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1658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9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嘉县万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2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提要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四、存在问题与建议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一、项目建设背景5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11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2第三章 建设条件15一、项目区概况15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7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9一、建设单位概况19二、研发能力20三、财务状况20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1一、市场分析21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22三、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式22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23第六章

2、项目建设方案24一、建设任务和规模24二、项目规划和布局24三、生产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25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6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7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8一、投资估算依据28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8三、资金来源29四、年度投资与资金偿还计划29第八章 财务评价30一、财务评价的原则30二、主要参数的选择30三、财务估算31四、盈利能力分析32五、不确定性分析33六、财务评价结论34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5一、环境影响35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5三、环保部门意见36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7一、产业化经营37二、农民增收38三、其它社会影响38第十一章

3、 项目组织与管理40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0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42三、技术培训42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43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6一、可行性研究结论46二、建议47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 项目名称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2、 建设性质新建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获嘉县万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宋元凯所有制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4、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获嘉县太山乡 项目建设规模: 日生产杏鲍菇12吨。本项目建设期一年。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亩,其中生活办公楼建设2000平方米(其中产品质量控制中心200平方米)

4、,建设预处理车间3000平方米,生产车间36000平方米,冷藏成品库900平方米,包装材料及配件库1000平方米,动力车间200平方米,锅炉房200平方米,原料储存库6000平方米,水泥路面10800平方米,绿化6300平方米。购置杏鲍菇生产线、温湿自动控制系统、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及监视系统等设备、包装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5、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获嘉县万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项目法人代表:马万法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50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2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7、 资金筹措 由项目单位自筹1002万元,申请扶贫资金4

5、000万元。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成后,年产杏鲍菇4380吨,项目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6570元,年均总成本2908.32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3661.68万元,投资利润率36.6%,投资回收期为2.4年。9、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建成后,可以直接提供120个就业机会。该项目的实施将对新乡市食用菌行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力促进新乡市食用菌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3、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 4、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5、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

6、论(一)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开发地方优质品种通过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和高效,对于新乡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2、经过测算,工厂化杏鲍菇生产项目投资50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6570万元。项目为农业生产项目,按国家规定免征销售税金,年利润总额3661.68万元,项目财务效益很好,经济效益显著。 3、从环境影响来看,本项目生产的废水水质符合GB8978-88综合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可直接排入农田;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可达到GB132-91锅炉大气污染物

7、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项目符合环保要求。(二)论证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目标明确,方案正确,组织合理,技术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环保评价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因此,该项目从经济效益来分析是可行的,从社会效益来分析是必要的,建议尽快立项实施。四、存在问题与建议由于所建项目规模较大,时间紧迫,因此,要促成该项目的成功,单靠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很难尽快产生效益,建议政府在扶贫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 行业发展现状食用菌是世界性功能食品,不仅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而日益受到欢迎,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利用价值。食

8、用菌中的蛋白质是优良的菌体蛋白,具有易消化吸收、必需氨基酸丰富、核酸含量低和口味好等优点,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比较平衡,属于低脂肪、低能量食品。以食用菌为原料开发的多糖等深加工品因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对食用菌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深人,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食用菌产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发展。据农业部统计,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在食用菌的国际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量占到亚洲的80%,占到全球的40%。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连续7年食用菌总产位居全国第一。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食用菌生产用水少、产量高、营养

9、价值高,在目前农业品种选择中是不多见的产品。可以预测,在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食用菌的生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实践证明,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发送城乡人民生活和增加出口创汇,都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具有发展食用菌的许多有利条件,菌种资源、原料十分丰富。栽培食用菌发球劳动密集型的副业,投资不大,效益很好,农民群众有很高的积极性。发展这一产业已有相当雄厚的基础,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应当也完全有可能把这一产业发展得更快更好,取得更大的成效。但是在农

10、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今天,我国农业在调整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今天,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属于千家万户齐上阵的局面,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不配套等问题非常突出,生产过程缺乏从品种选择、菌种生产、栽培、贮藏、加工到运输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环节的标准化和全程质量监督体系,在出口过程中受到国外绿色壁垒的影响。同时,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现代优质品种的产量还偏小,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极低,与中国作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

11、,提高产品质量。第二,我国食用菌行业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从国内市场上来看,由于近几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食用菌加工业发展落后于食用菌种植发展的速度,分流食用菌的渠道少,食用菌大量集中上市,导致互相压价,“菇贱伤农”。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食用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高度依赖日本、美国、香港市场,出口风险较大。一几个国家设置贸易技术壁垒,会对我国食用菌行业造成沉重的打击。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亟需扶持一批食用菌生产加工一体化龙头企业,一方面促进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规避食用菌种植的风险,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保护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工厂化周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

12、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杏鲍菇不但营养丰富,味如杏仁及鲍鱼,而且产量较高。采用玉米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料,生物效率很高。使用这一配方,进一步扩大了食用菌栽培料的范围,比使用棉籽皮、玉米芯成本要低的多,有利于在贫困地区推广,起到科技扶贫的重要作用。杏鲍菇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318。该品种在国内市场极为畅销,目前盐渍菇12000元/吨。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周年供货,鲜菇价格在15000元/吨左右。2、 市场因素我国是食用菌大国,

13、每年生产600多万吨各种食用菌,这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但品种主要集中在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几种食用菌上,而且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现在逐渐增加了灵芝、竹荪、鸡腿菇、杏鲍菇、杨树菇、大球盖菇、阿魏菇等20多种,品种达30余种,但在高温季节,采用传统技术大部分食用菌无法生产,栽培的品种更少。我国食用菌产品主要靠内销,食用菌历来作为高端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均等吃上。近年来,附着人们收和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强,但由于生产能力不足,价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仅5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有助于食用菌产

14、量的迅速提高,人们购买新鲜食用菌更加方便,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将明显增加。杏鲍菇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新秀,由于其质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数量每年成倍增长,栽培地区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杏鲍菇市场主要有两个: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档饭店侠菇消费为主。由于杏鲍菇价格较高,要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需要3年左右时间。日本市场。近年来,日本杏鲍菇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这极大地刺激我国杏鲍菇生产和基地的形成。杏鲍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个产品A保鲜杏鲍菇出口,通过空运

15、或保鲜香菇拼柜海运出口;B盐渍菇出口,将杏鲍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头出口,将切片后的杏鲍菇加工成清水罐头出口日本。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利用农用物秸秆及畜禽粪便进行食用菌栽培,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化,最大化地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产节水和环境保护,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是典型的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这些大分子物质不易被直接利用,故而绝大多数被焚烧或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