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0290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7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襄县现代农业规划.doc(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山 西 定 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定 襄 县 人 民 政 府山西省农牧业勘察设计院二一年九月2山 西 定 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院 长: 杨连仲总经济师: 高 波项目负责人: 王铁贵主要编写人员: 巩善喜 王庆荣 张海堂 赵建平杨虎伟 秦俊文 陈海梅 王少平张志平 杜建文 赵展军 王铁贵 闫诗伟 刘海鹏 李胜飞 郝潞伟 定 襄 县 人 民 政 府 山西省农牧业勘察设计院 二一年九月96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4第一节 示范区现状4第二节 有利条件7第三节 存在问题12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14第一节 指导思

2、想与总体思路14第二节 总体目标18第三节 规划布局19第三章 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规划21第一节 智村玉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21第二节 受录乡高效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31第三节 现代农业研发推广观光园区37第四节 一波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49第五节 精品水果生产示范区61第六节 兰台村奶牛健康养殖示范园区78第四章 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规划85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85第二节 市场体系建设87第三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88第四节 信息化体系建设89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91第一节 投资估算91第二节 资金来源与分阶段投资计划92第三节 效益分析93第六章 保障措施94前 言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走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定襄县等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定襄农业发展和忻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定襄县位于忻定盆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科技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扎实,政策环境良好,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示范面较广,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加快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

4、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产业升级;有利于发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辐射和产业带动功能,引领当地农业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支撑和带动定襄乃至山西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定襄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结合定襄区划、资源、产业等实际,通过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编制了山西定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立足定襄县区位

5、、资源、产业现状,整合优化资源要素,突出特色、质量、品牌和效益。以玉米、瓜菜产业为主导,果品、奶牛、休闲为特色,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六大特色区域”(即晋昌镇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受录乡绿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以杨芳乡智村为核心的省级玉米高产样板区、以受录乡为核心的设施瓜菜展示区、以县农作物原种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研发推广观光园和以兰台村为核心的奶牛养殖示范区、以宏道镇北社东、北社西村和季庄乡横山村为核心的精品水果示范区、以蒋村乡一波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为核心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区),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农民培训,建设完善农业信

6、息、物流市场、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监管等支撑服务体系。规划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本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推进、高质量建设”的原则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备、配套齐全、机制灵活、技术高新、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效益显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样板区,山西北中部最具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创造经验、提供样板。示范区到2015年基本建成后,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6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2009年提高40%以上。在示范区的带动引领下,到2015年,全县农业综合效益比2009年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

7、入比2009年翻一番,达到1万元以上。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示范区现状一、自然资源条件(一)地理位置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侧,地理坐标东经11239151131650,北纬381922384015。北面以将军山、五台山余脉与原平市、五台县毗邻,东南以文山、系舟山与盂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府区相邻。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6公里,国土总面积865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定襄县北、东、南三面环山,中、西部为河谷平川,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簸箕形,平川占总面积的47.7,丘陵占21,山地占31.3。最高峰为柳林尖山,海拔2101米。西部和中部为忻定盆地。主要河流滹沱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

8、。境内三面群山环抱,四水贯流。(三)气候条件定襄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暖和、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暂、天高气爽,冬季寒冷、风多雪少,雨热同季,高温高湿同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4倍,季节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境内年平均降水量400,年蒸发量1448.7,年均气温8.7,极端最低气温27.2,年10的活动积温3197.1,无霜期158天左右,年日照时数达2734.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5.9千卡平方厘米。常年发生的灾害有干旱,冰雹和霜冻。(四)水资源定襄境内有池泉、云南两大灌渠,滹沱河、牧马河、云中河、同河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总量0.62亿立方米,其

9、中地下水0.70亿立方米,河川径流0.2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15亿立方米,河道渗透量0.19亿立方米。现有农业灌溉井1254眼。(五)土壤及肥力情况定襄县耕地总面积39万亩。耕地土壤主要分为四个亚类,即石灰性褐土、潮褐土、潮土、盐化潮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57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50.4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2.5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22.14mg/kg。二、社会经济条件(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定襄县隶属山西省忻州市管辖。现辖3镇6乡、155个行政村,3镇是河边镇、宏道镇、晋昌镇;6乡是蒋村乡、受录乡、南王乡、神山乡、季庄乡、杨芳乡。总人口21.3万人,

10、其中农业人口1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6%。(二)交通现状定襄县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朔黄铁路、北同蒲支线忻河铁路、忻台公路、忻阜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大运高速公路经由县域西北角,尤其是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乡乡村村通油路,县乡公路三干九支六循环形成网络。定襄县城距忻州22公里,距太原98公里,从忻阜高速到北京仅用34个小时。(三)经济发展状况据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定襄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第二产业15.86亿元,第三产业9.41亿元,三类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12.2%、55.1%、32.7%;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8亿元,其中农业

11、产值3.85亿元,林业产值4948万元,牧业产值8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574.2元,占51.3%,农业经营收入2315.94元,占46.1%,其它收入132.28元,占2.6%。2009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864万亩,复种指数106%,粮经比为8.8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18万亩,粮食总产量16.4万吨,人均占有粮770公斤,人均粮食纯收入1034元;蔬菜种植面积3.53万亩(含立体间套面积),蔬菜总产量14.12万吨,人均蔬菜662.9公斤,蔬菜总产值8825万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297.5元;以苹果和酥梨为主的水果面积9.112万

12、亩,水果总产量1.30万吨,总产值2841万元,农民人均水果纯收入180元;干果面积6.4万亩,总产量0.12万吨,总产值700万元,农民人均干果纯收入240元;牛羊猪鸡总饲养量20.96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1.02万吨,总产值7117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95.4元;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8万亩、认证22个。锻压业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共有锻压企业632户,从业人员近两万人,有锻锤、空气锤等各种锻造设备800余台,车床、钻床、刨床等加工设备1700余台(部),形成法兰盘、齿轮、轴承、合金钢模块四大系列产品,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5万吨,年创造产值15.41亿元,占到全县工

13、业总产值的97.2,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法兰产品生产基地之一。1999年度被国家正式授予“中国锻造之乡”的荣誉称号。第二节 有利条件一、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定襄县土壤肥沃,地平水浅,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十分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高,品质好。所有华北地区中晚熟农作物品种都能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苹果、酥梨远销湖北、浙江、太原、大同、阳泉等省、市,特别是西甜瓜糖分高、品质优,西红柿干物质积累多,耐贮运、口感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当地现代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资源保障。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定襄县历来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相关

14、部门充分发挥地下水位高、平川耕地多的优势,积极实施以“田、林、路、渠、机、电、井”七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项目,大大改善了区域内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田生态环境。据统计,全县累计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井配套”的高标准农田16万亩,新打井300余眼,铺设管灌6万余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6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6.8%,灌溉周期22天。2008年,定襄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争取到每年投资1411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共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此外,省农业厅将该县列入了“山西省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县,每年投资200万元

15、,改造盐碱地3000余亩。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硬件设施。三、农业产业特色明显2005年以来,定襄县认真贯彻省、市提出的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产业精神,瞄准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和培育农业区域优势产业,形成了具有定襄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梯度层次分布带。玉米、瓜菜、酥梨、奶牛产业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全县玉米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5%左右;甜糯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品质好,粘性强;瓜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立体种植2.5万亩,瓜菜品质誉满省内外;干鲜果品15.512万亩,酥梨大量出口国外;同时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制定发布农业生产标准22项,认证绿色食品15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瓜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农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不断培育和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四、农业产业化成效初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定襄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