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29764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的生产布局》(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 农业地理学课程题目: 小麦的生产布局教学重点: 小麦的布局教学难点: 影响小麦布局的因素作用发生的变化教学方法: 多媒体、互动讨论、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 如下第5节 小麦的生产布局(有图)内容提要5.1 小麦的经济意义5.2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5.3 世界小麦的布局(以中国和美国为例)5.4 小麦布局的变化5.1 小麦的经济意义5.1.1 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5.1.2 小麦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5.1.1 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小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小麦子粒中含有碳水化合物60%80%,蛋白质8% 15%,脂肪1.5% 2.0

2、%,矿物质1.5% 2.0%,以及各种维生素等,蛋白质含量高于稻谷、玉米和高粱,小麦(尤其是硬粒小麦)的蛋白质,富含其他谷类所缺乏的麦胶蛋白和谷蛋白,其具有黏性和延性的麸质,有利于制作松软多孔的面包及其他面食,易于消化,也便于保存携带。(有图)麸质是精饲料成分之一,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原料。(有图)5.1.2 小麦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与多种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年总产量。遗传基础广泛,有大量的形态和生态变异,栽培类型多、适应性强。 生育期间自然灾害比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少,利于高产稳产。易实行机械操作,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图)5.2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5.2.1

3、小麦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5.2.2 小麦生产概况5.2.1 小麦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光照温度:种子萌发要求:最低温度1-2C,最适宜温度15-2C,最高温度35-40C,播种至出苗需积温100-120C。 根系生长:最适宜温度16-22C,最低温度为2C,超过30C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水分: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约为400-600mm,即4000-6000M3/公顷,其中植株蒸腾占60-70。种子萌发出苗时要求的最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土壤或肥力:小麦适应性广,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高产麦田的耕作层深度一般为20cm以上,土壤容重1.2g/

4、cm3左右,孔隙度为50-55 (其中非毛管孔隙:15-20),水气比例:1.0:0.91.0 , 有机质含量:砂壤土1.2以上;粘土2.5左右,其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要占50以上,土壤含氮量0.1以上,小麦生长期间水解N70mg/kg左右,速效P含量 15mg/kg,速效K含量大于120mg/kg, 土壤PH6.8-7.0左右。 N肥适宜,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但N肥过多,地上部生长旺盛,根系生长减弱。小麦苗期土壤温度低供P强度弱,生产上增施P肥有促根壮苗的效应。地形:土地平整,地面坡降小于0.1%-0.3,有利灌排.5.2.2 小麦生产概况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生产小麦(有图)(举例)

5、美国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国家,有发展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其冬小麦约占4/5,春小麦占1/5,92%为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只占67%。 同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输出国,具有左右世界小麦市场的能力。(有图)不同地区间小麦单产有明显的差别 西欧各国单产最高,中国次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又次之,南亚发展中国家和南半球国家最低。这种差别既与自然条件有关,更和小麦经营的集约化水平有密切关系。种类、品种繁多 按商品类型分:普通小麦(面包小麦)和硬粒小麦(通心粉小麦) 按播种时期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收藏品种26000个,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生态特性,适合于热量、水分、海拔高度、纬度条件不同地区的栽

6、培,因而一年中世界各地到处都有小麦在播种、生长或成熟。为提高单产,不同地区采用不同轮作方式。发达国家重视增进地力,实行土壤营养诊断,因土合理施肥,并推行残茬覆盖耕作方法以保持水土,使小麦单产不断提高。?问题 (此处老师向学生提问) 中国与美国小麦生产的差别?(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回答做肯定或否定结论)答: 人均耕地面积不同;机械化水平不同;小麦商品化程度不同;单产水平不同;小麦地规整程度不同。5.3 小麦的布局(以中国和美国为例)5.3.1 世界小麦的布局5.3.2 中国小麦的布局5.3.3 美国小麦的布局5.3.4 中国、美国小麦布局比较5.3.1 世界小麦的布局特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7、北半球在北回归线和北纬57度之间,南半球在南回归线和南纬40度之间,形成断续相连的小麦分布带。 北美小麦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大平原地区,包括美国著名的“小麦带” 和加拿大的“大谷仓”,构成世界小麦最主要的产区。南半球的小麦主要分布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南非以及澳大利亚南部一带。(有图)5.3.2 中国小麦的布局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将我国主要小麦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有图)黄淮海小麦优势区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400

8、-900毫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355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5040万亩,生产条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的最适宜地区之一。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二熟为主,小麦10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21028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9.1%;单产337.3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30.1公斤;产量709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4.9%。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为害较重。 2.功能定位。该区是我国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

9、,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商品量大,加工能力强。(有图)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以及河南南部,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地势低平,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有机质含量1%左右,耕地面积15698万亩。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偏多,有利于低蛋白质含量的形成和弱筋小麦的生产,是我国发展优质弱筋小麦的适宜地区之一。种植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二熟为主,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5月下旬收获。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4261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2.0%;单产313.3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6.1公斤;产量1335

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2%。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渍害和高温逼熟,穗发芽时有发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为害较重。2.功能定位。该区是我国优质弱筋、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市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小麦商品量大,加工能力强。西南小麦优势区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以冬小麦为主。该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100毫米;地势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相间分布,海拔300-2500米;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为主,耕地面积28288万亩。生态类型多样,以生产中筋小麦为主,兼顾弱筋小麦。种植制度以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玉/苕”间套作为主。

11、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323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1%;平均亩产201.7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低105.5公斤;产量65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是我国小麦主要条锈病越夏、越冬区之一,条锈病为害严重。2.功能定位。该区是我国优质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之一,对确保区域口粮有效供给作用突出。西北小麦优势区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全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土默川地区,冬春麦皆有种植。该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降水量50-250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

12、积累;地势复杂,有高原、盆地、沙漠,土壤以灰钙土、棕钙土、栗钙土为主,耕地面积19200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970万亩。适宜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冬小麦9月中下旬播种,6月底至7月初收获;春小麦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至8月下旬收获。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2737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7%;单产251.4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低55.8公斤;产量68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3%。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瘠薄、干旱少雨,同时甘肃和新疆部分地区是我国小麦主要条锈病越夏、越冬区,对小麦生产安全影响较大。2.功能定位。该区是我国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之

13、一,对确保区域口粮有效供给、老少边贫地区社会稳定作用突出。东北小麦优势区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及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硬红春小麦产区。该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年降水量450-650毫米,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多在3%-6%;耕地面积34435万亩,人均、劳均耕地面积大,具备规模种植的优势,以大型农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适宜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春小麦4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下旬收获。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6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9%;单产265.2公斤,比

14、全国平均单产低42.0公斤;产量1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春季干旱;收获期常遇阴雨,影响商品品质。2.功能定位。该区是我国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之一,籽粒品质好,商品率高。5.3.3 美国小麦的布局 全美有42个州生产小麦,主要产区集中在北部和中南部大平原以及西北部的10个州,这就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小麦带。小麦带面积、产量都约占全国80%以上,其中堪萨斯、北达科他、俄克拉荷马三州又占40%,是全美最集中的小麦区。堪萨斯州是冬小麦区,其小麦收入占全州种植业收入的一半以上,有“小麦州”之称。北达科他是春小麦主产区,华盛顿州是西部小麦主产区。此外,得克萨斯、蒙

15、大拿、内布拉斯加、科罗拉多、南达科他、密苏里、俄亥俄河流域诸州都主产小麦。(有图) 重视小麦品种改良,按不同地区种植不同品种。 如中部和南部大平原种植硬质红皮冬小麦,北部大平原种植硬质红皮春小麦、硬粒小麦、硬质红皮冬小麦,西北部各州主要种植白粒小麦,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种植软质红皮冬小麦或白粒小麦,西南部地区种植硬质红皮春小麦或硬粒小麦。硬红冬麦 HRW(有图)蛋白质含量:9.5-13.5主要用途:面包、面条分布地区:中部和南部大平原 硬红春麦 HRS(有图)蛋白质含量:12-15主要用途:面包、可松、披萨分布地区:北部大平原、西南部地区 软红冬麦 SRW(有图)蛋白质含量:8-11主要用途:饼干、蛋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