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01423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乘一位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口算和笔算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接下来的“倍的认识”和“进位乘法”的知识积累经验,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笔算。在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得出计算结果,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计算的方法。但对于算理他们不一定理解,特别是在阐述理由时,不一定能够用上准确的数学语言。同样,在教学不进位的两

2、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学生能够根据图意计算出结果,而不一定能从直观的情境图中抽象理解竖式的计算,以及每一步的说理,在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上也有一定的困难。三、目标定位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经历探索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清算理,并掌握计算的方法;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口算与笔算的内在联系。2在学生理清算理后,通过表内乘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在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思

3、考方法和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笔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五、 本课我准备以如下三部分展开教学。(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计算教学一个难点就在于计算的枯燥性。在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结合应用题教学的经验,在问题情境方面下了一点功夫,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产生计算需求;再通过问题推进,使学生产生计算兴趣。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过硬的计算技能,并且是自主投入,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也从一定程度上陪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例如:创设了大象运木头,猴子摘桃等丰富多

4、彩,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计算。产生于现实需要的问题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计算的必要性。(二)合作探索,内化算理,优化方法。1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感悟方法。3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应该怎样列式?学生很快能得出“203”的算式,并能计算出结果。这时我再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交流算法时,根据形象直观的情境图,估计他们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算法。所以在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前面的两种算法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后两种算法。特别是最后一种算法,估计学生都能从“23=6”类推得到“20

5、3=60”,他们在阐述的时候会说:“因为23=6,所以203就是在6后面加0。”在这里我就会追问:“为什么要加0呢?”让学生在思考后认识到“这个2表示2个十,因此从23=6就能得到203=60”。后两种算法的思考是将直观的经验上升到了数学经验,对于接下来继续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一种正向的知识迁移,因此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就帮助学生联系情境图进行启发:每头大象运2堆木头,而每堆木头是10根,就是几个十?那3头大象运了几个十呢?也就是2个十乘3得到几个十?所以结果是多少呢?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上升到抽象的数的组成上的理解,上升了一个认知的高度。照这样计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

6、你会列式计算吗?“208”的积超过100,让学生知道这里再用加法就很麻烦,进而产生优化算法的需要,并体会到优化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想想做做”第1题中,也有算法优化的体现,先比一比、再算一算,在学生计算完后,让学生自己说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想几乘几,再想几十乘几。接着根据“想想做做”第1题的特点,老师和学生合作完成对题,让所有的孩子动起来,相互出题考考对方,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2理解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我将例题2分为两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理解图意后,估计学生都能说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在这里我就要及时提问

7、,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思路:方法一:加法14+14=28方法二: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然后把20和8加起来就是28。方法三:竖式计算。在这里一定要重视整理和交流学生的思路。第二步是建立竖式的模型。在这里我根据多年的教学检验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没有出现从复杂到简化的竖式。而是直击借助学生的已有知识出示简化的竖式,这是在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些学生算法会了,但算理不一定清楚,老师根据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理清每一步的算理。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到情境图中去找,表示什么意思?右边一筐4个,两筐

8、就是42=8个,再把10乘2得20,“2”写在十位上表示20,用同样的方法导图中去寻找算理(左边一筐10个,两筐就是102=20个)。要求一共多少?也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引导,不仅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理解算理,也通过比较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竖式计算直接简化成一般的书写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回顾笔算的过程,再让学生说说“28”是怎么得到的,看似重复,其实并非同一层次的重复,是从直观的理解算理上升到抽象出算理,是一次认知的飞跃。P71的“试一试”,是学生第一次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321”的时候,书写竖式的时候,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要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9、。二是让学生明确“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通过让学生再乘一遍,再次体会乘的过程,初步学会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以及积的书写位置。(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我把本课的练习分为两个层次来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深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完成书本P71的“想想做做”第2、题(1、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第二层次的设计,通过情境的创设,为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以愉悦的、积极的心态陶冶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学习,让快乐陪伴着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并以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的认知从直观形象过渡到抽象,不断地提升学生认知的水平。让我们在付出中获得回报,在平凡中收获精彩,在改革中与快乐同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儿”,让学生今后都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来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