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222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问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具体要求:1、选定研究题目通过查阅文献,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研究题目;2、问卷编制在本学期的心理测量学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文献与访谈法拟定问卷维度,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问卷;3、问卷施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自编问卷进行施测,应包括问卷的预测与正式施测各一次。4、数据录入与整理利用开放实验室,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在剔除无效问卷后进行数据录入。其中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问卷的质量分析(包括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信度分析等)的结果。另一部分是对问卷施测结果的报告(如在各维度及总分上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5、数据分析数据真实可信,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6、撰写问卷调查

2、报告按照科研报告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资料翔实、语句通顺,逻辑清楚,内容完整,阐述清晰,格式规范。正文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理想与现实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摘要 采用自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问卷,在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六所大学随机抽取大、专科学生130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是否为独生女的大学生生活态度影响不显著;(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不同大学类型的大学生生活态度影响显著;(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态度影响显著。结论:对于重本高校、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

3、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其生活态度的影响都有一定差异,对此,我们需要加强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此方面的问题。关键词 理想 现实 大学生 生活态度1 引言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的群体。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率逐年升高,据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1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经研究,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主要为抑郁情绪、空虚悲观的负面情绪、完美主义以及人格障碍,而此类自杀心理因素直接源于情感挫折、人际交往、学业及就业竞争压力等生活事件2。因此,作为

4、引起此类压力的主要内隐影响因素,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自然因该得到大家的关注。 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当中。新生入校,因适应不良等问题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或因大学学习内容、方式等与中学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迷茫,或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太不一样导致的矛盾,或因进一步了解社会让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将来的生活期望产生的冲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大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终有可能愈演愈烈,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调查是完全有必要的。本调查旨在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

5、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现状、心理健康状况等提供事实依据和决策参考。当然,因为时间、技术等问题,本调查肯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 调查对象和方法2.1调查对象 施测时,通过电子版和纸质版问卷发放形式,在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几所大专院校中随机抽取130名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89.23%。被试基本信息见表1。表一 被试基本信息表(n=116)性别独生年级学校类型男女是否一二三重本高校一般本科三本院校专科院校人数4472595734503224738112.2 问卷编制过程第一步,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形成了对“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的初

6、步认识。 第二步,根据文献查阅,初步拟出25个项目的问卷。 第三步,修改问卷,与学校班级内部人员商讨,就项目适用及合理程度进行修改,得到由23个项目组成的问卷。 问卷编制过程中,请专业老师对课题的调查可行性、维度的区分性进行检查,最后得到问卷共有23个项目,包括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以及对现下生活状况、理想的认识三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计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记15分,每个因子的得分越高,代表肯定程度越高。2.3问卷的信度与效度2.3.1问卷的效度为保证该问卷的内容效度,问卷题项通过文献综述及因素分析,并经过了专业老师的检查;为保证问卷的结构效度,对数据进行了取

7、样适当性检验,Kaiser-Meyer-Olkin值为0.831,说明各项目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进行因素分析是适当的。使用主成分、斜交旋转法对20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3个清晰的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6.809%,各项目均在相应因素上有较大载荷(0.4220.816之间)。此外,各因素与总分间存在相关,相关系数为0.2210.949之间,且极其显著;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0500.575之间,因子间均存在相关。 2.3.2问卷的信度 本问卷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系数)作为指标。总问卷的系数为0.8745,因素一的系数为0.8857,因素二的系数为0.7958,因素

8、三的系数为0.4570。2.4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了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3 研究结果3.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性别差异 在三个因素的总分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见表2。表2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性别差异(MSD)因素1因素2因素3男(n=44)2.98410.717212.91820.689212.49240.47408女(n=72)3.19440.795212.94440.790952.49070.48763t-1.434-1.820.

9、0183.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对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 在三个因素的总分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对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均不显著,见表3。表2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对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因素1因素2因素3是独生子女(59)3.16950.762772.95590.797472.45760.48699不是否生子女(57)3.05790.780562.91230.706112.52630.47538t0.7780.312-0.7683.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学校类型差异有表3可知,因素1和因素2在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上存在显著

10、差异,因素3在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上差异不显著。表3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学校类型差异(MSD)因素1因素2因素3重本高校2.74580.646042.72500.764002.45830.65062一般本科3.23700.742092.99450.696802.50230.41989三本院校3.10001.059652.72500.967692.20830.46930专科院校3.11820.821973.14550.881322.69700.37873F16.467*26.216*2.4903.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年级差异有表4可知,因素1和

11、因素2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因素3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差异不显著。表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年级差异(MSD)因素1因素2因素3大一(34)3.21180.824903.03530.842032.51960.53303大二(50)2.91600.759802.82800.740672.43330.52273大三(32)3.32190.667562.99380.661352.55210.33451F37.176*59.743*2.777*4 讨论4.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性别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这

12、说明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其影响都是一致的,不存在性别偏向。4.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对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差异。这说明了无论是否为独生子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其影响都是一致的。 4.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学校类型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在不同学校类型上存在差异,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上重本高校的学生比一般本科的学生得分低(得分越低,代表肯定程度越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上一般本科的学生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得分低。4.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不同年级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一和大三的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分顺低于对大二学生的分数。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大一新生刚迈入大学,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新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适应性问题,而大三的学生更接近社会,面临着关于就业的一系列问题,而大二的学生的生活则相对稳定些。5 结论 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大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的调查是必需的,但本调查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