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01139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注意事项禁忌症:1、病情过于严重或在进行性加重中,如深度昏迷、颅压过高、严重的精神障碍、血压过高等。2、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如严重的感染,糖尿病酮症、急性心肌梗死等;3、严重的系统性并发症,如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急性肾功能不全、风湿病活动期、严重的精神病等。软瘫期注意事项:1、加强对患侧肢体关节的保护,防止关节的损伤(特别是肩和髋关节)。2、在各项康复训练中防止屏气。3、要求患者加强对患侧的注意。4、对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期间,应在治疗前后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一般心率不超过120次每分钟,收缩压升高不宜超过20mmHg到40mmHg.5、尽量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2、积极配合治疗师的治疗。痉挛期1、在各项训练中,要注意保持躯干的正确姿势和头的中立位,必要时可借助镜子的反馈作用提醒患者;2、动作的完成要规范,不断矫正异常动作;3、在进行关节肌肉的挤压牵张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关节、肌肉、韧带的损伤;4、训练中一旦出现肌肉痉挛,应及时控制;5、避免过度用力活动,强度由中道大,动作难度由简单到复杂;6、在训练中强调患者主动配合和主动活动,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7、训练中加强保护,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进行指导;8、要把患侧看成一个整体,训练中要全盘考虑。恢复期 1、 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训练量由少到多,训练难度由简单到复杂。运动训练按照人类运动发育的规律,由简到繁

3、,由易到难,从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位平衡步行。2、 把步行、上下楼等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开始就注意输入正确动作模式;3、 作业治疗和ADL训练强调用患肢完成;4、 将肌力训练与作业治疗和ADL训练相结合,让患者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肌力;5、 注意对患肢保护,防止继发性损伤。后遗症期 1、 患侧肢体功能虽不能恢复,但仍要注意加强该侧肢体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肌腱、韧带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尽量发挥患手的辅助功能;注意患侧肢体的保护,防止进一步损伤。2、 充分利用矫形器、辅助具、保护具(如手杖,步行器,轮椅,支具,功能性电刺激)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补偿患肢功能。对家庭、

4、社会环境做必要的改造。3、 注意完成动作过程中的安全性。4、 对有工作潜力的未退休的患者,酌情进行职业康复训练,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5、 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颅脑损伤患者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 早期仔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对合并有多脏器损伤、病情不稳的患者暂缓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时切忌用力活动患者的肢体,以免肌肉拉伤、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发生。2、 恢复期患者进行运动或认知、言语训练时避免时间过长引起的疲劳;对一些兴奋性异常增高的患者,避免进行有损伤性的作业活动如雕刻、剪纸;对视力差和有共济失调的患者避免使用细小的活动工具和操作材料如贴花、缝纫等。3、 后遗症

5、期患者残留的各种功能障碍恢复较慢,会导致焦虑、忧愁、痛苦等不良情绪,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丧失生活的信心,因此,应积极争取家庭的配合,尽早开始详细计划的家庭运动训练方案,长期耐心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必可收到良好效果。4、 脑外伤后运动以及其他各种功能恢复潜力巨大,需坚持康复治疗,往往产生满意的结果。急性脑外伤后大部分神经功能可在6个月内恢复,且可持续恢复至2年或更长。有时看来是永久认知和运动障碍,仍有可能在解决某一特殊功能障碍后获得新的技能,尽管有时可能很慢。这样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常进入持久的学习和适应进程。脊髓损伤的注意事项清洁导尿技术适应症-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残余

6、尿超过80100ml)的脊髓损伤或其他神经瘫痪,神志不清并主动配合患者。禁忌症-1、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以及尿道内压疮。 2、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3、接受大量输液。 4、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5、有显著出血倾向。 6、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 注意事项 1、 患者必须有定时定量喝水、定时排尿的制度,以便合理选择导尿时机。2、 患者每日进水量一般不需要超过2000ml,保持尿量8001000ml/d左右。3、 尽管导尿管不强调严格消毒,但是仍然要强调充分地清洗和合理保存。4、 插入动作必须轻柔,不可有暴力,以避免尿道损伤。膀胱控制训练适应症-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患者合并膀胱控制障碍,

7、包括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等。患者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否则可由陪护者进行。但是患者必须能够主动配合。禁忌症-1、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 2、膀胱或尿路严重感染。3、严重前列腺肥大或肿瘤。注意事项1、 开始训练时必须加强膀胱残余尿量的监测,避免发生尿潴留。2、 避免由于膀胱过度充盈或者手法加压过分,导致尿液返流到肾脏。3、 膀胱反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训练时注意循序渐进。4、 合并痉挛时,膀胱排空活动与痉挛的发作密切相关,需要注意排尿和解除肌肉痉挛的关系。直肠控制训练适应症-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患者合并直肠控制障碍,包括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等。患者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

8、否则可由陪护者进行。但是患者必须能够主动配合。禁忌症-1、神志不清无法配合治疗。 2、肛门和直肠局部皮肤破损或严重感染。 3、肛门和直肠肿瘤。注意事项1、 肛门功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训练时注意循序渐进。2、 合并痉挛时,直肠活动与痉挛有关,需要加以注意。减重训练技术适应症-主要适用于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导致的下肢神经瘫痪,包括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和脑外伤后偏瘫、帕金森综合症、外周性下肢瘫痪、多发性硬化症、脑瘫。也可适用于下肢骨关节炎和手术后、截肢的步行训练。禁忌症-1脊柱不稳定。2下肢骨折未充分愈合或关节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3患者不能主动配合。4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5体位性低血

9、压。6严重骨质疏松症。慎用于下肢主动收缩肌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矫形器者,以免发生关节损伤。注意事项1、 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挛。也要注意避免局部过分压力而导致压疮。男性患者特别注意吊带不能压迫睾丸。悬吊重量不能落在腋下,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吊带一般不宜固定在大腿,以免影响步态。2、 减重程度要适当,一般减重小于40%体重。过分减重将导致身体摆动幅度增大,下肢本体感觉反馈传入减少。而减重不足将导致患者步行困难。3、 悬吊装置必须可靠,避免吊带松动或滑脱而导致患者跌倒。4、 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指导和保护。5、 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快,造成危险。6、 步行时患

10、者可以佩带矫形器。关节置换的运动治疗 1肌力训练2关节牵伸3关节活动度练习4步行训练5非受累肢体和全身训练其他治疗1、 健康教育2、 冷热疗、电疗、光疗等3、 关节保护技术4、 药物治疗5、 ADL训练6、 心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注意事项4种危险而应避免的体位 1髋屈曲超过90度 2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 3伸髋外旋 4屈髋内旋根据手术入路,体位限制有所不同后外侧入路手术-应避免屈曲超过90度、过度旋转和内收前外侧入路手术-应避免外旋为了防止患肢内收、内旋,在患者术后睡觉或休息时使用枕头使患者的髋关节外展,通常使用612周,12周后,髋关节的假囊形成,此时的肌力也足以控制髋关节的稳定。全髋关节置换术46周后,患者髋关节能够完全伸直、屈曲8090度、轻度内旋(2030度)和外旋,并且可以再忍受的范围内被动外展。术后远期应避免的姿势 1低座起立 2翘二郎腿或两腿交叉 3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屈曲 4避免术侧髋关节伸直、内收、内旋位,使患侧髋关节处于轻度外展或中立位 5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