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1192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 小农经济B. 自给自足C. 男耕女织D. 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由材料“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可以得出,代田法旨在保持土壤肥力,提高生产效率,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小农经济的的特点,A不正确;BC与材料所述不符。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

2、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 生产本钱较低,官府出资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答案】D【解析】工种繁多反映了生产专业细化,监督人员多反映了官府掌控官营手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效率低下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本钱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面向市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此题选D。3.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 中国

3、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 民间贸易开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BCD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存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

4、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明朝A. 鼓励民间贸易B. 禁绝朝贡贸易C. 实行海禁政策D. 造船技术落后【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应选C。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只允许维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朝贡贸易,排除AB;材料中的情形是由于政府限制引起的,不是因为造船技术落后,排除D。5.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B. 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

5、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最正确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两个大的影响是A项、C项,它们是并列的,都代表了历史开展的趋势。A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影响。C项是对世界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今。B项是当时最直接的影响,D项不是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考点:此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的近代史,在西方史学界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西史学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史学界对新航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以下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史观的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有罪恶说,也有进步说,

6、其争议的根本之处在于史观的不同。文明史观强调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一般对新航路开辟给予较高的评价,而革命史观那么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的灾难。2中国的角度:新航路开辟与中国联系密切,首先中国的罗盘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没有抓住新航路开辟的机遇,仍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3世界市场的角度: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它与三次科技革命一起构成了一幅世界市场不断开展的蓝图,高考命题站在这一角度结合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分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

7、组织是经济发动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 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 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再认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商业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成为商业殖民帝国,A项符合题意;C项是18世纪的;D项是荷兰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与“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发动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不符。考点: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名师点睛】荷兰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

8、市场1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享有很多特权,在它们组织下,荷兰积极参与剧烈的殖民竞争。2抢占殖民地:荷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在亚洲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占据过中国的台湾,在北美的哈德逊河畔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3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7.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谷物法?正式公布。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A.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B. 贸易保护主义政

9、策盛行C. 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 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答案】D【解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谷物法?是国家对经济的一种干预,从1815年?谷物法?正式公布,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可以表达出自由贸易的开展,结合时间来判断,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此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自由主义;B选项与材料内容相反;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点睛:解答此题关键点有二:一是时间,材料中给出了1813年、1815年、1846年。这三个时间段英国工业革命逐步开展并最终完成,所以材料表达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二是?谷物法?代表的含义,它代表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确

10、这点可以很容易的解答。8.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 美、德等国经济开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主要国家几乎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进,为资本主义经济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英国经济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A错误;美、德等国经济开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结果,不是造成这种转变的政治前提,B错误;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

11、展,不是造成这种转变的政治前提,C错误。9.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 乱以下各项,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 创办洋务工业B. 推行清末新政C. 提倡民主科学D. 尝试西方政制【答案】A【解析】【详解】洋务派创办洋务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符合材料中的认识,故答案为A项。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与提倡民主科学和尝试西方政制一样,均不是“非重要成分的变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10. 1897

12、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考点定

13、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开展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时间,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但后边的材料又为学生解题设置了一重障碍,它没有直接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好开展,这也是出题者智慧的一种表达。11.自从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每当党提出调整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生产关系时,总有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的情况出现,虽然屡次禁止,但一有时机又重新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 农民要求实行土地私有制B. 农业合作化遭到农民的普遍抵抗C. 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开展状况D. 党和政府农村政策

14、的失败【答案】C【解析】“总有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的情况出现,虽然屡次禁止,但一有时机又重新出现说明农村实行的这一举措适应了农村生产关系开展,导致屡禁不止,C正确;此时土地属于公有制,A错误;B中抵抗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失败说法错误。点睛:历史史实来对材料进行理解,可以以安徽、四川农民率先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搞“包产到户为例来理解。12.以下图为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A. “一五方案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B. “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D.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开展

15、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58年我国开始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变化图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一五方案是1953年开始的,从变化图上看农业总产值并没有明显下降,A错误。“三大改造是1953年到1956年,从图上看1956年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B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说明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不是呈现持续健康开展趋势,故D 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开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阔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它实际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13.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先后展开。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主要表达在A. 所有制结构B. 分配原那么C. 经营管理方式D. 市场导向【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