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0622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年产100吨优质茶加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县XXX茶叶专业合作社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一、总论 16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78三、建设条件 910四、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114五、项目建设方案 1521六、环境影响评价 2223七、项目组织与管理 2425八、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629九、财务评价 3035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36一、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概况项目建设单位:XXX县XXX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在县委、政府引导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打造全县10万亩茶园的背景下,由黄都镇高洞村14户种茶大户通过充分酝酿磋商,于2012年12月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

2、社。合作社规划栽种名优绿茶5000亩,现已栽种3751.4亩,目前茶树栽种期已三年,今年已初见成效,明年即可大面积采摘生产。项目名称:新建年产100吨优质茶叶加工厂房项目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单位经济性质:专业合作社建设地址:XXX县XXX永丰组(小地名:冒顶脚)(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为王强,男,2012年被推任为XXX县XXX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该同志长期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的思想理念,有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2.项目建设条件。本项目建设在高洞村永丰组,距县城65公里,建设占地约20亩,地形条件较为平坦,水、电临近架设,项目距县级出境油路4公里,外部

3、条件良好,适宜本项目的建设。3.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厂址位于高洞村永丰组,距黄都镇22公里,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高、中档茶叶100吨生产能力。主要建设项目内容包含新建茶叶加工厂房一幢;变电房一间;办公大楼一幢,库房一幢;职工宿舍一幢,2条茶叶加工生产线以及与之匹配的附属设施和厂区绿化带等。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申请财政资金60万元,合作社自筹24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详见表1-1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

4、注1建设规模t/a2产品名称 名优茶t/a5大宗茶t/a953项目总投资万元30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24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04新增定员总计人15其中工人人8技术管理及服务人员人75全年生产天数天2006资源消耗电万度/年15水吨/年300煤吨/年407全厂占地面积亩208财务内部收益%339投资回收期(税前)年2.510投资回收期(税后)年2.311财务净现值万元540.5312年营业收入万元280013年应纳增值税万元36414年应纳税金及附加万元28015年总成本费用(平均)万元1440.4716年利润总额(平均)万元540.5317年应纳所得税(平均)万元175(二)可行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1.国家农民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国农办2007199号);2.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3.务川县“十二五”经济建设规划;4.务川县关于强力推进20122013年茶产业发展的意见;5.务川县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六个一”产业持续发展若干意见。(三)综合评价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由于本项目是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以及市、县党委政府的安排下,由33个村民组,1020余户村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栽种形成的茶园基地,规划栽种5000亩,现已栽种3751.4亩,种植期

6、已三年,今年已初见成效,明年即可大规模采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茶农亲眼目睹自己的丰收成果,尝试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心一意在自己的家乡安家乐业。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安排当地劳动力直接就业,缓解城市就业的压力,同时可使茶农直接受益,具有良好的扶贫效益。同时可带动当地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并对运输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有连带效应,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形成农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是必要的。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立足于即将成林的3571.4亩茶园基地以及继续栽种的1200多亩茶园,所以项目在基地种植技术和原材料供应是可靠可行的,目前茶叶市场处于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可观,该项目的建设

7、是可行的。3.论证结论。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扶贫作用和产业带动作用,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对产品、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市场潜力大、技术成熟可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项目的建设在技术上、市场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项目的社会背景。务川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长期以来,农业和加工业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处于解决温饱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村种养结构单一,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为了改变落后地区的贫穷面貌,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国家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定,强调应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

8、持和建设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2.省内发展优势。按照贵州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发展规划方向,重点巩固现有茶叶产业基础,高标准建设和更新茶园,以发展名优绿茶为主,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提高无性系茶园的比例,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园进行建设和管护,提高茶叶单产和质量。依靠科技兴茶,按照有机、绿色食品标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茶叶加工相关技术攻关,通过资产重组,整合贵州茶叶优势,努力打造贵州品牌,扩大贵州茶国内国际市场份额。3.国家产业政策。根据

9、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策略部署和省政府的扶贫精神,对区域性、有特色、有资源、有市场和开发前景的产业,产品进行开发的实施意见,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先进的、规模化综合加工,使其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并带动相关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广大农民直接或间接脱贫,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地方产业结构,带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本项目建设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转换为地方经济优势,属劳动密集型特种农产品开发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全省扶贫开发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本项目可尽快实现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济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发展格局。

10、二是本项目是按照务川县委、县人民政府“产业致富”战略,结合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为培育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全县茶产业,应运而生的。三是本项目建成后,由于采用较为现代化、新技术的生产加工手段,并组成专业合作社加茶农经济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种植后销售难的问题,故本项目可促进当地茶园基地建设。因此,本项目对于发展地方经济,使农民增收增效,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必要的。三、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东与德江、沿河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县毗邻,南与凤岗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彭水县交界,距遵义市区195公里、省城

11、贵阳350公里、重庆市区250公里。务川县国土面积2777平方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420万亩,森林覆盖率48.2%,草场136.35万亩,全县已发展茶叶面积近10万亩。项目位于距县城51公里的黄都镇,现有成林茶园3751.4亩,规划种植茶园5000亩。本项目厂址位于务川县黄都镇高洞村,距县城65公里。2.气象资料。务川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温度16.4,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6.2,无霜期平均293-337天,日照时间1089小时,平均年降雨量1076毫米,多数地区在1000-1200毫米,总趋势是在同一海拨高度上,温度自西向东逐渐

12、降低,降雨量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务川县立体农业气候明显,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适宜多种植物和林木特别是茶叶的生长。3.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10镇5乡113个村(居),总人口4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56 %,仡佬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预计2012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30.5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8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县内电视、通讯、交通及供电等基础设施较好,目前已覆盖到全县乡、村,绝大部分已通公路,乡级公路得到不断改造提升。4.厂址概况。本项目厂址建在务川县黄都镇高洞村,距黄都镇乡镇22公里

13、,整个厂区占地约20亩,水、电安装线路极短,地形条件较为平坦,公路直通厂区,基地与厂区四周无任何工业污染,外部条件良好,适宜本项目的建设。(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指出:围绕名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体系,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优质化,逐步形成我省农业发展新优势,种植业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比较优势,品种优势,价值较高,加工转化潜力大的产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全省重点优先扶持的产业。务川县历来有种植茶叶的历史,在县委、县政府的长期重视和大力培植,茶叶种植已成为务川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近

14、5年来,茶产业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增加,农民种茶积极性得到提高,基础好。2.资源优势。务川县位于遵义市北部,属于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区之一,茶区主要分布在湄潭、凤岗、余庆、正安、遵义、道真、习水、仁怀、桐梓、务川等15县(市、区),务川县现有茶叶栽种面积为10万多亩,年产量达100吨,本项目现已栽种3751.4亩,明年即将大面积采摘,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原料保证。3.基础设施条件。务川县交通便捷,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县拥有各类公路2480多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89.5公里,每1万人拥有公路55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东与德江、沿河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县毗邻,南与凤岗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初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幅射型公路网络,为产品进入与输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好,电力供应充足,项目厂址无杂地质结构,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适宜厂址的建设。4.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办法(1)主要障碍因素。项目建设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不足,使现有的生产综合利用低,本项目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