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0857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龙煤矿地质说明书文字.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说明书为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并按照煤矿质量标准准化验收,依据本矿设计方案安全专篇,特编制此地质说明书。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本矿区域由老到新依次出露的地层有:中上寒武统的娄山关群(z-3ls)、奥陶系(O)、二叠系(P)、三叠系(T)等地层,缺失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C)等地层。铜龙煤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等,现将其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性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产腕足类、蜒科等生物化石。厚度大于100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本区的含

2、煤地层。岩性由灰、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线)组成。其中的C7、C9、C11为矿区稳定可采煤层。C12为不稳定煤层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厚度75.91104.03米平均厚91.68米。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厚40.9760.06米平均厚51.45米。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下部岩性为灰黄、灰色页岩;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层、含泥质灰岩;上部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厚度大于300m。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灰色薄至中

3、厚层状细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度大于250米。含煤岩系特征工作区内的含煤岩系为二叠上统龙潭组(P3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回沉积组成。岩性以灰色、灰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中薄层的粉砂岩,煤层及煤线等岩性组成,粉砂岩中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常组成互层,显层纹构造。该区内含煤岩系厚75.91104.03米,平均厚91.98米,含煤层及煤线12层。其中含可采及大部分可采煤层3层,煤线9层。在同一煤沉积旋回中,各岩性粒度普遍为渐变关系,由粗到细,或由细到粗,垂向上正粒序层理或逆序层理。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或灰岩;底板为粘土岩及炭质泥岩,产植物茎及叶片化石。现将含煤岩系岩性组

4、合特征自上而下简述如下:浅灰至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级黄铁矿结核。平均厚5.5米,为矿区进入煤系地层的标志层。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含生物化石碎屑,厚1.923.14米,平均厚2.56米。上部为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黑色泥岩,中夹煤线或炭质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平均厚13.91米。煤层:褐黑色块状、碎块状,半亮型、半金属光泽,阶梯状参差状断口。厚0.250.61米,平均厚0.39米。上部灰至灰黑色泥岩,下部为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水平层理,平均厚8.89米。煤层:钢灰色、块状、碎块状,光亮型,金刚光泽,贝壳状断口,阶梯状断口。厚0.921.23米,平均厚1.0

5、9米。(C7煤层)。上部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含铁质灰岩,底部为泥质粉砂岩,中夹煤线。平均厚12.02米。煤层:黑色,块状、碎块状、碎粒状,上部较致密,下部较疏松,中夹一层含炭质泥岩,泥岩夹矸,夹矸厚0.200.60米。煤层平均厚2.70米。(C9煤层)。深灰色泥岩,上部为粉砂质泥岩,菱铁质灰岩,中夹煤线。平均厚22.10米。煤层:黑色,半暗至半亮型,块状、含黄铁矿结核,煤层厚1.661.78米,平均厚1.74米。(C11煤层)。中夹一层炭质泥岩夹矸,厚0.100.15米。上部为泥岩、粉砂岩,下部为含生物碎屑灰岩,见较多黄铁矿结核,平均厚18.68米。煤层:黑色,色泽较暗,

6、碎块状、粉状。半暗型,厚0.130.31米,平均厚0.23米。(C12煤层)。瓦灰色粘土岩,含粉晶状,晶粒状黄铁矿。厚0.765.39米,平均厚3.77米。假整合下伏地层中二叠统茅口组(P2m)灰岩。(二)构造铜龙煤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东部。现今的各构造轮廓均定型于燕山期地壳运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北段轴向近南北、南段近东西,既有排列轴近南北的纵排,也有排列轴近东西的横排,单个褶皱形态常呈“S”形弯转。由北西向南东依次展示排列有茅台向斜、中枢背斜、长岗向斜、枫香坝背斜,这些构造形迹中,一般背斜较宽展,向斜较狭窄,大的纵张断裂大

7、都发育于背斜的轴部,向斜中断裂构造不发育。铜龙煤矿位于长岗向斜南段的近南翼,未发现有大的断裂构造。矿区位于长岗向斜南翼西段,地层呈单斜产出,产状较稳定,倾向345360,倾角一般4856,矿区内岩层,地层层序完整,未见断层和岩浆岩活动,地质构造简单。(三)煤层工作区内含煤岩系共含煤层(线)共12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3层,零星可采和煤线9层。煤层总厚7.54米,含煤岩系平均厚91.98米,含煤率8.20%;可采煤层总厚6.07米,含煤率为6.60%。矿区内含煤层及煤线共12层,共中全区可采的3层(C7、C9、C11),其余为零星可采煤层和煤线,现将其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及上、下煤层之间关系

8、分述如下:C7煤层:赋存于龙潭组(P3l)含煤岩系的上部,上距长兴组(P3C)灰岩底界32米,下距C9煤层顶界13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一般不含矸石,煤层厚0.921.23米,一般厚1.00米,属结构简单的薄煤层,区内稳定可采。C9煤层:位于龙潭组(P3l)含煤岩系的中上部,上距C7煤层顶界13米,下距C11煤层顶界22米,呈层状产出,局部夹一层0.100.60米厚矸石层,煤层厚2.702.50米,一般2.80米,属结构简单的中厚煤层。C11煤层:位于龙潭组(P3l)含煤岩系的中下部,上距C9煤层底界22米,下距C12煤层顶界18米,呈层状产出,一般含一层厚0.100.15米厚的矸石层,全

9、区可采,煤层厚1.661.78米,一般厚1.70米,属结构简单的中厚煤层。C12煤层:位于龙潭组(P3l)含煤岩系的近底部,上距C11煤层底界18米,下距茅口组(P2m)灰岩层顶界面0.765.39米,一般3.00米,呈层状产出,煤层厚0.130.31米,一般厚0.23米,属结构较复杂的薄煤层,区内仅局部可采。该矿区所处区域,煤层编号较混乱,无人作过系统的区域性煤层对比,储量核实报告只对矿区内的煤层,按矿山习称的煤层编号作一简单的对比,主要根据煤层间距离(层间距法)、煤层顶板的岩性标志(标志层法)、煤层结构等特征进行对比。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31。表131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表煤层编号煤层

10、厚度(米)煤层间距(米)岩性特征煤层结构稳定性备注最小最大一般顶板底板C70.921.231.00距长兴灰岩底界32米粉砂岩泥岩简单较稳定13C92.703.502.80泥岩粉砂岩简单(一层矸石)稳定22C111.601.801.70粉砂岩粉砂岩简单(一层矸石)稳定18下距茅口灰岩顶界3米C120.100.300.20泥质灰岩粘土岩简单不可采(四)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该矿区煤的物质为陆源植物,属陆源腐植煤,在漫长的成煤过程中受地热的影响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区内各层煤的变质程度均较高,属无烟煤类。C7煤层:块状,碎块状,贝壳状断口,中细条带,半亮型,有机组分,镜质组占86.48%,为基质

11、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少量结构镜质体,碎屑镜质体。惰质组占13.52%,多为半丝质体,氧化丝质体,次为碎屑丝质体,少量微粒体。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少量石英,黄铁矿。有机总量占92.91%,无机总量占7.09%,镜煤反射率(R0max%):4.76(40),显微硬度(HVN/mm2):3.19(20),变质程度为无烟煤VII1阶段。C9煤层:块状,碎块状,贝壳状断口,以亮煤为主,中细条带,半亮型,有机组分占92.45%,其中镜质组占86.62%,以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为主,惰质组占13.38%,以半丝质体,氧化丝质体为主。无机组分占7.55%,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黄铁矿、少量石英、方解石,镜

12、煤反射率(R0max%):2.79(40),显微硬度(HVN/mm2):3.22(20),变质程度:无烟煤VII1阶段。C11煤层:块状,贝壳状断口,以亮煤为主,线理一细条带,半亮型,有机组分占93.76%,其中镜质组占86.38%,以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为主,惰质组占13.62%,以半丝质体、氧化丝质体为主,无机组分占6.24%,以粘土矿物为主,少量石英、黄铁矿。镜煤反射率(R0max%):2.81(40),显微硬度(HVN/mm2)3.26(20),变质程度:无烟煤VIII阶段。2.煤的化学组分根据收集以往矿区已有化验测试成果资料及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采样化验测试资料,矿区可采煤层的化学

13、组分如表:表132铜龙煤矿各煤层样品分析综合成果表煤层煤质分析(%)发热量(Qnet.d)(MJ/kg)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硫分(St.d)C71.593.252.1815.2624.7019.937.57 9.248.531.142.531.7026.3330.9828.82C92.022.972.4714.0522.6517.807.2710.368.761.442.411.9727.1130.6329.39C111.672.802.2011.3932.4021.638.1412.549.731.892.702.2123.4431.7928.00该矿区的可采煤层,

14、在地表及浅部风氧化后,常成粉状、颗粒状褐黑色含腐植酸的暗淡色风氧化煤层,煤层风氧化带深度常与地形和地下水的活动有关,矿区煤层地表风氧化带的垂直深度为2030米。沿煤层斜深一般为50米。3.煤的类型和品级该矿区各煤层的煤,自然类型为陆源腐植煤,按变质程度均为无烟煤VII1阶段。按工业用途分属动力和化工用煤。质量品级,按国家煤炭质量分级大致可归纳为:C7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C9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C11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3. 煤层风氧化带根据矿区附近原生产窑及老窑开采情况,煤层风、氧化带为露头往下垂深20m。(五)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区域上属中低低中山侵蚀高原山

15、地地貌。五马河(赤水上游干流)位于矿区北界外附近,为区域上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631米,底板含水层地下水排泄于该河床。矿区地表总体上南、西高,北、东低,主要为高山斜坡,其间发育有冲沟、陡崖及洼地等。最高点为矿区南西界附近的一座山头,标高为1173.5米,最低点为北面溪流河床,标高665米,地形高差528.5米。山体走向大致为东西向。该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363.9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825.4毫米。整体上讲年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雨季时节为五月至十八,雨量达8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12%,汛期最长连续降水15天,降水量达176.2mm,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份为枯水季节。该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处于地形的高山斜坡地带,岩层倾向和斜坡同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