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304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个答辩问题解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课标研究与教材整合答辩问题设计一、请结合我校课堂与管理实际谈一下你对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各种活动、生产实践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动手获取生物学基本的现象、事实、规律;(2)通过讨论能够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3)271课堂的育人功能,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4)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

2、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天分,悟性的高低。我们的271高效课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正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所有孩子得到充分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归根结底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的271课堂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探究,避免了老师抱得紧的现象,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呼吸,解放了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去研究,让探究性学习发生在每一节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我们的导学案编写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突出能力立意,更加体现了育人的

3、功能。我们深信,通过长时间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一定会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和谐发展,为他们的人生奠下扎实的奋斗基石。二、请针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谈一下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生物学素养?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例,如谣传的香蕉果实中带有SARS病毒,不知道DNA为何物,认为捐献干细胞会伤身等等。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

4、科学知识: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利用光能,生产上常采取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措施;施肥过多引起植物萎蔫现象等。科学方法: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学习光合作用过程时,可通过有关实验,经过分析和比较,概括出反应的大体过程、反应条件和场所、原料和产物等。如通过遗传规律的认识过程,总结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是: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分析与结论。科学态度: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

5、其是对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好奇。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使之进一步转变成为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正确态度。比如移栽植物时剪掉一部分枝叶(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园艺上为了造就一定形状的树冠,常对枝条加以取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生物学的基本观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器官、系统之间,各代谢活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等。科学价值: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分组讨论、小组学习、分组实验等都是

6、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在分组时要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具体的任务,各自独立又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不能随波逐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比如探索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的分析等。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感情的体验

7、、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较大的帮助。三、请举一例说明你的教材整合研究成果。(可以从知识整合、能力整合、方法整合、学科间整合方面选择)(1)知识整合:(2)方法整合:系统论的思想本模块涉及的是多层次生命系统,与分子与细胞模块将“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在系统论思想方面是一致的。控制论的思想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控制论认为,生物界和人类行为中,几乎所有的达到“目的”的控制活动,都运用了负反馈原理。教材中体现控制论思想的实例: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分析来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利

8、用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症状和危害,理解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如:1.2. 引导学生分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初步认识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如血糖、血脂等)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5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mg

9、/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四、你认为实验设计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下如何对必修模块中的实验进行整合? 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提高生物科学养,这其中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是生物科学素养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只有心灵才能手巧,只有手巧才能心灵。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而生物教学中实验设计就是很重要的学生探究活动,课程目标中对于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生物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试验设计是一种非常重要

10、的教学策略,通过自主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本的一些核心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根据整合的创新性和联系性的原则,可以对高中必修模块中的实验做以下整合:1.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等2. 关于物质鉴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 关于细胞结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制作细胞核模型;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五、请从三个必修模块中选择一个分析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并分析其在

11、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 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性)的维持为主线展开。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比较突出,侧重在系统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都是十分重要的。核心知识(1)本模块最核心的概念是稳态。(2)由于系统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才能实现系统的稳态。(3)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而实现的。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在生物体和生态系统内部,实际上都存在复杂的反馈调节网络,稳态是通过网络化的反馈调节而实现的

12、。核心能力:(1)系统分析的能力:系统分析包括四个阶段: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模型分析-系统结构优化,重在让学生领悟系统方法的思想,初步学会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整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课标中要求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通过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六、请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减数分裂、遗传定律、进化、内环境稳态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中选择一个课题制定学习目标。光合作用目标: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分

13、析各种因素对光合强度影响的曲线2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学会用图示表示生理过程及光和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方法。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探索光合作用的奥秘。遗传定律目标:1牢固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运用遗传规律解释遗传现象2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学会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领悟遗传现象的奥妙。生态系统的功能目标:1.牢固掌握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物质循环规律及其在环保问题中的应用2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学会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认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七、请从以上题中选择一个课题说明如何进行课堂育人设计? 总体理念:以昌乐二中学子八大素养为依据,帮助每个孩子发现

14、自己,成就自己。具体育人体现:1.学案批阅时细致、有针对性,指出问题,让学生更有效的纠正错误,掌握基础,留给课堂更多的探究时间,让他们利用基础知识去主动研究、创新。2.努力提升自己个人素质,力争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人生路上有积极影响的老师。在细节上锻炼语言,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没有压抑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物知识。3.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ABC层学生分层引领,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研究、批判、思维、激趣等各个方面的水平,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4.利用起课堂评价,多灵活应用即时评价,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5.课堂中渗透情感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对生命现象宏观从微观的整体把握、领悟遗传现象生物进化的奥秘、学习生物学家身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健康珍爱生命、认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各个方面八、结合“昌乐二中学子八大素养”和生物课堂实际挖掘身边的育人资源。结合“昌乐二中学子八大素养”和生物课堂实际挖掘身边的育人资源。1.正确的价值观和不衰的激情斗志;进化论之父达尔文在身患各种疾病的情况下花了八年的时间研究各个藤壶物种的各个方面,最终成为19世纪最重要的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