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01184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肩周炎健康教育 1,经摄片检查未发现肩周其他病变的前提下,可采取体育锻炼,持之以恒。为防止引起剧烈疼痛,可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这对于分离粘连功能有良好效果。2,开展肩部摆动活动;即患肩的手前后左右画圈摆动,一日多次。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循序渐近,防操之过急。3,开展爬墙活动;即患肩的手顺墙壁向上移动,一日多次,以恢复肩部伸展。4,双手交叉在头后,做向后掰肩的动作或浴巾擦背式动作。5,将手臂上举,前臂曲至手触摸到对侧耳部。6,可用局部按摩,热敷或其他理辽法。并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凉。7,参加生产劳动时,应注意肩关节的承受能力,避免用力过猛和过大强度。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1,

2、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易发病。2,本症的症状有周身骨痛,身材变矮驼背,腰肌痉挛,易骨折。3,骨质疏松症,易发生于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营养不均衡和吸烟及少活动的人。女性停经年龄越早,越易发病。4,本症尤应重视早期预防。(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2),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并可增加和保持肌力,维持躯体关节的稳定性。(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肉禽蛋则蛋白质含量丰富。(4),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跤容易造成前臂及

3、股骨等处的骨折。下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1,说明饮食及多饮水的重要性,多吃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实。2,说明骨牵引的目的及注意点,维持骨折复位,为了使牵引有效,使骨折早日康复,不可随意调试装置。3,上石膏肢体要垫高至合适的位置。如髌骨骨折维持伸展180度,防止石膏折断,并及时报告石膏处感觉,如压迫,剧痛,脚,下肢颜色是否变紫,变黑。4,讲明卧床的意义,手术病人卧床2-6周,过早下床活动会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髓内针折弯,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严重后果。5,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肌肉舒缩活动,每日不少于1000次,预防深静脉的发生。去除固定后1-2周,下床进行适当功能锻炼

4、,髌骨骨折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和小幅度的膝功能活动,4-6周后开始活动膝关节,其幅度应逐渐增加,但负重需要等骨折愈合后。上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1,多吃高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等以防止发生便秘。2,了解夹板或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肢体抬高于心脏水平15CM-20CM逾越或下床时,上肢用三角巾悬吊。3,上石膏后如发生以下症状及时报告:肿胀、发凉、皮肤颜色发紫、伤口渗血、剧痛。4,说明石膏的保洁工作,避免石膏与硬物撞击,脏时可用布沾洗涤剂擦洗,清洁后立即擦干。5,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教导病人运动石膏的上下关节,每一小时一次。手指的屈伸及握拳动作,肩部活动抬高石膏的手臂,使指

5、头高过头部要注意。拆除外固定后,练习肘关节的伸直屈曲、旋后、旋前等活动。6,出院后在2-3月内仍要注意保护受伤的肢体,不可提重物,防止骨折间隙增大,引起骨不连。定期门诊复查。石膏固定病人健康教育1,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2,注意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如发现皮肤发绀,发冷,肿胀,麻木或疼痛,应及时报告医生。3,石膏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捏,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4,若石膏固定处有疼痛感或异味,应及时汇报医生。5,鼓励病人作石膏内肌肉运动,病情允许时适当下床活动。6,禁止用硬物抓石膏内皮肤,以防皮肤损伤。7,保持石膏的整洁,避免污染,石膏拆除时可做肌肉按

6、摩,并加强功能锻炼。牵引病人健康教育教育1,注意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及皮肤感觉,有异常及时报告。2,保持牵引有效,根据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和患者肢长平衡,牵引绳上不能放置物品,需悬空,防止影响牵引效果。3,保持正确的牵引体位。,患者需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应尽量外展,胫腓骨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内翻,有利于骨折复位。4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改变,由医生决定。5保持牵引孔处的清洁干燥,有痂皮时不可以随意去除。6练习深呼吸,咳嗽。每两小时改变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多饮水,多进粗纤维食物。7,进行肌从关节活动。病情允许可练习

7、全身活动,如扩胸,抬起上身等。截瘫病人健康教育 一健康指导 1,卧硬板床,床铺保持干净、清洁、柔软。2,四肢保持功能,防止各个关节过伸或过展,定时被活动及按摩,鼓励主动活动。3,为了预防足下垂,可在足下及足底放置软枕,保持足关 节90度,每日数次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4,加强营养少量多餐,多进食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以利于大便通畅。少吃甜食和易产气食物,以免腹胀。二功能锻炼指导:1,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有利于肢体的功能的逐渐恢复。2,进行四肢主动和被动活动,如上肢外展、扩胸运动、两手捏橡皮球或毛巾,鼓励病人自己进餐或在别人协助

8、进餐。三预防各种并发症:1,预防压疮:(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邹折。(2)将骨隆突受压部位垫以软枕、海绵等,以减轻局部组织受压。(3)勤翻身,每一小时翻身一次,可用气床垫。(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汗、尿等浸渍,每日用温水擦身2-3次,避免托、拉等动作。2,预防肺部并发症:(1)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2)鼓励病人自己刷牙。(3)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病人深呼吸,在呼气一半时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咳出,(4)每次翻身拍背时配合拍背部,通过叩击震动背部,使痰液易于咳出。3,预防泌尿素感染及结石:(1)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温水清洗。(2)保留导尿的病人,导尿

9、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并鼓励多饮水。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 做好饮食指导是避免早期腹胀和卧床便秘的 有效措施。早期腹胀是由于受伤引起腹胀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发生腹胀。所以,教育患者早期进食易消化食物,待有解第一次大便后或受伤5天后逐渐加强营养。特别是老年人患者,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每日晨起饮用淡盐水一杯,防便秘。2, 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指导 早期锻炼可以促进血肿吸收,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操作后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通过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达到复位及治疗目的。正确指导和督促患者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指导时要根据患者个体体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教育,嘱

10、咐要循序渐进地加强锻炼。一般伤后2d-3d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卧硬床板,骨折部垫枕起固定作用,锻炼时要配带腰围, 同时教会家属一切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帮助督促患者完成训练。3,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因为治疗较长时间卧床,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教育患者进行床上运动的方法,如;鼓励患者进行四肢主动,被动,活动加强足踝,足趾运动,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按摩下肢肌肉,多做双上肢外展扩胸运动。经常更换体位,做有效咳嗽,深呼吸,进行力所能及的事,增加饮水量,保持尿液通常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出院指导 如还没到期起床,继续预防前述并发症,继续功能

11、锻炼8周-12周后可下床活动,但不可作弯腰动作,3个月后方可练习弯腰活动,4个月-6个月后可适当参加劳动,腰背肌锻炼应坚持半月到一个月以上。腰段损伤)和腹式呼吸训练(颈段损伤)及体位排痰训练等。胸廓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适度压迫胸骨使肋骨活动,防止肋椎关节或肋横突关节粘连,但有肋骨骨折等胸部损伤者禁用。 (5)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纠正逼尿肌和括约肌的活动异常,恢复协同活动。保持膀胱容量达到300400 ml避免尿失禁和尿潴留。可采取间歇导尿的方法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停止导尿。还可应用药物、理疗和针灸的方法改善排尿问题。 (6)排便障碍的康复脊髓损伤患者

12、的排便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少见。可以改变饮食结构,尽量采用粗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保证合理的身体水平衡,从而使粪团保持柔软。此外肛门牵张训练、药物治疗、腹部按摩等也有助于排便。3,从卧床到坐位的适应性训练 进行坐起训练时,可以先将床头抬起,以后逐渐增加抬起的角度,使患者慢慢适应。进行站立训练的初期,应避免将起立台调整到过大的角度,并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状况,遇到情况做到能够及时调节直立的角度。每次的训练时间需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最初以30min一次为宜,每天有规律地进行12次。4,翻身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翻身的方法有两种。不用辅助具:双上肢伸直,头、躯干协同向两侧

13、摇摆,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向希望翻转的一侧再用力摆动,即可达到翻身的目的。借助辅助用具:可借助床栏扶手等,一侧上肢勾住同侧的床栏,另一上肢向同侧摆动,头、躯干协同摆动即可达到目的。双上肢及手功能正常患者亦可用上述方法翻身。5,坐位平衡练习 患者能直腿坐在床上后,即可训练其坐位稳定性,首先从双手支撑开始,然后过渡到不用手支撑保持坐位,逐步过渡到能抵抗一定的破坏力又能保持平衡。患者坐了一定的时间,一定要进行臀部减压,以防止压疮的发生。通常每30min进行一次,每次30秒,可采用双手支撑在扶手上进行臀部减压。6,轮椅到床的转移训练 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应注意把脚放在地板上,让脚与地面垂直,这样在转移中可

14、最大限度地让脚负重。首先刹住轮椅,之后,患者头向下,向床的方向摆动,一手撑床,一手撑住轮椅扶手,提起臀部向床移动,臀部对准床后坐下。7,从坐位站起的训练 患者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从坐位站起的情况,如从轮椅、坐便器、汽车或家居椅上站起。这里以从轮椅上站起为例,患者一手扶住轮椅的扶手,另一手扶住拐杖,先将臀部挪到坐垫前缘,然后双手同时用力,患者从轮椅中站起,调整姿势,抓住另一根拐杖站好。8,从站位坐下的训练 患者面对轮椅:患者一只手撒开拐杖撑于轮椅扶手上,然后另一只手同样撑于扶手上,双手支撑身体向一侧旋转,之后松开一只手继续向支撑侧旋转,直到臀部对准轮椅,降低身体坐在座垫上。患者背对轮椅:将拐杖重新向

15、后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降低身体坐下即可。9,步行训练 一般来说,步行方式可采用四点步态、摆至步或摆过步。四点步态:一般先将左侧拐杖向前摆动, 然后向前迈右侧下肢,之后右侧拐杖向前摆动,最后向前迈左侧下肢。重复此动作即完成步行动作。此种方法速度慢但稳定。摆至步:双拐同时摆动向前,然后双上肢支撑,双腿同时向前摆动,双脚落地的位置不超过双拐的连线。此种方法摔倒的危险相对小些。摆过步:双拐同时摆动向前,然后双上肢支撑,双腿同时向前摆动,双脚落地的位置超过双拐的连线。此种方法不稳定但速度快。10,减重步行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是运用电动升降及吊带控制,减轻患者腿部的重量,从而使患者有能力支持自己余下部分的体重,这样患者就可以进行站立和步行功能的训练了。对于一些脊髓不完全损伤的患者,随着患者双腿的功能不断提高,减去的重量也越来越少,最终患者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安全地站立和步行。对于其他患者也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信心,改善心理状况,预防并发症的作用。11,并发症的处理(1)压疮 压疮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其形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局部所受的压力过大,二是受压的时间过长。此外由于剪力或摩擦力产生的压力也可造成压疮,最常出现在缺乏肌肉或脂肪缓冲的骨骼突起部位。压疮的防治包括定时翻身,减压;注意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烫伤、擦伤的皮肤损伤。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