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329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段太尉逸事状》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段太尉逸事状学案一、 作者及“逸事状”知识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状:此指“行状”。古代为大臣立传是史官的专职,一般人只能將原始材料送呈史馆参考。这种记叙死者世系、籍贯、生卒

2、年月及生平行事等原始材料的文体,就叫做“行狀” 。状是一种文体。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泾原郑颍节度使,司农卿。德宗建中四年(783),朱泚作乱称帝,德宗仓皇出奔。当时段秀实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击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柳宗元对此十分钦佩,但朝中也有人散布流言,污段秀实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为辩正这一曲解,作者愤然写作此文,并送呈任使馆修撰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回答本文讲了太尉的哪几件逸事?1、 。(1-4自然段)2、 。(5、6自然段)3、 。(7自然段)4、 。(8、9自然段)三、课文分析(

3、一)学习1-4自然段1.对每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讲述的事情,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 、 、 2.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文章里面的哪些描写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特征。3.段太尉杀掉喝酒闹事、危害百姓的十七名士兵,你对他这种杀一儆百的惩戒方法有何评议?(二)、学习第5-7自然段1.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2.第二件“逸事”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3.仔细揣摩第三件“逸事”中段太尉所说的三句话,体会段太尉心理感情的变化轨迹。4.第三件“逸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三)、在完成了对段秀实逸事的记叙之后,作者特意附加了最后两段,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的?这一段有什么作

4、用?(四)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 、 、 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 、 、 的个性特征,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五)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例如: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例如: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例如:段太尉逸事狀知识归

5、纳(一)通假字1.不嗛,辄奋击。通 ,义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通 ,义 3.太尉判状,辞甚巽。通 ,义 4.出入岐周邠斄间通 ,义 (二)词类活用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形容词 动用法,意思 。 2. 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 词,意思 。3. 乃我困汝。困:形容词 动用法,意思 。4. 遇不可,必达其志。达:动词 动用法,意思 。5. 裂裳衣疮。衣:名词作 词,意思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形容词 动用法,意思 。(三)特殊句式1.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句2.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句3.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句4. 请辞于军。 句

6、5. 欲谁归罪。 句6. 汝将何以视天地? 句7. 邠人偷嗜暴恶者。 句(四)固定结构1.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翻译 。2. 处贱,无以拒也。 翻译 。(五)多义词1. 状(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意思 。(2)太尉判状,辞甚巽。意思 。(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意思 。2. 其(1)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意思 。(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意思 。3. 注(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意思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意思 。4. 甲(1)晞一营大噪,尽甲。意思 。(2)皆解甲。意思 。5. 辞(1)无伤也,请辞于军。意思 。(2)孝德使数十人从

7、太尉,太尉尽辞去。意思 。(3)太尉判状,辞甚巽。意思 。6. 以(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意思 。(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意思 。(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意思 。(4)又以刃刺酒翁。意思 。(5)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意思 。(6)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意思 。(7)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意思 。(8)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意思 。7. 愧(1)尚不愧奴隶耶。意思 。(2)然闻言则大愧。意思 。8. 信(1)仁信大人也。意思 。(2)言信行直。意思 。9. 市(1)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意思 。(2)市谷代偿。意思 。10. 固(1)尚书固负若属耶。意思 。(2)泚固致大凌三百匹。意思 。11. 请(1)请辞于军。意思 。(2)请改过。 意思 。(六)异义词1. 纵士卒无赖。古义: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2.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古义: 。今义:指货物。 3. 折人手足。古义: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4.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 。今义:陌生人。 古义: 。今义: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5. 请假设草具。古义: 。今义:姑且认定。6. 段公,仁信大人也。古义: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7. 一夕自恨死。古义: 。今义:指怨恨。 8. 朱泚幸致货币。古义: 。今义:指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