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212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4第三章 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4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4第二节 产品需求分析12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第四章 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8第一节 改造的主要内容18第二节 改造的目标28第五章 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29第六章 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31第一节 人员培训31第二节 技术来源32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3第八章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4第一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34第二节 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36第三节 财务评价指标36第四节 财务分析结

2、论39第五节 社会效益分析39第九章 节能措施41第一节 概 况41第二节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42第三节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43第四节 节能评价结论44第十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45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现状45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5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6第四节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47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8第一节 劳动安全48第二节 消 防50第三节 小 结52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53第十三章 结 论5760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二、项目建设地点三、建设规模与目标本次技术改造不新增建筑物,通过购进新设备56台(套)替换原有旧设备,

3、促进该公司设备的升级。同时根据引进的新设备进行工艺流程的改进。本次技改后,该公司气流纺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00吨,主要产品有10s、12s、16s、21s棉纱,产品档次将有较大提高。四、项目性质技术改造五、建设期建设期为10个月,具体建设时间为:2009年2月-2009年11月。六、技改主要内容(一)购进新设备本次技术改造共需购进新设备56台(套),其中梳棉机32台,并条机12台,纺机12台。(二)工艺流程的改进技改后工艺流程: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气流纺工序1、清花工序FA002D抓棉机+(金属探测仪)+FA305混棉机+FA106开棉机+两路配电器+2A092A型棉箱+微除尘+2A07

4、6C打手成卷机2、梳棉工序FA201高速梳棉机32台3、并条工序FA316高速并条机12台4、气流纺工序TQF268抽气式高速转杯纺机12台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2998.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74.0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4.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105万元,设备购置费1888万元,安装工程费188.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91.43万元,基本预备费247.32万元,建设期利息为53.4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30%,即224.25万元。本报告财务分析全部按项目评价用总投资计算。该项目总投资中,项目单

5、位自筹1198.26万元,中长期借款1800万元。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00吨气流纺纱技术改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原有建筑面积平方米94542技改后生产规模吨60002.110s吨18002.212s吨15002.316s吨15002.421s吨15003项目总投资万元2998.263.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774.013.1.1建设投资万元2720.553.1.1.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1053.1.1.2设备购置费万元18883.1.1.3安装工程费万元188.83.1.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91.433.1.1.5预备费万元247.323

6、.1.2建设期利息万元53.463.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24.254资金筹措万元2998.264.1企业自筹万元1198.264.2银行贷款万元18005经济指标5.1营业收入万元10299经营期平均5.2利润总额万元494.01经营期平均5.3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916.645.4投资回收期(税前)年5.625.5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19.94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第三章 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一、主要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县某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某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位于山东长白山北侧,南部山区,北部平

7、原,南高北低,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西距济南9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距淄博市37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73.4万。(二)地形、地貌某地处黄河下游,境内山区、丘陵、平原、涝洼地貌典型,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北部平原。(三)城市现状近年来,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到“十五”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3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95.2%,五年平

8、均增长30.9%,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人均GDP达到3.2万元(3900美元),是“九五”末的3.8倍。与此同时,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建成了一批高标准、高效能的基础设施,形成了五纵五横一外环的道路网络,与之相配套的给排水、电力、电讯、供热、供燃、园林及绿化等设施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该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建成区面积8.4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口达到12万多人。(四)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某县从根本上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阶段,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工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目标:建设经济全面繁荣,科技教育发达,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新某,力争2010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强,跻身全省前5位,基本建成现代化鲁中中等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资源禀赋、区域特征、环境条件,要建立龙头带动、多极支撑、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空间发展结构,总体上分为四区。南部低山丘陵生态涵养区。南部山区是该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资源补给区,应禁止发展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企

10、业,杜绝不合理地开山取石、取土烧砖。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行政文化中心区。以老城区为依托,以城南新区为基础,南至西董,东至好生,作为该县行政文化中心区域,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逐步建成全县的行政、文化、信息、商务、金融、居住和商贸中心。严禁生产性项目入驻该区域。工业发展中心区。在空间布局上可分“一主一次”两个中心:首先以县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形成开发区与邹长路、邹韩路两条重点产业带有机结合的“一园两带”发展格局的工业发展中心区。对该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成多个不同产业集聚区,实现资源共享。并根据产业需求,形成统一的垃圾、污水处理和电力及水的供

11、应设施。其次,发展工业次中心魏桥镇,提高对周围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生态农业发展区。北部平原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富,环境污染小,应限制污染项目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无污染项目。对其他类项目应积极引导,使之进入工业发展中心区和工业发展次中心区。(五)交通运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某县道路运输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了营运车辆数量的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营运机动车辆11000辆,其中客运线路班车210辆,公交车103辆,客运出租车300辆,营运性货运汽车(含农用汽车)3400辆,年完成客运量365万人,完成货运量510万吨。某县的道路运输

12、正向着运输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快速迈进,一个以科技教育为保障,以高等级公路为依托,以村村通客车,现代物流服务为特征,以城乡客运一体化为管理手段,运力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齐全,市场功能完善,行业行为规范的某道路运输体系正在形成。(六)气象及水文条件某县地势西南部偏高,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年温适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环境宜人。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严寒。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主要气候指数:年日照率:59%62%平均气温:12.2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589mm无霜期:186195天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年均风速:3.1m/s年均地面温度:

13、13.915.2冰冻期:12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厚度:0.6m年均水面蒸发量:1207.4某县地下水埋深较浅,约在2.42.6米,相应标高3.123.42米,地下水位稳定,主要靠雨水及河流渗补,动态变化受季节性影响。从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富含矿物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七)工程地质经钻探人员认定,勘察深度内分布的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1、耕土褐色-黄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及少量有机质,层厚0.40-2.60m,层底标高35.60-38.48m,层底埋深0.40-2.60m。局部为素填土,埋深为1.20-2.60m。2、粉质粘土灰色-灰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14、。层厚0.40-5.00m,层底标高32.81-36.19m,层底埋深2.10-5.40m。3、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50-5.60m,层底标高29.45-32.37m,层底埋深6.00-8.50m。4、中粗砂褐色-灰绿色,湿-很湿,松散-稍密。由长石、辉石、辉岩屑等组成,含有少量砾径3cm左右辉岩质卵石,局部混粉土,均匀性较差,埋深8.0-9.0m。5、粉土黄色-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土质较均匀。摇振反应较快,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层厚0.70-4.20m,层底标高27.23-30.58m,层底埋深7.70-10.80m。6、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土质均匀,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0.40-3.70m,层底标高25.55-29.54m,层底埋深9.20-12.50m。7、中粗砂褐色,局部为灰绿色,很湿,密实。局部为砂砾,层厚0.30-3.30m,层底标高24.72-27.62m,层底埋深10.80-13.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