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总复习.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1573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学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学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学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学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总复习.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总复习一、关于单项选择题解题法1:深度记忆,做到精准无误1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2、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3、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7、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8、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9、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10、制度教育学:乌里、瓦斯凯、洛布罗11、批判主义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布厄迪尔。解题法2:结合常识

2、,逐项排除例如: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A、国家干部B、专业人员 C、公务员 D、自由职业者解题:关于A答案:普通教师没有行政权力,也每有下属,不可能是国家干部,且国家干部都有行政级别,普通教师没有,因此排除;关于B答案:专业人员,有可能,因为教师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才能担任教师,先保留;关于C答案:国家规定公务员“凡进必考”,且只有参加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而教师采取的是聘任制,所以排除关于D答案: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自由职业者往往是作家、画家、摄影师、设计师等,或者是没职业的。因此排除此选项。正确答案是(B)解题法3:注意细节,辨别真伪例如: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A、教学目标

3、分类学 B、教育评价分类学 C、教育目标分类学 D、教育测验分类学解题:本题考核的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这一知识,单从教材的内容编排上看,这一知识点出现在“中小学教育评价”这一节中,所以是“评价”或“测验”,还是“教学目标”或“教育目标”?非常容易分析,但书上说布鲁姆的一项“贡献是测验的重要指标体系”(P376)因此,答案肯定不是“评价”或“测验”;而在“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两者间,更需要仔细斟酌,教学是指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围要小,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教育目标”。即便准确地记得是“教育目标分类学”这一答案,也须仔细再三,否则很容易会选成“教学目标分类学”。正确答案是( C )二、关于多

4、项选择题技巧一:熟记书本,重点关注:1、重要的理论流派2、各流派的代表人物3、重要的任务、模式、分类、特征、条件、内容、标志、表现、流程、步骤等等技巧二:排除法原则:不记得是错的,都认为是对的如:德育包括()A、知情教育B、意行教育C、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E、思想教育解题:不管对不对假定全选,再来审读答案。A“知情教育”究竟要教育学生的什么?德育中肯定无此项,排除;B“意行教育”,没听说过,排除;其余都选。正确答案:CDE三、名词解释答题要领:1、有判断:2、有内涵:3、有条件:如:教育:条件: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内涵: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判断:实践活动。四、简答题技巧:“关

5、键词”+“适当扩展”要求:记住主要观点,或者主要观点中的关键词;加上自己的理解,适当展开;答题一定要有条理,字迹工整五、论述题要点:1、基本观点正确,且观点鲜明;2、联系实际一定要围绕观点来阐述,不能跑题;3、答题一定要有条理,卷面要整洁第1讲:绪论一、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一) 教育学的概念我国“教育学”的三种含义:(1)教育学学科门类的总称(2)课程名称(3)教材名称(二)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1对问题的理解: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科学发展的中介和标志;问题的深入表明科学研究的深入;问题的扩展表明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展;问题的转换表明科学研究方向的转换 2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

6、教育事实、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1)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的关系:a联系:教育现象包含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存在于教育现象之中;教育现象中的矛盾引起社会问题才能成为教育问题b区别: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最广泛的概括;教育现象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现象转瞬即逝,变幻莫测(2) 教育问题与教育事实的关系a联系:教育问题以教育事实为基础;教育事实孕育新的教育问题b区别:教育事实对教育活动物质层面的概括;教育事实相对于教育价值;教育事实的产生受教育价值支配;教育价值 依托教育事实而实现(3) 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的关系a联系:教育问题是通向教育规律之门b区别:教育规律教育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

7、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而非研究对象(三) 两个重要结论1结论一:(1)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2)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3)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2结论二:(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教育规律二、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1、中国的教育萌芽:孔子:论语孟子:孟子无名氏:中庸无名氏:大学 2、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金言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美诺篇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古罗马):雄辩术原理(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1创立条件:(1)教育实践发展的客

8、观需要(2)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2创立的标志:(1)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2)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5)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3主要教育学家:(1)培根:英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3)康德:德国哲学家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4)赫尔巴特:德国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5)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6

9、) 卢梭:法国 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主要观点:(1)反对思辨教育 (2)主张用实验心里学研究教育问题(3)提出教育三阶段:假设、实验、验证(4)教育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进行(5)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利特主要观点:(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2)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问题的研究应采取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教育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1)教育即生活(2)

10、教育即经验增长(3)学校是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体现个别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米丁斯基主要观点:(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劳动相结合(5)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主要观点:(1)当代教育在维护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2)教育与社会相对应(3)人们对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丧失“意识”(4)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5)教育现象充分利益纷争6教育学发展的总体特征(1)教育

11、学发展总受具体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2)不同国家形成不同教育风格和传统;(3)教育学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4)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学科声誉受到严重影响。7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当代教育学的五大特征:(1)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细密分化,初步形成教育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三、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一)教育学的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自

12、觉(2)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3)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二)教育学的学习(三)教育学的研究第2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 教育的概念(一)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为明了事理,而非获取知识;学的方法:内省而非外烁;学的内容: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学的

13、主体: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二)教育的定义1、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3、教育者包括:(1)教师(

14、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5、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2)没有教育者,就没

15、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二、教育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评价:(1)非科学的(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2、生物起源论(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2)沛西能(1870-1944)(英国教育家) ,代表作:人民的教育(3)主要观点:a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b教育从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c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4)评价:a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b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