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治给药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3232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治给药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治给药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治给药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治给药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治给药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治给药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治给药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第1部分:内治给药法1范围GB/T XXXXX的本部分规定了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鼻饲给药法、中 药直肠给药法的术语与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本部分适用于儿科口服中医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鼻饲法、中药直肠给药法技术操 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GB/T XXXXX的本部分。2.1汤剂 decoc tion将药材饮片或粗末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供内治使用的液体剂型。2.2合剂(口服液)mix ture (oral liquid)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 服液”。2.3糖浆剂syrup含有提取

2、物的浓蔗糖水溶液。2.4流浸膏剂 fluidex trac t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2.5酊剂 tinc ture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2.6乳齐 ij cream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分为水包油(0/W)型乳剂和油 包水(W/O)型乳剂两种。露剂 dis tilla te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2.8煎膏剂 elec tuary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2.9颗粒剂 granules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

3、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 混悬性颗粒和泡腾性颗粒。2.10片剂(含片、咀嚼片和泡腾片)t able t (buccal t able t, chewable t able t andeffervescent tablet)提取物、提取物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 片状的制剂。分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含片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咀嚼片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泡腾片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2.11胶囊剂 capsule将饮片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

4、囊材中的制剂。 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3.12散剂powder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2.13丸剂pill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浓缩丸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 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滴丸剂 dripping pill饮片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 溶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2.15糕剂 cake medicine饮片细粉加米粉、蔗糖混匀蒸制而成的块状制剂。2.16胶剂glue动物皮、骨

5、、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 制剂。2.17鼻饲法 nasal feeding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药物、食物和其他液体的方法。2.18直肠 rec tum自肛缘起向上、乙状结肠以下的一段大肠。成人长约15cm。2.19直肠灌注给药法enema经插入肛门的肛管用注射器将药液灌入直肠的治疗方法。2.20直肠滴入给药法rec toclysis将药物经插入肛门的输液管点滴进入直肠的治疗方法。3儿科口服汤剂操作步骤与要求3.1儿科汤剂煎煮方法3.1.1煎药器具瓦罐,陶罐,瓷罐,自动煎药机。3.1.2煎煮前准备将煎药罐洗净,药材饮片或粗末倒入罐内,加清水

6、适量,要求将药物浸透后,水面再 高出药物平面2cm左右(解表剂约高出1cm,滋补剂约高出3cm)。浸泡30min左右。将加水药罐置炉火上加热,先武火煮开,再文火继续加热。一般方药在煮开后文火煎 煮约20min30min,解表方药约lOmin15min,滋补方药约30min40min。煎毕去火。 将所煎药液通过小药筛滤入预先洗净的碗或杯内。先煎、后下、烊化的药物按医嘱执行。先煎药物应先煎煮30min再加入其余药物;后 下药物应在其余药物煎煮完成前3min5min加入;烊化药物通常是胶剂,先打碎放杯中, 在其余药物煎煮完成后去药渣,将煮沸的药液倒入杯中,不停搅拌,使胶剂溶化。每剂药煎煮2次。每剂药

7、煎出的药量,掌握在新生儿10ml30ml,婴儿50ml100ml,幼儿及学龄前儿 童 150ml250ml,学龄儿童 250ml400ml。3.2儿科汤剂服药方法3.2.1服药前准备对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尽量讲清道理,使其能主动配合服药。婴幼儿如不能配合服药,需由两人合作灌服药液。一人取坐位,将患儿抱于腿上,夹 患儿腿于两腿之间,两手抱住患儿躯干和两上肢,固定其全身。另一人实施灌药。将汤匙、药碗或喂药器放在桌上。药液味苦的可适量加糖。也可另置一碗,准备适量 糖水或白开水。药液温度应适当,一般在40C左右,用于发汗解表的药液温度可在60C左右。3.2.2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服药方法尽量由患儿自己

8、服药,服药后可饮适量糖水或白开水矫正口味。每日1剂方药经两次煎煮出的药液,根据病情,分为24次服用。一般急性病需服药 34次,慢性病可分23次服用。每次服药量少者可增加服药次数。3.2.3婴幼儿服药方法婴幼儿及其他不肯配合服药的患儿,需先如前法(3.2.1)固定全身,并使患儿头部呈 后倾30。位置固定。灌药者以拇指、示指两只手指紧按两腮上下牙间使其开口,或待其啼 哭张口时固定。将药匙伸入患儿口内至近舌根部倾倒药液,或将喂药器的喂药头伸至近舌 根部、按压气液泵挤出药液,听到药液咽下再取出药匙或气液泵。每喂34匙药液后,可 喂12匙白开水或糖水。3.2.4新生儿服药方法控制喂药量,新生儿每次3ml

9、5ml,早产小样儿每次1ml3ml, 1日总量分多次完成。喂药方法参照婴幼儿。4儿科口服中成药操作步骤与要求4.1服药前准备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尽量给他讲清道理,使其能主动配合服药。婴幼儿如不能配合服药,需由两人合作灌服药液。一人取坐位,将患儿抱于腿上,夹 患儿腿于两腿之间,两手抱住患儿躯干和两上肢,固定其全身。另一人实施灌药。将汤匙、药物或灌服液体制剂的喂药器置于桌上。另置一碗,准备适量糖水或温开水。4.2服药方法由护士或家长准备好药物。药液稠厚者加适量温开水稀释。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尽量由他自己服药,服药后可饮适量白开水或糖水。婴幼儿须先如前法(4.1)固定全身,并使头部呈后倾30。位置。

10、灌药者以拇指、示 指两只手指紧按患儿两腮上下牙间使其开口,或待其啼哭张口时固定。将药匙伸入患儿口 内至舌后部倾倒药物,听到药物咽下再取出药匙,喂服12匙白开水或糖水。液体制剂也可以用喂药器灌服。喂药器吸入药液后,将喂药器的喂药头伸至舌后部, 按压气液泵挤出药液,听到药液咽下再取出喂药器。喂完药液后,再喂适量白开水或糖水。 4.2.1合剂(口服液)服用方法将合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按服药方法服用。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以及会使用吸管的幼儿服用口服液,可用吸管直接吸入药液。4.2.2糖浆剂服用方法将糖浆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按服药方法服用。4.2.3流浸膏剂服用方法将流

11、浸膏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可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按服药方法 服用。4.2.4酊剂服用方法将酊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药量少者可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按服 药方法服用。4.2.5乳剂服用方法将乳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药量少者可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按服 药方法服用。4.2.6露剂服用方法将露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汤匙或吸入喂药器,药量少者可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按服药方法服用。4.2.7煎膏剂服用方法将煎膏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温开水稀释,按服药方法服用。4.2.8颗粒剂服用方法将颗粒剂按单次服用剂量倒入怀中,加温开水适量,用汤匙搅拌溶化。将药液倒入汤匙或

12、吸入喂药器,按服药方法服用。4.2.9片剂(含片、咀嚼片)服用方法学龄儿童可直接服入片剂,随即饮温开水送服。药片体积大者可掰开成数小块分服。含片嘱患儿不要一次呑入,应含于口腔中,让药物缓慢溶解。咀嚼片嘱患儿将药片放入口腔中咀嚼或吮吸使药片溶化后吞服。学龄前儿童服用片剂,需先将药片掰成数小块,一块块放入患儿口腔,再用温开水送 服。婴幼儿服用片剂,需先将药片压粉,加温开水调成糊状喂服。4.2.10胶囊剂服用方法学龄儿童可直接服入胶囊,随即饮温开水送服。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不宜直接服用胶囊。必须服用时可将胶囊内药粉或软胶囊内药液 挤出,加水调服。4.2.11散剂服用方法将散剂加入适量温开水调和,倒入汤

13、匙或吸入喂药器,按服药方法服用。4.2.12丸剂(浓缩丸和滴丸)服用方法学龄儿童可直接服入药丸,随即饮温开水送服。药丸体积大者可掰成数小块或捣碎, 加入适量温开水调和,按服药方法服用。学龄前儿童只能服用浓缩丸、滴丸、微丸等体积小的药丸,婴幼儿只能服用微丸,月服 法同上。4.2.13糕剂服用方法将药糕用热水化开成糊状,炖后喂服。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亦可干服,即直接咀嚼服入。4.2.14胶剂服用方法胶剂若是用于复方汤剂,可先将胶块打碎或打粉,倒入热水或热药液后不停搅拌加速 溶解,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按服药方法服用。胶剂若是单独服用,可先将胶块打碎或打粉,放入一个小碗或杯子内,加适量热水, 放

14、在锅里隔水炖,让碗里的水保持在沸点左右,并不停搅拌,蒸至溶化,按服药方法服用。 5儿科中药鼻饲给药方法操作步骤与要求5.1施术前准备5.1.1 器具治疗碗1 (纱布3块、50ml注射器2副、无菌镊子1把)、治疗碗2 (液状石蜡纱布1 块、无菌镊子一把)、一次性胃管、治疗巾、弯盘、别针、棉签、胶布、温水1杯、38C 40C鼻饲液、手电筒、无菌手套、听诊器、水温计、剪刀、小号治疗盘。5.1.2消毒所用一次性胃管及与之直接接触的器具在使用前均作消毒处理。施术前清洁鼻腔,消毒鼻周皮肤。施术者戴无菌手套。5.1.3环境病室内保持清洁,安静,光线明亮,禁止无关人员出入。5.1.4术前护理备齐器具用物至患儿

15、床边。对神志清醒的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 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争取患儿能主动配合操作。5.1.5 患儿体位能配合的患儿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可减少胃管通过咽喉部时引起呕吐反射。昏迷或哭 闹不合作的患儿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灌药时取半卧位,颌下铺治疗巾。5.2施术方法5.2.1插胃管法施术前先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约10cm15cm。施术者站在患儿右侧,一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患儿 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时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反应,及时与患儿沟通安抚,指导 大年龄患儿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如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道,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 后重插。插入不畅时,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或将胃管拔出少许,再缓慢插入。昏迷患儿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可采用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先给患儿去忱,平卧;当胃管插至会厌部时再将两枕垫于 患儿头下,使其下颌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