于教学技能的欠缺和

5、素质发展的滞后,在不同程度上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心理的焦虑、困惑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成绩取报酬等等,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五)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爆发。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潜移默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刻长远的:1、教师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

6、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功的教师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素质和特征: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有想象力、热情等,上课时充满活力,风趣幽默,对学生和蔼可亲,善于接触学生,这样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相应地要高一些。 2、教师的心理也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 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很容易模仿成人,而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所以教师就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行为方式、人格品质、人际关系、处世态度、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学生都会去模仿,而且这些

7、模仿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 3、教师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协调。如果教师时刻重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便能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和学生沟通与谈心,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朋友式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1、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学习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应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也

8、为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奠定知识和认识的基础。 2、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保持乐观态度。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合理休息,注意用脑卫生,避免过度疲劳。积极做好工作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学会用微笑对待工作中的不顺,生活中的挫折,保持一种乐观态度。 3、悦纳自我,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坦然接受工作中暂时的不顺,不应鄙视自己,失败了重新开始,跌倒了重新站起来。在看到自己缺点和弱点的同时也应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4、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一生中总会不断地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但人是有理智的,

9、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有理智驾驭情绪,从而让情绪为我们服务。不良情绪的调节有好多种,如写日记、找好朋友倾诉、转移注意、调整自己的认识标准等。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补充心理营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我们对别人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也会感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从而使心理健康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6、多参加文体活动,发展业余爱好。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排遣工作中带来的不良情绪,也可以消除疲劳,陶冶情操。 作为教师,我们应时时刻刻不忘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学习,不断地自我调适,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总之,教师本身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树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让学生能随着教师一起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