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0857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梦瑶:“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之初探.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县(区) 西湖区 学校 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 姓名:叶梦瑶 研修帐号:_261_ 案例题目:三年级 “看图写话” 作文教学之初探内容提要:看图写话是学生多方面素质的体现。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过程是怎样的?进入到三年级,面对习以为常的看图写话,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该如何指导中段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本文就看图写话的这三个问题展开探讨。关键词:三年级 看图写话 观察 想象 一、“看图写话”之浅析。什么是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看图写话”就是根据自己对指定图片的理解并加以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写话其实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层次。“看图写话”包含了四个过程:观察想像组织记录。当学生看到一幅图

2、,首先双眼进行充分的观察,接着把看到的表象输入大脑进行合理适当地想象加工,然后把所有想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用文字完整具体地把加工整理后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一段完整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话。因此,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1、“观察”是前提。“看图”是写话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把图画内容看清楚,就不能准确表达图画所传达的意思。观察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表达质量的好坏。一年级以单幅图画为主,二年级以多幅图为主,而三年级则在图画内容的理解和习作要求上增加了难度。学生看图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过程。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是随意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目的性,也没有观察的顺序。

3、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后,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有步骤有顺序地进行观察。2、“想象”是灵魂看图写话,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图上看到的内容如实描述,那么就只能是平淡的一两句话。图画毕竟是平面的,静止的,有的内容是无法在图中表现的。然而,想象是一双神奇的翅膀。美国教育学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实在并有想象力,就必须在思想上展开丰富的想象。” 倘若教师能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孩子们能把画面描述得更具体生动。从看到想,这是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想象翅膀一旦张开,原本平淡的图画便充满了生动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效地发

4、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就只能写出平淡无味的语句。3、“组织”是过渡 会观察,会想象,还不够,还要进行语言的组织。如何将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完整地叙述,这不仅是“说话”训练,更是语言组织训练。当然,当前的教学中,我们将类似的语言组织训练放入“说话”训练中。有研究曾指出:“口语表述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口语表述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组织”虽是一个过渡,却起着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作用。4、“写”是终点看图写话,最终还是归结到“写”上面。低年级的写话,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则主要进行连句成

5、段的句群训练。而三年级则需要在段的基础上连段成篇。刚开始学习写话的时候,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不求生动具体,只要学生能把话写完整,写得通顺连贯,别人能够看懂意思即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学生逐渐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写话的要求便进了一步,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二、三年级学生看图写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三年级的孩子,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成长,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论上都高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并且通过一二年级有目的,有方法的写话训练,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记录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进入到中段,从原先 1-2年级的“写话”变为了“习作”。从作文的名称上就可以

6、看出它们的区别,所谓“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或者别人说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而所谓“习作”,“习”是练习的“习”,“作”是作文的“作”,包含有做文章的意思。习作,就是练习写文章的意思。习作的要求提高了。仅就“看图写话”这一习以为常的习作类型,孩子们也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以下皆以下图为例) 要求:仔细看图,编一个小故事。1、观察不细致,没有理解题意就下笔。三年级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不够强,不善于把生活中的材料同作文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使写出的文章材料与主题无关,产生了偏题或离题的现象。如上图,这是一篇以“环保”为题材的看图写话。但是很多孩子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了这一主题。以下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片段

7、:生1:夏天来了,太阳很大,小鱼乐乐热得不敢出门。它转念一想,撑把伞不就行了吗?其它鱼儿看见了都学乐乐,纷纷撑着小伞出门玩了,乐乐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生2:有一天乐乐出门玩,看见许多小鱼儿都带着很多漂亮的小伞,各式各样。它想:我也要自己做一把小伞,而且比他们的都漂亮。最后乐乐撑着自己做的漂亮的伞,高高兴兴地出门了。许多小伙伴见了都羡慕它呢,乐乐心里乐开了花。2、想象不合理,脱离实际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群体,他们充满着各种幻想。想象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思维活动。习作离不开想象,离开了想象的习作,犹如离开了灵魂的肉体。想象是看图写话的灵魂,三年级的孩子不缺乏想象力,但是想象并非天马行空,丰富的想象

8、必须建立在生活和现实的基础上,绝不是胡编乱造。例如:鱼儿不怕水,反而离不开水。可是孩子的作文中却出现了与事实相违背的情况。生1:天阴沉沉的,马上要下雨了。鱼儿妈妈让小鱼乐乐去一趟外婆家,怎么办呢,下雨淋湿了可不好。小鱼乐乐马上想到带把雨伞不就好了吗?3、错别字“铺天盖地”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称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出错率比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以下类型:(1)形近字分不清。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

9、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如“部分”写成“陪分”等。(2)同音字混淆。由于词汇量有限,用到一个字时因为没有正确区分开同音字的意思而随意混用一个顶替了事。如:“洁白”写成“结白”。(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草坪”写成“草苹”。 (4)思维的定势影响。在识字过程中因一个字的字型影响了另一个字。例如:“保护”的“保”写成提手旁加“呆”字,“晴天”写成“睛天” 。另一种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5)“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不够清晰。

10、“什么样的什么”要用白字的;“什么样地干什么”要用提土地;“干得怎么样”要用双人得。这几句口诀学生已经倒背如流,但在运用中还是模糊不清。生1:“只见水面上掉下来一团黑黑的东西,小鱼欢欢连忙飞快的扭动身子”:(飞快地扭动)生2:“于是,在鱼儿国王的召集下,鱼儿王国的居民都在认真得做着雨伞,以防被人类扔下河的垃圾砸到”(认真地做着雨伞)4、语句表述不清晰,行文中出现方言、网络用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每个孩子的生活。对于已经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开始接触并接受一些网络用语,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辨析能力,加之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于是便在习作中出现了令人啼

11、笑皆非的情景。生1:“这条河都被你们人类污染了,各么你们当然没有干净的水喝了”(杭州方言,意思是“那么”)生2:“怎么这么多垃圾掉下来的啊,我晕”(网络用语)生3:“突然有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小鱼乐乐连忙躲开说:这是什么东东?”(网络用语)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结合与体现,实际上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倘若低年级忽视了写话训练,当学生升上中年级便要求他们写出成篇的文章,就如同一个婴儿还没有学会走路,便要求他会奔跑一样。因此,在低段就要训练学生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好基础。学生进入中段后,习作的形式慢慢从“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在

12、这个过渡过程中,我们并非完全放弃“看图写话”这种形式,而是在原有写话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观察更全面,想象更丰富,语言组织更加清晰,文章结构更加明朗。那么进入到三年级以后,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看图习作呢?以下,我将根据看图写话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1、选择的图片应来源于日常生活,是生活的再现新课标在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中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由此可见,习作并不是凭空捏造,是要写“心里想说的话”。什么是心里想说的话呢?看到、听到的人、事、景、物,想告诉别人;心有所感,心有所动,想对人说等。因此习作要贯穿

13、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因需而写,为生活而写,通过练笔既服务于生活,又提高习作能力。学生从小就有饥、饱、冷、暖的感受和喜、怒、哀、乐之情,初学写作要指导写“真”真人、真事、真情。 “看图写话”作为习作的一种重要类型,首先在选材上要来源于孩子的生活,让他们能结合并运用平时的生活经验与习作中,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观察 三年级的学生观察不够全面,观察易散乱,抓不住图画的主题。因此,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非常重要。课本中有很多富有儿童特点的插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利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4、在平时训练学生时我是这么做的:(以上图为例)(1)从整体入手,首先要能看清画面,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导学生观察上图,让学生一一回答下面四个问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地点(或地方)?图中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请你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如果画中的人物多,也可在联想时再给他们起名字。他们都在做什么?让初步学生整体感知图上的内容,学生大概能能说出“这是河里。”“有几条小鱼撑着伞。”把这些规律告诉孩子,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2)观察背景。如画上还有什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学生进一步观察,能说出“还有几个空

15、瓶子、西瓜皮等垃圾。”(3)观察细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难发现:图中除了具体的物体外,还有几条线。不要小看这几条线,看似不起眼,但它却给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鱼儿为什么要撑伞?伞的作用是什么呢?3、从图入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联想,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老师提供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例图,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图上鱼儿的表情,想想它当时的心情怎样?猜猜他会说些什么?图上其他的鱼儿还会有哪些活动通过联想,让学生把观察的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的,让图上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其次,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对话,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想得更多,想得更深。 当然,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如果想象是恰当的,即便有些夸张,有些超前,也不能随便否定学生的想象,不能随便扼杀学生的想象空间。老师的一句“不对,不能这样想。”有可能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以后就不敢也不会主动地进行想象了。所以老师应该珍惜每一个学生的想象世界,多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们所想的,同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的想象世界更加丰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