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艺概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01242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锻造工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锻造工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锻造工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锻造工艺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锻造工艺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锻造工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造工艺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锻造工艺概述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 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锻造和冲压同 属塑性加工性质,统称锻压。锻造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成形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的铸态疏松、焊合孔洞,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 于同样材料的铸件。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 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锻造按坯料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和热锻。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 加工,热锻是在高于坯料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上加工。有时还将处于加热状 态,但温度不超过再结晶温度时进行的锻造称为温锻。不过这种划分在生 产中并不完全统一。钢的再结晶温

2、度约为460C,但普遍采用800C作为划分线,高于 800C的是热锻;在300800C之间称为温锻或半热锻。锻造按成形方法则可分为自由锻、模锻、冷镦、径向锻造、挤压、成 形轧制、辊锻、辗扩等。坯料在压力下产生的变形基本不受外部限制的称 自由锻,也称开式锻造;其他锻造方法的坯料变形都受到模具的限制,称 为闭模式锻造。成形轧制、辊锻、辗扩等的成形工具与坯料之间有相对的 旋转运动,对坯料进行逐点、渐近的加压和成形,故又称为旋转锻造。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其次是铝、镁、铜、钛 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状态有棒料、铸锭、金属粉末和液态金属。一般的中小型锻件都用圆形或方形棒料作为坯料。棒料

3、的晶粒组织和 机械性能均匀、良好,形状和尺寸准确,表面质量好,便于组织批量生产。 只要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变形条件,不需要大的锻造变形就能锻出性能优 良的锻件。铸锭仅用于大型锻件。铸锭是铸态组织,有较大的柱状晶和疏松的中 心。因此必须通过大的塑性变形,将柱状晶破碎为细晶粒,将疏松压实, 才能获得优良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经压制和烧结成的粉末冶金预制坯,在热态下经无飞边模锻可制成粉 末锻件。锻件粉末接近于一般模锻件的密度,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 精度高,可减少后续的切削加工。粉末锻件内部组织均匀,没有偏析,可 用于制造小型齿轮等工件。但粉末的价格远高于一般棒材的价格,在生产 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对浇注在模膛的液态金属施加静压力,使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结晶、 流动、塑性变形和成形,就可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模锻件。液态金属模 锻是介于压铸和模锻间的成形方法,特别适用于一般模锻难于成形的复杂 薄壁件。不同的锻造方法有不同的流程,其中以热模锻的工艺流程最长,一般 顺序为:锻坯下料;锻坯加热;辊锻备坯;模锻成形;切边;中间检验, 检验锻件的尺寸和表面缺陷;锻件热处理,用以消除锻造应力,改善金属 切削性能;清理,主要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矫正;检查,一般锻件要经过 外观和硬度检查,重要锻件还要经过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残余应力 等检验和无损探伤。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

5、、冲头或通 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 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锻造加工中,坯料整体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有较大量的塑性流动; 在冲压加工中,坯料主要通过改变各部位面积的空间位置而成形,其内部 不出现较大距离的塑性流动。锻压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制件,也可用于加工 某些非金属,如工程塑料、橡胶、陶瓷坯、砖坯以及复合材料的成形等。锻压和冶金工业中的轧制、拔制等都属于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 但锻压主要用于生产金属制件,而轧制、拔制等主要用于生产板材、带材、 管材、型材和线材等通用性金属材料。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已开始以锤击天然红铜来制造装饰品和小用 品。中国约在公元

6、前2000多年已应用冷锻工艺制造工具,如甘肃武威皇 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铜器物,就有明显的锤击痕迹。商代中期用 陨铁制造武器,采用了加热锻造工艺。春秋后期出现的块炼熟铁,就是经 过反复加热锻造以挤出氧化物夹杂并成形的。最初,人们靠抡锤进行锻造,后来出现通过人拉绳索和滑车来提起重 锤再自由落下的方法锻打坯料。14世纪以后出现了畜力和水力落锤锻造。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制成第一台蒸汽锤,使锻造进入应用动力 的时代。以后陆续出现锻造水压机、电机驱动的夹板锤、空气锻锤和机械 压力机。夹板锤最早应用于美国内战(18611865)期间,用以模锻武器的 零件,随后在欧洲出现了蒸汽模锻锤,模锻工艺逐

7、渐推广。到19世纪末 已形成近代锻压机械的基本门类。20世纪初期,随着汽车开始大量生产,热模锻迅速发展,成为锻造 的主要工艺。20世纪中期,热模锻压力机、平锻机和无砧锻锤逐渐取代 了普通锻锤,提高了生产率,减小了振动和噪声。随着锻坯少无氧化加热 技术、高精度和高寿命模具、热挤压,成形轧制等新锻造工艺和锻造操作 机、机械手以及自动锻造生产线的发展,锻造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果不断 提高。冷锻的出现先于热锻。早期的红铜、金、银薄片和硬币都是冷锻的。 冷锻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到20世纪方得到推广,冷镦、冷挤压、径向锻 造、摆动辗压等相继发展,逐渐形成能生产不需切削加工的精密制件的高 效锻造工艺。早期的冲压

8、只利用铲、剪、冲头、手锤、砧座等简单工具,通过手工 剪切、冲孔、铲凿、敲击使金属板材(主要是铜或铜合金板等)成形,从而 制造锣、铙、钹等乐器和罐类器具。随着中、厚板材产量的增长和冲压液 压机和机械压力机的发展,冲压加工也在19世纪中期开始机械化。1905年美国开始生产成卷的热连轧窄带钢,1926年开始生产宽带钢, 以后又出现冷连轧带钢。同时,板、带材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成本降低。 结合船舶、铁路车辆、锅炉、容器、汽车、制罐等生产的发展,冲压已成 为应用最广泛的成形工艺之一。锻压主要按成形方式和变形温度进行分类。按成形方式锻压可分为锻 造和冲压两大类;按变形温度锻压可分为热锻压、冷锻压、温锻压和

9、等温 锻压等。热锻压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锻压。提高温度能改善金 属的塑性,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使之不易开裂。高温度还能减小 金属的变形抗力,降低所需锻压机械的吨位。但热锻压工序多,工件精度 差,表面不光洁,锻件容易产生氧化、脱碳和烧损。冷锻压是在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锻压,通常所说的冷锻压多 专指在常温下的锻压,而将在高于常温、但又不超过再结晶温度下的锻压 称为温锻压。温锻压的精度较高,表面较光洁而变形抗力不大。在常温下冷锻压成形的工件,其形状和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加工 工序少,便于自动化生产。许多冷锻、冷冲压件可以直接用作零件或制品, 而不再需要切削加工。但冷锻时,因金属

10、的塑性低,变形时易产生开裂, 变形抗力大,需要大吨位的锻压机械。等温锻压是在整个成形过程中坯料温度保持恒定值。等温锻压是为了 充分利用某些金属在等一温度下所具有的高塑性,或是为了获得特定的组 织和性能。等温锻压需要将模具和坯料一起保持恒温,所需费用较高,仅 用于特殊的锻压工艺,如超塑成形。锻压可以改变金属组织,提高金属性能。铸锭经过热锻压后,原来的 铸态疏松、孔隙、微裂等被压实或焊合;原来的枝状结晶被打碎,使晶粒 变细;同时改变原来的碳化物偏析和不均匀分布,使组织均匀,从而获得 内部密实、均匀、细微、综合性能好、使用可靠的锻件。锻件经热锻变形 后,金属是纤维组织;经冷锻变形后,金属晶体呈有序性

11、。锻压是使金属进行塑性流动而制成所需形状的工件。金属受外力产生 塑性流动后体积不变,而且金属总是向阻力最小的部分流动。生产中,常 根据这些规律控制工件形状,实现镦粗拔长、扩孔、弯曲、拉深等变形。锻压出的工件尺寸精确、有利于组织批量生产。模锻、挤压、冲压等 应用模具成形的尺寸精确、稳定。可采用高效锻压机械和自动锻压生产线, 组织专业化大批量或大量生产。锻压的生产过程包括成形前的锻坯下料、锻坯加热和预处理;成形后 工件的热处理、清理、校正和检验。常用的锻压机械有锻锤、液压机和机 械压力机。锻锤具有较大的冲击速度,利于金属塑性流动,但会产生震动; 液压机用静力锻造,有利于锻透金属和改善组织,工作平稳

12、,但生产率低; 机械压力机行程固定,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未来锻压工艺将向提高锻压件的内在质量、发展精密锻造和精密冲压 技术、研制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锻压设备和锻压生产线、发展柔性 锻压成形系统、发展新型锻压材料和锻压加工方法等方面发展。提高锻压件的内在质量,主要是提高它们的机械性能(强度、塑性、 韧性、疲劳强度)和可靠度。这需要更好地应用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应用 内在质量更好的材料;正确进行锻前加热和锻造热处理;更严格和更广泛 地对锻压件进行无损探伤。少、无切削加工是机械工业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 能源消耗的最重要的措施和方向。锻坯少、无氧化加热,以及高硬、耐磨、 长寿模具

13、材料和表面处理方法的发展,将有利于精密锻造、精密冲压的扩 大应用。一中频感应加热锻造炉主要特点:1、用于铜棒、铁棒、铝棒材加热;2、超小体积,可移动,占地仅0.6平方米,方便与任何锻、轧设备配 合使用;3、安装、调试和操作非常方便,一学即会;4、感应加热,使棒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所需温度,极大地减少金 属氧化,既省料又提高锻造质量;5、中频加热15以上棒料,更透热、更均匀、更快速;6、24小时不 间断工作;7、自动送料;8、省电、环保、降低成本和人力开支;9、方便更换炉体,以适应棒料整体加热或端部加热的不同要求;10、 采用超小型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与传统中频电源截然不同;主要型号和适 用范

14、围:T某Z-3535KW锻造炉T某Z-4545KW锻造炉推荐用于15 30长 度40MM左右短棒料加热推荐用于15-50棒料加热T某Z-110110KW锻造 推荐用于25-50棒料加炉热T某Z-7070KW锻造炉棒料中频感应加热锻造炉组成:1、35-110KW中频加热电源2、补偿电容箱3、整料或端料加热圈及机构4、气功送料机构5、工作台热模锻技术新发展中国加入WTO,市场国际化、采购全球化必将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巨 大的商机,特别是汽车、航天制造业;国家计委、科技部共同发布的当 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已确定了汽车领域优先发展的 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工业的“小型化

15、、轻量化和 高速化”发展方向,为中国的锻造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上的 零件60%是用锻压方法生产的。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日本、德国的 汽车工业如此发达,得益于其锻压技术及设备的领先地位。我国的锻造工 业要适应入世后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用高新技术武装自己,提升自己, 坚定不移地走“精密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强身之路。我国汽车工业发 展目前已呈现多元化倾向,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发展,为适应不同消费者的 要求,轿车市场已呈现多品牌、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必然造成了锻件 需求的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锻压行业近十年还应优先考虑如何 令生产更具柔性,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及时生产”要求。二、锻造行业的技术进步锻造行业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