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2691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亮亮《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小语低段 董亮亮 2013、4、912、失物招领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失物招领”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二、教学重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明白“失物招领”的意思。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法制渗透:结合教学,在适当地教学情境中渗透法制知识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第二课时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丢过东西吗?今天,就有一群粗心的家伙丢了一些东西,大家想知道那是什么吗?走,咱们去瞧瞧。 2、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3、齐读课题两遍。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

2、么问题要提?“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再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连贯,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4、同桌互读,注意正音。 5、男女比赛读生字,看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 6、用生字口头组词。 7、指名分段接力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读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老师随机点拨指导。 2、理解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知道同学们丢了什么吗?(垃圾)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指名朗读。 教师范读

3、,强调“这些东西都是张爷爷在草地上捡起来的”。 再指名朗读,评议。 (3)、读到这里,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平常丢过这些东西吗?“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 (4)再读课文,思考,孩子们知道自己丢了东西吗?听了老师的话,他们有什么反应? 理解“脸红了”什么时候会脸红,他们为什么脸红? 指导朗读这段话。 读到这里,你觉得他们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讨论交流后反馈。要求能用文中相关语句来说。 (5)、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发出会心的微笑? (同学们知错就改,保护环境卫生,把“失物”丢到垃圾箱里) (6)、再回到课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同学们把“失物”即丢在草地上的垃圾领了回来,送到了垃圾箱。四、

4、小结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自己乱丢的垃圾并丢进了垃圾箱里。) 2、你随处乱丢东西了吗?说说今后该怎么做? (同学们将自己乱丢在教室里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并且,今后再也不乱丢垃圾了,要养成爱护卫生的好习惯。) 师:对啊!同学们,请不要乱丢垃圾,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垃圾的处理很重要。为此,国家有了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对垃圾的收集、处理、回收、运输等方面都做了严格地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五、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六、安全教育同学们,打扫卫生时,要把劳动工具拿好,小心伤到自己和他人。七、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失物”: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花生壳 认领扔到果皮箱 爱护环境,不

6、乱扔垃圾。 教学反思我让学生拿着他们从家里带来的袋子去找一找我们校园里的垃圾,让学生亲自实践,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很多,我们需要时时的不去乱丢垃圾。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处理垃圾。对于第一个目的,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都捡到那么多的垃圾时,他们就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乱丢一张纸,我们的身边就非常的脏了。对于第二个目的,学生感受更深,当时我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时,有许多学生开始说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筒。我就问学生,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呢?这时学生就积极动脑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办法,比如有个学

7、生就提出把垃圾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产品。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知识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按照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在学生知道不能乱丢垃圾,要养成爱护卫生的习惯时,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渗透点、渗透时机和渗透度,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有关法制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然在这堂课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表达不够清楚。这主要是在让学生说一说处理垃圾的办法的时候,学生把办法说不清楚。没有引导好,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