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用药 (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00670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的用药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糖尿病的用药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糖尿病的用药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糖尿病的用药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糖尿病的用药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的用药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的用药 (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用药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人不宜用哪些药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很好控制,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目前治疗糖尿病仍以节制饮食为主,若不足以缓解病情。可选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胰岛素注射液以及甲糖宁、降糖灵、优降糖、氯磺丙脲等口服降糖药,其中胰岛素作用较强,主要用于重型病人,口服降糖药只用于轻、中型病人。 避孕药是否影响糖尿病治疗大多数避孕药片内含有两种有效成分,即雌激素和黄体酮。这些成分通常不会使你的糖尿病变坏。如果你患有外周血管病(血液循环疾

2、病),那么避孕药片就可能增加血液凝固的危险。由于目前在避孕药片里所含的雌激素剂量要比以往少多了,所以这种情况不像以往那样容易出现。然而,抽烟的或患有糖尿病的妇女出现外周血管病的危险较大,为了减少或避免药片所带来的外周血管病的危险,必须使你的血糖水平处于控制之下,同时不要抽烟。患有糖尿病的和抽烟的35岁以上妇女,为了减少出现冠状心脏病的危险,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物。 哪些人不宜用双胍类降糖药目前口服降糖药种类较多,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的医生仍习惯于使用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有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立克糖、二甲双胍)和丁双胍等。其中降糖灵易诱发乳酸酸中毒,在不少国家已停止使用。一般

3、来说,不论是哪种双胍类降糖药,有下列情况者都不能使用。 对降糖药有影响的药优降糖、达美康、克糖利等磺酰脲类口服药是目前常用的降糖药,有些复方降糖药也含有此类药物成分。应注意的是,在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服用其他某些药物,可产生相互影响,或是减少降糖作用,或是产生新的副作用,对此必须注意。 哪些病人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糖作用的,所以,对于胰岛功能严重损害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不适合。只适用胰岛未遭受严重损害,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轻、中型病人,这类病人经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时可选用磺脲类降糖药。另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应用胰

4、岛素治疗的同时,也可联用磺脲类降糖药,以提高疗效,减少胰岛素用量。 哪些病人不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1)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能取得满意疗效者。 (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单纯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3)因为磺脲类降糖药主要在肝脏代谢,所以肝肾功能严重不良者,不宜服用黄脲类降糖药。 (4)磺脲类药物由于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病人食欲,故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病人,最好不要单独使用。这时可选择双胍类降糖药。 (5)病人在严重感染、大手术、妊娠、分娩以及合并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情况下,不宜使用磺脲类药,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木糖醇能治疗糖尿病吗?

5、 木糖醇是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多聚戊糖经水解后的木糖,再加氢还原而成的物质,呈白色的细颗粒状。它和葡萄糖一样,由碳、氢、氧三种物质组成,在人体内氧化后可释放出热能,其产热效能与葡萄糖相近。它具有甜味,能增加食物的甜度,糖尿病病人因不能使用精制的糖类,故一般用木糖醇来作调味品。但木糖醇并不能代替蔗糖,也不能治疗糖尿病,且木糖醇食用过多,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尿路结石等。木糖醇在代谢初期,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在代谢后期,则需要胰岛素的促进。所以木糖醇并不能避免发生糖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和尿糖,对糖尿病病人的症状更无改善作用,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要过多地食用木糖醇。也有人认为,木糖醇的发热量

6、和蔗糖接近,且木糖醇在没有受到胰岛素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合成糖原,故木糖醇不仅有调味和提供热能的作用,也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木糖醇有一种清凉感,吸收率低。食用过多,会引起腹泻,故应小量服用,每天服用不要超过50g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什么意义?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其体内胰岛细胞基本被破坏,不能产生胰岛素供给人体的需要,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纠正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细胞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此型病人多伴有肥胖,这种体型的病人体内外周细胞往往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胰岛素量的相对不足。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问,不是

7、为了补充胰岛素量的不足,而是为了降低过高的血糖浓度以控制症状。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进入,提高了体内胰岛素的浓度,故使用不当,有引起高胰岛素血症的危险。胰岛素浓度过高。可促进脂肪合成而引起肥胖、甚至加重胰岛素抵抗。如果长期应用,还可提高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率 糖尿病人的降压药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人合并有高血压。两病并存时,常可加速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患了糖尿病又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控制血糖和血压。由于不少抗高血压药物对降糖治疗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要慎重选择降压药物。 抗糖尿病药用药前须知 糖尿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它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失明、急性感染、肺结核等病

8、人中,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得多。高血糖又是引起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旦确诊,要注重早期治疗,争取使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基本正常。同时要求患者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包括规律的饮食生活,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锻炼,合理而有效的用药等。 胰岛素分哪几种类型 (1)按来源分有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脏中提取的;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或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的方法,将猪胰岛素转变成人胰岛素。从理论上讲,人胰岛素是最好的药物,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临床使用以猪胰岛素为主。 (2)按照纯度可分为标准品和高纯品,纯度越高

9、的胰岛素产生胰岛素抗体、造成脂肪萎缩等副作用越小。 (3)按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在注射后13小时达到高峰,作用时间持续57小时,由于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故剂量容易调整,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制剂。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在注射后68小时出现。作用持续时间为1824小时,由于其发挥作用较慢。因此适用于经使用短效胰岛素后血糖控制比较满意的病人,此时为取得最好疗效和最大程度地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可将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合用。长效胰岛素起效慢,作用弱,但较持久,由于作用不稳定,一般不单独使用。 胰岛素分哪几种类型 (1)按来源分有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脏

10、中提取的;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或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的方法,将猪胰岛素转变成人胰岛素。从理论上讲,人胰岛素是最好的药物,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临床使用以猪胰岛素为主。 (2)按照纯度可分为标准品和高纯品,纯度越高的胰岛素产生胰岛素抗体、造成脂肪萎缩等副作用越小。 (3)按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在注射后13小时达到高峰,作用时间持续57小时,由于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故剂量容易调整,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制剂。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在注射后68小时出现。作用持续时间为1824小时,由于其发挥作用较慢。因此适用于经使用短效胰岛素后血糖控制比较满意的病人,

11、此时为取得最好疗效和最大程度地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可将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合用。长效胰岛素起效慢,作用弱,但较持久,由于作用不稳定,一般不单独使用。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I)对糖类物质的作用: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合成胆固醇、减少酮体的生成 (3)对蛋白质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什么是胰岛素 在人体内胃的下面,十二指肠的旁边,有一个长条形的器官,叫做胰脏,它实质上是一个腺体,在胰腺中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细胞群,叫胰岛,胰岛中有两种细胞,一种叫细胞,另一种叫细

12、胞,细胞能够分泌一种叫做胰升糖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升高血糖。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胰岛素能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也是目前所知最强的降血糖药物。 怎样使用尿糖试纸 由于尿糖试纸具有快速、方便和价廉的优点,通过尿糖试纸检查,可实现病情变化的自我监控,所以越来越多的病人和家属部已采用这种方法。下面讲解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首先将尿搪试纸浸入尿液中,约一分钟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能得出测定结果。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因试纸的颜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致,有阳性和阴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糖,代表阴

13、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搪0.30.5;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说明尿中合糖0.5-1.0;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尿中含搪12;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尿中含糖2以上。 糖尿病用药的误区 有病就要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但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找到如何正确治疗的方向,尤其是像糖尿病这种病情错综复杂的慢性病,病人很容易陷入了治疗用药的重重迷雾中而不自知。 现象一:不少患者刚刚被查出患病时,心情急迫,回家就忙着吃药,恨不得一两天就把病治好。 专家指引:对糖尿病来说,对药的盲目崇拜与依赖心理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一方面,“是药三分毒”,所有口服药,无论中药西

14、药,均会对肠胃、肝肾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口服药容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事倍功半、大打折扣。 现象二: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确诊糖尿病后只是简单的认为,服用一些廉价的降糖药改善一下症状即可,没有考虑到其严重危害性。 专家指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单纯用降糖药物,久而久之,易产生耐药性,服用剂量越来越大,达不到理想的降糖效果,而且不利于改善胰岛功能,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逐渐发生而危及生命。同时常用的一些降糖药物对肝、肾功能也有影响。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有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的占大多数,有

15、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酸碱平衡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特征为血糖增高、尿糖阳性、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早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如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逐渐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乏力易饥饿等症状。久病又没有及时正规治疗就会出现心、脑、肾、眼及神经病变。严重的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高渗昏迷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病是终身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正规治疗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关键。所以当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后,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运动锻炼、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都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的。为了能及时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可能要经常为患者做静脉血或末捎血的血糖测定,因为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确定的用量,而血糖又受运动、饮食、情绪、感染、高血压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医生及病人都要定期了解血糖控制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