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01572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输出电压可调的串联谐振单向全桥逆 变电路,然后可以用于对工件的感应加热、感应加热电源等方面。本次设计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由四只品闸管构成,将直流电压Ud逆变为中 频方波电压,并将它加到负载电路。负载电路是由感应线圈和补偿电容组成的串 联振荡电路,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通过电感的电流接近正弦波形。而品闸管的 导通,则由TCA785组成的触发电路产生的触发脉冲来触发其导通。通过移相方 式来调节主电路输出电压脉冲的宽度。由于品闸管逆变装置在逆变过程中会产生 过电压、过电流,故又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了一套保护电路。在进行主电路的设计时,根据主电路的输入、输出参数来确定

2、各个电力电子 器件的参数,并进行器件的选择,以使设计的主电路能够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 并完成相应的功能。关键词: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保护电路、电压累加目录1引言11.1问题的提出11. 2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11.2.1技术指标 11.2.2设计要求12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12. 1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12. 2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电压累加33主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参数的计算63. 1主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的取值63. 2晶闸管额定值的计算74触发电路的设计85 保护电路的设计105.1过电压保护105.1过电流保护 106 总结1 17 心得体会1 1考 考. . . . .

3、 1 21引言1.1问题的提出随着工厂对工件加热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不断提高,普通的加热设备已经不 能满足要求。因此,就需要对设备的加热原理进行改进。本次设计的串联谐振单 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负载电路是由感应线圈和补偿电容组成的串联振荡电路,对工 件进行感应加热,其功能与一般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有所不同,而且它的触发电 路与其他电路的触发电路相比起来,有更优良的性能,达到对品闸管通断的更好 控制。1.2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1.2.1技术指标(1) 输入参数:三相交流电压气、UB、UC(2)输出参数:交流电压uo1.2.2设计要求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品闸管额定电压、电流表达式的推导触发电路的设计

4、保护电路的设计绘制主电路、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的电路图2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2.1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三相品闸管全控整流桥、平波电感七、滤波电容C/单相全控桥式逆 变电路、续流二极管、串联谐振逆变器负载构成。三相品闸管全控整流桥将正弦的工频交流电整流成脉动的直流电Ud,可通 过调节直流电压Ud来调节负载电流。平波电感七在此起切断直流通路的作用。图1串联谐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由于要求恒压源供电,所以需要一个很大的滤波电容。/当Cd足够大时,可 以认为输入电压是恒压Ud。在电路还没开始工作前,电容Cd就通过电网储能,以 便于启动逆变电路。由四只品闸管构成的

5、单相全控桥式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Ud逆变为中频方波 电压,并将它加到负载电路。负载电路是由感应线圈和补偿电容组成的串联振荡 电路,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通过电感的电流接近正弦波形。与并联补偿逆变电路的强迫换流工作方式不同,串联补偿逆变电路是通过自 然换流来实现工作品闸管之间转换的,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阶段:首先触发品闸管SCR1、SCR4,电流通过正端流入,经过SCR1、串 联振荡负载、SCR4,再由负端流出,此时补偿电容C充上了左正右负的电压。第二阶段:由于电流波形为正弦波,当电流变为负的时候,电流就通过与 SCR1、SCR4同桥臂的续流二极管D1、D4续流,同时给SCR1、SCR4加上了反压,

6、 使 SCR1、SCR4 关断。第三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当SCR1、SCR4完全关断后,我们同时触发品闸管 SCR2和SCR3。此时由于品闸管SCR2、SCR3两端均加有正压,因此马上就能导通。 电容C通过续流二极管。1、品闸管SCR2回路和续流二极管。4、品闸管SCR3回 路放电。当电容C放电完成后,续流二极管D1、D4中不再通过电流,整个回路电 流走向为:正端流入,经过SCR2、串联振荡负载、SCR3,负端流出。电容C开始反 充电,充上左负右正的电压。第四阶段:当电流再一次变为负时,电流将通过续流二极管D2、D3续流,同 时给SCR2、SCR3加上反压,使品闸管SCR2、SCR3关断。第五

7、阶段:当SCR2、SCR3关断后,我们触发SCR1、SCR4,电容C通过D2、 SCR1回路和D3、SCR4回路放电。当电容C放电完成后,续流二极管D2、D3中不 再通过电流,整个回路电流走向为:正端流入,经过SCR1、串联振荡负载、SCR4, 负端流出。电容C开始充电,充上左正右负的电压。以后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由上述分析可知,不管有没有触发脉冲,工作的两只品闸管都会自动关断,而 另外两只品闸管在前两只品闸管关断后才被触发导通,因此串联补偿逆变电路为 自然换流过程。2.2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电压累加要讨论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电压累加,先得从它的等效电路分析着手:图2 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等效电路LCR

8、图2 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等效电路图为分析其工作过程,我们首先对简单串联逆变电路进行计算分析,如图2 所示,其中R为炉体的等效电阻,C为补偿电容,L为炉体电感。心)为输入电 流。输入电压 由电路方程有:(1)Ud = Ur + UC + 气带入各电压表达式,有:U = i(t)R + 1 j i(t)dt + L (1dCdt(2)对(2)式做拉普拉斯变换,可得:U = L - s -1(s) + R -1(s) + I(s) sCs(3)化简可得:1 (s) = U-lT s 2 + s + L LC(4)其特征方程为:L LC =(5)当4河时,方程式的解为衰减解,RLC回路不能形成振荡,不

9、能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必须满足:R 2即一=L LC得:代入(4)式有:1 (s) = U s+a)2 + p 2(6)对式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代入初始条件:U_(0) = 0,,。(0) 二 0,可i (t) = ;$ e-at - sin( g t)(7)U = C -f i(t)dt = ;g je-at sin(gt)dt(8)t1时刻,C上的电压:(9)1 - e% cos(pt1) + 言 sin(pt1)在这里,我们假设在电流过零的时刻就进行工作品闸管的转换,即假设此时 负载电路不经过反并联二极管续流,工作的品闸管就能立刻关断,并且在关断同 时触发另外两只品闸管。则充电时间二东,

10、代入(9)式可得,第一轮充电结束后,电容C的电压为:UC1a=U - 1 + ep”(10)第二轮充电,其初值条件变化为:(0) = 0,U (0) = UCd(11)同理,列出方程:L dl2(t) + i (t)R + j i (t)dt = U + U dt 2 C 2dCi(12)由此可得,当第二轮充电结束后,电容C的电压为:U =j i (t)dt-U = U .e-pK +U - 1+e-pC2C 2CiCid(13)同理,我们可得到第n轮充电后(即第n个半波后)谐振电容C上的电压为:a_U C = U C e?当电路达到稳态时,将有:U = U = UCnn-1C此时稳态电容C上

11、的电压为:aU =工UCa d1 - e pn(14)(15)(16)电感上L上的电压为:Ul= Uc+U广二 Ud1 - e 一萨(17)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串联补偿逆变电路有电压累加,谐振电容上的电压每 半波都有一个叠加过程,直到逆变回路工作于稳态。电容C和电感L上的电压会 逐渐升高,最后的稳态电压会是电源电压的35倍。(上边计算中,我们把负载等 效电路等效为等效电阻R与感应线圈L串联,只是为了证明谐振电容上的电压积 累过程,如果将电阻等效为与电感并联,计算过程比较麻烦,不容易得出方程的 解。为此,我们假设等效电阻与电感串联,来简化计算过程。)这是串联补偿逆变 电路的第一个特性:电压累加。

12、由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知,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第二个特点为: 自然换流。每一次电流反向以后,通过续流二极管的续流过程给工作的品闸管加 上反压,使其关断。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两只品闸管处于导通工作状态。因为是自然换流过程,所以串联补偿逆变电路不存在临界阻尼影响起振的现 象,这是串联补偿逆变电路的一个优势。3主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参数的计算3.1主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的取值根据主电路中发生串联谐振的条件,可得:ReZ(j ) = R当感抗等于容抗,即:主电路发生串联谐振。3.2晶闸管额定值的计算把幅值为气矩形波U 0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得:4Ud(.1 . c 1 . Lsin t + -sin 3t

13、+ -sin 5t + k 35其中基波的幅值和基波有效值分别为:01m01。疽普= 叫_ 2.01兀=0.9Ud品闸管两端电压U在一个周期内的波形图为:前半个周期电压为0,后半 个周期电压加d,因此,品闸管两端承受的电压有效值为:UVT品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u d因此,计算可得品闸管的额定电压为:U =(2 3)U TNdsin0 cos (p +0)0 cos中由(7)式可得,品闸管电流有效值:1 .一 UIVTI 12(t)d(wt) =-2兀兀Z式中,Z 乙 R2 + (wL)2 +品闸管的额定电流为:I=(1.5 2) IVTmaxT (AV )1.574触发电路的设计品闸管触发电

14、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品闸管在需要 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品闸管触发电路往往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 位控制电路、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电路。在本文品闸管变流装置中,要使主电路正常工作,必须要有触发电路与之正 确可靠的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就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触发电路。本次设计的主电路采用的控制方式为移相调压,即通过移相的方式来调节输 出电压脉冲的宽度,实现主电路的调压功能。该主电路对触发电路的要求有以下 几点:1)触发脉冲必须有足够的功率,保证在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对所有合 格的元件都可靠触发。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3)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能够根据控制信号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4)触发脉冲与主电路电源电压必须同步。5)触发电路与主电路之间有必要的电气隔离。由主电路的设计可知,触发电路输出的触发信号是用来控制各个品闸管的导 通,根据以上主电路对触发电路的要求,设计出如图(3)所示的触发电路。这 里采用了 TCA785触发电路,该电路内部由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锯齿波的形成 和脉冲移相环节、同步环节、脉冲相位控制。它可以有效的控制品闸管的通断, 即可有效的控制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